自古英雄出少年?不!
愛中国,愛香港
(一)
N年前我曾经看过一部电影叫(自古英雄出少年),里面讲述了一群机智的少年如何和坏人做斗争,最终赢得胜利的武林故事。
电影是真好看,令年少的我至今难忘。
今天看(香港故事)才知道原来这部电影是50年代香港著名影星夏梦,息影经商后开设的青鸟影业公司投资拍攝的。
这是主编课堂~~~7步写作班的第一篇作业。
我刚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的心里面咯噔一下,觉得并不赞同英雄出少年这句话。
想起一句名言: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发言的权利。
听主编课讲得用心,我也听得也过瘾。
可是为什么写作业时就百般借口逃避,拖延?
害怕什么呢?其实就是怕写不好。
大半年时间过去了,看了几个同班同学的文章,都写得不错。
听了书评(不安的时候坐下来写)。
好吧,我就试一试,效果果然不错。
只要开始写心里面的阴霾就散了。
这应该算是一篇杂文,自说自话。
(二)
少年是什么?英雄又是什么?想理解的更仔细,上网查呀!
打开GOOGLE里面有2种不同的解释。
第一种,维基百科告诉我们:
少年是指十几岁的青少年(Adolescence,从拉丁文:adolescere而来,意指成长)是身体和心理发展的过渡阶段。
此一阶段通常发生在青春期到法定成年期间。
青少年通常指十几岁的人,但是其应有身体,心理或文化表现可能会更早开始和更迟结束。
英雄是指品格优秀,做出超越常人事情的人。
历史上,英雄往往具备很强的人格魅力,亲自做出或领导人们做出重大意义的事情,受到民众拥戴。
如:现代护理学先驱---佛萝伦丝.南丁格尔。
现代飞机发明者---莱特兄弟。
第二种,百度百科告诉我们:
1,少年指十岁至十七八岁这一时期的孩子,相当于初中和高中教育阶段。
教过这一时期学生的老师和有这样大孩子的家长都有这样的体验。
孩子到了这个年龄阶段,突然变得陌生,不再是老师,妈妈身边的‘’小毛头‘’。
而是表现出自信的‘’大人‘’了。
2,古称青年男子。
3,现在称介于童年和青年之间的年纪以及这样年纪的人。
这里就没有例子说明了。
看完网上的详细解释,我长舒一口气,本来我对(自古英雄出少年)这句话就不认同,觉得太儿戏。
这就好像说,才认识的人,一杯酒之后相互之间就自称朋友。把朋友这样高雅的称呼用得烂俗,令人不寒而栗。
在我看来,英雄就是有独特个性,品行高尚,思想优秀,大众的榜样,普通人的楷模。
没有多年在人生道路上的奋斗,勤力,刻苦,自律, 精进;没有对社会和国家做出卓越贡献的人怎么可以担待这样的头衔,这样的称号?
现在好啦,找到证明了,网上的信息清楚的告诉我。
这句话根本就是一部电影起的名字,却让太多的人误会。
我同意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标准,自己喜欢就好。
别人怎么想我无权干涉,但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是有一个标准的。
首先他得懂得愛自己,然后对伴侶忠誠,然后愛人民,愛祖国。
当然最重要的是够年长。
在我心目中的英雄其实是有N个人选的。逝去的我就不说了,太多......
还在人世的我就举例说2个,都是2位90多岁的高人。
(三)
今年96岁的狂人许渊冲是我要说的第一个英雄。
说他狂,是因为他现在依然每天工作到凌晨2--3点。
有人问他:怎么可以做到?
他调皮地说:我在夜里做事,这个时间也不是我的,我偷来的,偷谁的?偷英国一个诗人托马斯的。
他说:延长我们白天,最好的办法是从夜晚偷1个钟。
这就是一位英文和法文比许多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还有高出一大截的中国人。
这就是一位把中国古诗词介绍到外国,让外国人不感到生涩,而是对中国文化顿生崇拜的翻译家。
这就是一位在曾经饱受折磨仍然坚持用幽默,用翻译来排遣苦难的可爱老人。
这就是一位在病魔面前从容轻松,笔耕不缀的让人肃然起敬的老人。
他的名片上印着:书销中外六十本,诗译英法唯一人。
钱钟书盛赞他的《李白诗选》英译本:如果李白在世,一定会和你成为莫逆之交。
他翻译的《中国古诗词三百首》被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称赞为:伟大的中国传统文化样本。
他回应:诺贝尔奖一年才一个,而我们的唐诗宋词已经流传了上千年。
他说:译诗不是为了使诗人流传后世,而是使人能分享诗人美的感情。
为此他独创了翻译“三美”的原则。
这三美就是:内容美,声音美,形式美,并身体力行,一贯坚持着。
他曾经站在烈日下专注的琢磨,怎么把毛主席诗词翻译成英法韵文?
怎么用他的“三美理论”把每一句话翻译的更美。
每次翻译他都会问自己一句:译文中是否看得见无声的画?听的见无声的音乐?
在70年代他翻译毛主席著作的时期,连那些传抄的字句也翻译了。
有一句话:不爱红装爱武装,他把红装翻译为:powdertheface(涂脂抹粉)把武装翻译为:facethepowder(面对硝烟)。
恰好表现了“红”与“武”的对应和“装”的重复。
翻译得如此滴水不漏,令人观之赞叹不已。
他的夫人评价他是一个可爱幽默的老人,对生活从没有一点抱怨和愤怒,说他拿翻译文章当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
八十年代初,他开始致力于把唐诗翻译成英法韵文。
废寝忘食,灵感来了又眉开眼笑。
2007年,86岁高龄的许渊冲被医生诊断出直肠癌,最多只能再活7年。
做为中国翻译界的佼佼者,他的离世会是国家多大的损失呀!
所有人都想不到,他不仅战胜了病魔,还在7年后的2014年获得了翻译界的最高荣誉。
国家最高翻译奖,此奖由国际译联颁发-----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
他是中国唯一一个获得此奖的人。
在他屋里挂着这样的对联:自卑使人落后,自豪使人进步!
杨振宁先生在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之后说:我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帮助改变了中国人自己觉得不如人的心理。
而对于许渊冲来说,这句话也是他的肺腑之言。
他曾经说过:英文和法文是英美人和法国人的最强项,中国人的英法文居然可以和英法作家比美, 这也可以长自己人的志气。
就是这样的自豪感和对翻译事业的热爱,让他坦然面对癌症,最终战胜它。
他用行动告诉世人:生命是可以自己掌控的。
他说: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一无二,西方还了解的不够。
他用96年的生命告诉我们,中国人要自信。
这也是我们要学习的,做人要自信,不要妄自菲薄。
语言是有力量的,你相信自己,你就能成为那个最好的自己。
许老现在唯一希望就是能够活到100岁,翻译完莎士比亚全集。
我们多么有幸,能够与许老活在同一时代。
在中央一台电视节目(朗诵者))里看到他,听到他的话语。
被这样慈眉善目的老人,调皮幽默诙谐的一面逗得哈哈大笑。
笑过之后是满满的感动和更多的心酸。
想到这句话: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黃昏。
一个人期盼能够活到百年只是为做事,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好的翻译作品,这样的家国情怀让人感悟太多。
一个人的生命质量要想过得高,就要多做对社会有价值,有意义的事。
一个人要想战胜疾病,忘记自己是病人,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就对了。
(四)
现在说说我心目中的第二位英雄。
今年95岁的画家黄永玉。
1924年7月9日出生在湖南省常德县凤凰古城,土家族人。
曾用笔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
受过小学和不完整初级中学教育。
因家境贫苦,12岁就外出谋生,流落到安徽、福建山区小瓷作坊做童工,后来辗转到上海、台湾和香港。
14岁开始发表作品,以后一段时间主攻版画,其独具风格的版画作品饮誉国内外。
16岁开始以绘声绘色画画及木刻谋生。
1956年就出版过《黄永玉木刻集》,其代表作“春潮”“阿诗玛”,曾轰动了中国画坛。
1978年,英国《泰晤士报》用六个版面,作了专题报道黄永玉。
1980年,《黄永玉画集》由香港美术家出版社出版。
国内多家出版社相继出版了黄永玉的《湘西写生》《永不回来的风景》《黄永玉》等多本画册。
他自学美术,文学,终于成为一代“鬼才”。
他设计的猴票和酒鬼酒包装家喻户晓。
著有《永玉六记》《醉八仙》《吴世茫论坛》《老婆呀,不要哭》《这些忧郁的碎屑》《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太阳下的风景》《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等书。
画过《阿诗玛》、生肖邮票《猴》和毛主席纪念堂山水画等。
在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和中国内地、香港开过画展,其美术成就曾获意大利总司令奖。
在海内外享誉甚高。
虽然黄永玉满世界地走了不少地方,却始终未曾有一刻忘怀自己的故乡。
他认为故乡是一个人感情的摇篮,它的影响将贯穿人的整个一生。
他在一首诗中写道:“……我的血是O型,谁拿去,它对谁都合适。我的心,只有我的心,亲爱的故乡,它是你的……”
(五)
以上二位只是我心目中英雄的代表。
看卓越的人的生命历程,总是能给人无限的力量和启发。
真正的英雄,他们在专注做好自己喜欢的事,并把这样的专注发挥到极致,从而为国家,为社会带来了贡献。
他们活得有价值,而这样的价值还会一直延续下去。
他们的生活经历告诉我们。
人生最早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
而不只在于生存。
他们的命运起跌告诉我们。
一个人,不要怕失败挫折,一定要有自己过好日子的能力,要有别人没法拿走的东西。
最好的沉默,会让人从灵魂深处流淌出敬畏和尊重。
而最好的表达,会叫人从心底里产生欢喜和仰望。
此時此刻,对于许老和黃老,我願意表达,更愿意沉默。
我心向往一轮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