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康纳《好人难寻》:万物失衡的恶之源
读写营 | 第十期第四讲作业
郑重声明:文章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美国小说家和评论家弗兰纳里·奥康纳在她一生短暂的39年里,写下了两部长篇小说和32则短篇以及大量书评影评。其中长篇《智血》是她的成名之作。
也许是天妒英才,在第三部长篇未尽的1964年8月,奥康纳因红斑狼疮肾衰竭不治而去。1972年她的《短篇小说集》获“美国国家图书奖”,奥康纳被列入权威的“美国文库”的美国女作家。
短篇《好人难寻》在1953年6月获得欧·亨利奖二等奖。故事讲述了巴里一家六口去旅行的途中因车祸遇到越狱的逃犯而遭灭门的厄运。老幼妇孺无来由地成为逃犯恶魔的枪下鬼,其悲惨的遭遇令人唏嘘。而暴徒的行径令人发指的同时,不禁要思考:无冤无仇的杀戮背后,谁是真正的元凶?
01 随处拥堵的几代人的暴戾之气。
巴里是这个美国南方家庭的一家之主,上有自私虚荣又自以为是的老母亲,下有两个未成年的儿女加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而作为妻子的孩子妈几乎没有地位可言,连个名字也没有,从头到尾就是一个冤种。
从侧面描述了二战后的美国南部,在垄断资本经济的飞速发展期,人们的传统观念僵化,价值观的等级固化,而精神信仰又脱节缺失,以至于物质追求走向极端,一切惟金钱至上,以小资享乐为优越感。主导地位的男人尚且如此,处于从属地位的女性更没有多少信仰主张。
三代人构建的家庭在大环境的熏染里随波逐流。对于文明的追求也想当然理所当然地规划为形式上的旅行,是相比于一般家庭的优越感。而对于下一代的教育从母子之间的冷漠、祖孙之间的恶作剧,所有语言动作状态的点滴细节描写,反映了各种浮躁暴戾之气充斥着生活的各种空间。
小说从旅行的美好时光启程,将不同的负面信息一一展示,为接下来的不幸埋下不可思议却又是必然的伏笔,既有讽刺的意味,又形成强烈的反差。让故事在不经意的轻松日常里诡异离奇地弄巧成拙,使悲剧在墨菲定律的逻辑作用下神奇上演。
相比于出逃的囚犯,巴里一家虽算不上好人,但绝对不是对社会安全造成危险的坏人。所以他们在旅途的塔楼吃饭时遇到善意的饭店老板。但后来遇到的逃犯一定就是十恶不赦的坏人吗?也不能绝对评判。至少坏人不是与生俱来的恶,在成为坏人之前肯定也曾经有过好人的一面。
02 逃犯一开始也是良民。
“不和谐的人”在成为逃犯之前,生活在充满善心的家庭,父母都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他服过兵役,陆军海军,国内国外都做过;结过两次婚;抬过棺材;耕过地;做过福音歌手;见过有人被烧死、女人挨鞭子……
他不是个坏男孩,但难免会做错事。而就是这些连自己都记不得的微乎其微的错事,却被冠以“弑父”的罪名,在一纸逮捕令下,被送进了监狱,从此暗无天日,相当于被活埋了。而事实上,他的父亲明明是死于流感。
既然一开始就被社会不公和莫须有的罪名所戕害,没犯罪也要受惩罚,说明无所不在的主啊耶稣也无能为力;或者就是社会特权阶层借耶稣之名致万物失衡。信仰又如何?祷告又何益?没有任何帮助。杀死一个人与偷走一个轮胎没有什么区别。于是,“以暴制暴,以恶还恶”才是行走于世的最强方式。
所谓的好人,或者成其为好人,在“不和谐的人”眼里,只有每分钟都朝她开枪,方能使她成为一个好人。暴力萌孽好人,这是多怪诞多讽刺的逻辑思维和理论呢。这就是现实社会的无情冷酷导致信仰悖谬的根源。
不知信仰为何物,以一己私欲和自我狡辩为开脱。在这个乱了方寸又破了善与恶基本规则的社会,好人也会被逼成为坏人,而坏人则能起死回生。黑白颠倒,社会因此失衡,万劫不复,没有任何乐趣可言。
03 阶层优越感的余毒引来杀机。
再看看巴里一家的灭门之灾是怎么发生的。衣着讲究、穿戴精致的淑女老太太,就是死也要死得体面的惟物质标准。这种社会阶层的优越感对于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衣不蔽体的逃犯而言,本身就是致命的。从她各种细节刻意讲究的出场,以及潜意识中对车祸的预示,就注定了悲剧的基调。
老太太的自私虚妄和自以为是最终将一家六口引向了死亡的不归路。而两个不谙世事的孩童的狂躁无礼和无知,更助推了事故发生的必然。墨菲定律在这里成为最合理的故事逻辑。车祸加人祸,让亡命之徒落井下石的冷血无情一览无余。
然而,小说最后却有一处惊人的灵光乍现。“老太太半躺在一摊血泊中,双腿像孩子似的盘在身下,对着没有云的天空露出微笑。”这是到极乐世界的天堂微笑吗?还是我们所说的“朝闻道夕可死”的终极领悟?
在奥康纳笔下,何为好人?好人难寻,将人性之恶通过暴力和死亡获得救赎,虽悲犹明。这就是信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