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清景共琳琅(七)
1
霜降过后便是立冬了。立冬是进入冬天的第一个节气。在十月、十一月、十二月这三个月中(亦称良月、葭月、冰月),依次要走过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节气。大寒结束的时候,一年就走到了年尾,快要过年了。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天气肃清,繁霜霏霏。”(曹操) 初冬时节,晴夜,下半夜常会落霜。晨起漫步冬野,见万物爽净,天空明朗。繁霜覆盖的麦苗下,掩藏着看不见的春的生机。太阳一出来,霜便化了,湿漉漉的。清人戴熙在《习苦斋画絮》中云:“春山如美人,夏山如猛将,秋山如高士,冬山如老衲”。虽是论画,却也道出了各个季节的特点。初冬确如老衲,枯寂入定,内敛温和,却又有着一种丰富的安静。
晴暖无风的天气,院子里,有淡蓝的天空,有温煦的阳光。秋庄稼打好晒好,早已入囤。原来占了半个院子的成檩子的玉米差不多快剥完了,剩下的被移在了檐下,金黄的颜色也淡了些。大串的辣椒仍如火一样红。芝麻也已磕干簸净——芝麻盐都吃了几回了呢。成捆的芝麻杆,剥净的玉米芯,都是冬季的好柴,此时静静地堆放在厨房的一角。
几场北风一刮,气温骤然下降。院子里,井边有水的地方,傍晚已上冻结冰。在屋外开始感到有些冻手冻脚了。妈妈常说,“冻闲人,饿懒人”。大人们总是不使闲,冬天也好似有干不完的活,这使他们保持周身暖和。小孩子们东奔西跑,从天明玩到天黑,身上不冷,但露在外面的手和脸免不了受冻,裂口子,甚至溃烂,但这太常见了,那时候的孩子都皮实,满不在乎,照玩不误。
万木冻欲折。天越来越冷了,刺骨的寒风,吹在脸上,如同刀割一般。天寒地冻,呵气成冰。人们走在路上,都要缩颈收肩,以防寒气侵入。在家无论如何都要好对付一些。对于那些出门在外远行的人来说,寒冷的冬日就不那么好过了。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商山早行》 北宋 温庭筠
在寒冷的冬日霜晓,旅店里外已经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夜间投宿的人们,已经早早起来收拾行装,准备赶路了。此时外面月明星稀,天还未亮。鸡叫声刚过,又隐隐传来邻村的几声断续的犬吠,愈显寂静凄清。布满浓霜的小桥上,已留下早行人的几行脚印。羁旅在外的人,本已辛苦备尝,在这样凄清的环境中,想起故乡,悲从中来,几乎让人落泪。“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多么让人心碎的意象组合,其境极清,其情堪哀。
小时候在街里老院住的时候,同一条街上,离我们家不远处,就有一家小小的客店。在一个小孩子的眼中,觉得它很古老,很有故事。老夫妻两个守着小儿子,开个小旅店过日子。冬夜到此投宿的人,多半是摇鼓的货郎,行脚的郎中,杂耍的艺人等等,他们都从很远的地方来。昏黄的灯光下,他们抽着旱烟,用浓重的外地口音简单交谈着,伴随着几声很深的咳嗽。这样的小客店,这样的小人物,都很寻常,注定不会发生像古代客栈那样波澜壮阔的传奇故事,他们多半也不会触景伤情,有着温庭筠那样深重的愁思。外出谋生,他们的思虑都很简单——这就是实实在在的生活。
2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二十二个节气,一般在农历十一月中旬(阳历12月22日左右),在大雪节气十五天之后。冬至与夏至相对。太阳在这一天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从这一天之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北移动,北半球白昼渐长,黑夜渐短。故民间有“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的说法。这意味着春天就要来了。
在我国古代农业社会,冬至日是个很重要的节气。冬至“阴极而阳始至”,阴消阳长,预示着一个新的循环开始,新的一年即将来临——所以有 "冬节大如年"的说法,称之为 “亚岁”。古人很重视过冬至节。冬至这天,天子要率文武百官去北郊,举行盛大的迎冬仪式。在民间,这一天北方流行吃饺子,南方吃汤圆,也有的地方在这天喝羊肉汤,取驱寒保暖之意。
隆冬时节,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很关心哪一天“交九”。现在很多年轻人不知道到“交九”从哪一天开始算。其实交九这一天就是冬至日。所谓数九寒天,就是人们从冬至日开始“数九”。
冬至,在中国民间又叫“交九”。人们习惯从这天起开始“数九”,每九天算一个“九”。第一个九天叫做“一九”,冬至是“一九”的头一天。第二个九天叫做“二九”。照此类推,一共有九个“九”。九九八十一天(将近三个月)过后,“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
古代的读书人,常于冬至日作一种“雅图”,来消磨漫长的严冬。“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每天涂一瓣,九九八十一瓣都涂完以后,则九九尽,春天临。若不复为无益之事,何以悦此有涯之生。想想看,一帮文人雅士,通过画梅来消寒消遣,同盼同数同庆,这是何等风雅之事。
在我国民间还有“数九歌”,形象地描述了冬至开始的天气变化规律:“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隔河看柳(柳始芽);七九河开(河冰始融);八九燕来;九九寒尽,春暖花开。”那时候天气严寒,小河里的冰结得很厚。冬日里小孩子们没多少玩处,便背着大人一起去河里滑冰。十几个大小孩子,在厚厚的冰面上各显其能,阵阵欢笑声回荡在凛冽的寒风里。
如今,小时候溜冰的小河,河床早已干涸,冬天只有铺满河底的枯草,在寒风中瑟瑟作响。面对裸露的没有冰的河床,我知道,我再也踩不到我童年时小河上的冰了。
3
你见过真正的黑夜吗?就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那种?
从前的夜,比现在黑。从前的夜色,比现在浓。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一般是阴天的晚上。走惯夜路的人,有自己的经验,四周是漆黑一片,唯有面前的路是白的,像一条河一样,迈开脚步,大胆往前走就是了。但没走过夜路的人,往往向前迈不开脚,总感觉到一脚要踩到河里一样,心里发怵。
风霜漫天的冬夜,我曾在满天的星光下走路。夜色深沉,星空清澈,万物消隐,黑沉沉的大地展开在面前,有一种厚重,有一种包容。在星光下,天空并不显得特别暗,大致能分辨出事物的轮廓。满天的星星,镶嵌在天穹顶上,那样遥远地,清晰地灿着。刺骨的寒风刮过,群星微微在漆黑的天幕上抖动。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古诗十九首》)。自古及今,有多少人在这样漫长的冬夜,仰望星空,寄托情思,体悟着人生百味?
四时清景共琳琅(七)冬夜,就着昏黄的灯光,一家人围坐在一个大簸箩周围剥玉米,唠着家常。大人用揦(lá)子把棒子上的籽粒先冲掉几排,这样玉米籽更容易剥掉。小孩子们在一起比赛谁剥的快,玩的成分居多。屋门轻掩着。屋外寒气颇重,夜很静,可以听见院子里泡桐树上,树梢仅剩的几片叶子被冻落了,啪的一下,轻轻地滑落到地面上。小孩子容易困,没剥几个,便哈欠连天,上床睡觉去了。大人要剥到深夜,直到一簸箩玉米剥完。这时候早已是繁星满天,出了一天的星星。
“夜如何其?夜未央。” 夜,曾经黑了亿万年。先秦时的夜是黑的,唐宋时的夜是黑的,明清至民国乃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夜空,基本上还是黑的。自古以来,这漫漫长夜只曾被火把照亮。一百多年前,室内被电灯照亮,后来街道被照亮,城市、乡村被照亮,大片的区域都被照亮。
现在的夜同白天一样,也是亮的。人们曾为夜里能有光亮而欢欣鼓舞。但,现在夜如白昼,城市的路灯堪与日月争辉,人类的生存环境被彻底改变,我们应当为之高兴呢,还是为之悲哀?
夜晚对人类有着特殊的意义。按照自然规律,夜是强迫劳作的人们停下来歇息,休整,方能有充沛的精力从事白天的劳作和生活。夜者,昼之余。但在现代社会,夜成了另一个白昼,夜深人不静,不眠,不休。所以人的身体会出现各种状况。
如何能有瞬间回到童年的感觉呢?只有停电。
儿子很喜欢小时候停电的日子。停电的时候,屋子里黑灯瞎火的,点起的灯光只能照亮眼前一小片,找东西需要擎起蜡烛,或者在黑暗中摸索着去找。烛光摇曳,大大的人影投到墙上,还可以在墙上做出各种手影,很有趣。时光似乎瞬间慢了下来,好像回到了很久远的从前。——但来电了!瞬间大放光明,一下又拉回了现实。
夜未央,繁星落。是啊,真正的夜,还有那样深浓的夜色,已随我们的童年和一个时代而远去,并且,是一去不复返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