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想法

走进《囧妈》,走出爱的盲区

2020-01-28  本文已影响0人  冰烻

01

小时候,我们最相信的人就是妈妈,有妈妈在,一切都是安全的,所以最喜欢黏着妈妈了。

我们的一举一动,主宰着妈妈的喜怒哀乐。

有时候一句暖心的话就能燃起妈妈的希望。

有次,爸爸妈妈吵架,家里摔得一片狼藉,妈妈胳膊上还受着伤。

伊万放学回家看到这一切,妈妈告诉他是家里进了贼。

伊万放下书包就要出去追。

那年伊万七岁,他对妈妈说:

妈妈,等我长大了,我来保护你

就是这句话,让妈妈坚定这辈子要为伊万活着,坚守着不幸的婚姻。

长大后的伊万,忙于事业,忙于与妻子周旋,只是没有了小时候那样与妈妈一起的生活。

伊万不再愿意和妈妈沟通,甚至逃避,母子俩聚少离多。

长大了,我们依然是妈妈眼里的孩子,却不再依恋妈妈了。

我们有自己的世界,不愿意妈妈打扰,更不愿意妈妈参与我们的生活。

可是妈妈心里还一直住着她那个幻想的儿子。

妈妈没有忘记初心,这辈子要为伊万活着,要管他一辈子。

这次,妈妈坐六天六夜的长途火车从北京去莫斯科参加演出,几经捉弄,伊万不约同行,上了妈妈搭乘的火车。

于是伊万决定,陪着妈妈,去完成她的心愿。

这是伊万大学毕业至今,跟妈妈相处最长的一段日子。

在车上,妈妈和伊万总是在争吵。

妈妈理解不了,为什么伊万一点儿也不乖了。

伊万理解不了,为什么妈妈总是没完没了地教导,对自己各种强迫,还有她那个疑心病,总是在怀疑周边的人。

每次的共处是这样始于关爱,终于苛责。

妈妈用自己的方式关爱着伊万:

他应该吃几块红烧肉,脸上的肉是横着长还是竖着长,什么时候要孩子,膀胱几点排水。

只要跟伊万有关的,妈妈事无世细,事必躬亲,身体,婚姻,孩子,一个也不落下。

伊万因此抓狂,愤怒,为什么妈妈总要改造自己活成她想要的样子?

最近上映的电影《囧妈》,好像说的就是我们自己身边的故事。

很多时候,我们以爱的名义去要求别人,默默付出,我们以为自己很伟大,最后发现我们只是感动了自己,事情却从不会按照我们的意愿发展下去。

02

面对自己的婚姻,伊万同样是焦头烂额。

他和妻子璐璐正在离婚。

离婚不是因为不爱,恰恰是因为还爱着,爱得无解。

妈妈爱爸爸,所以,妈妈关注爸爸所有的一举一动。

妈妈管爸爸吃,管他喝,管他调工作的事情,管他怎么穿衣服,管他怎么交朋友,管他不要喝酒。

这就是爱相处的方式,爱就是像妈妈这样爱璐璐,心里那个幻想的老婆:

她应该喜欢什么,讨厌什么,该怎么说话,全都设定好了。

能够牢牢抓住的,或许就是要让一切掌控在自己手中。

但是万万没想到,婚姻里的这些年,伊万和璐璐相爱相杀,现在要以离婚终结这份感情。

生活中,我们总会对自己说再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然后就真的一直坚持着自己那个错误的想法,对待爱情,对待婚姻,对待我们在乎的人。

人生若只如初见。

相爱的那一刻,是我们过去按着自己的方式活成了对方想要的样子。

走到一起的那一刻,我们又开始想着改造对方成另外一个样子。

伊万同样如此,对璐璐有着强烈的控制欲。

生活中和璐璐的沟通,伊万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听不进别人的话。他已经习惯了这样和璐璐的说话方式:

“我怎么对她不好了”
“我为什么要抱抱她”

无论何时他都要占据上风,最终把妻子推到了自己的边缘,与自己格格不入。

当一切无法挽回的时候,他才方然醒悟,原来: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都应该是完整的,爱不是控制和索取,爱是接纳和尊重。

奇葩辩手徐瑞就曾说过,在一段亲情里,最不需要的就是懂事。

是的,舒适才是我们在一段亲密关系里应该建立的,婚姻就更是如此。

爱要彼此成就,是比翼双飞,更是殊途同归。

03

可以说,《囧妈》里没有赢家。

剧情里的妈妈曾经为自己的婚姻倾注了所有,直到对丈夫绝望之下,把希望寄予了自己的儿子伊万。

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占有并控制着儿子,渴望在儿子这里寻找未得到的情感。

伊万为此感到窒息,迫使他总在躲避妈妈。

但是这种无形的精神枷锁又时刻牵引着他,让他欲摆脱妈妈却又不舍。

甚至,伊万因此不懂得如何去爱自己深爱的女人。

婚姻就此陷入泥潭,重蹈妈妈的不幸。

所以若爱,请学会放手!
放下自己的控制欲,先好好爱自己。
当我们足够优秀的时候,我们又怎会没有人爱。
当我们足够优秀的时候,爱我们的人又怎敢止步不前。
希望永远来自于自己,不牵绊他人才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拥有的境界。
人世间,最好的爱莫过于通过爱自己影响我们爱的人。

新型肺炎疫情还在迅猛发生,请好好爱自己,照顾好自己。

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