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眼嫩黄春来早

今天是我班本学期参加彩虹花晨读第二课,历经两天的一体机修复工作终于大功告成,但是只能跟着学习,不能上麦展示,这无疑是一种缺憾。早晨到校后,看到孩子们课前所有工作早已准备就绪,都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复习周三晨读课的内容,心里真的很高兴。
一,复习《中书东厅迎春》这首诗。
线上线下孩子们共读这首诗,重点纠正“纤”和“折”的读音,由此可见,老师对工作是多么负责任,久违的读书声在教室中回荡,虽然孩子们没有上麦展示,到丝毫不逊色上麦班级的朗读效果,孩子们朗读的水平越来越棒,我为孩子们点赞!
二,欣赏音乐《春天》,在乐曲中好,感受春天的美好。

清脆悦耳的歌声带给孩子们全新的感觉,孩子们静静欣赏,虽然我们北方还是春寒料峭,树木和冬天没什么变化,但是,却心中充满了对春天的期盼。
三,学习新诗,逐词逐句理解意思,感受诗歌的魅力。
1,出示今天学习古诗《城中早春》自有朗读,读准字音。
2,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为理解新诗做铺垫。
3,理解诗意:早春的清新景色,正是诗人的最爱绿柳枝头,嫩叶初萌,鹅黄之色尚未均匀,若是到了东城花开之际,那将满城便是赏花之人。
重点理解:城,诗家,才黄,上林,锦,俱的意思。
四,熟读古诗,体会作者的情感。
通过指导朗读,领读,齐读,指名读,等方式激发孩子们读诗的热情,让孩子们达到背诵的程度,同时感受到诗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五,补充讲解,体会写法的特点,感受作者真正的写作意图。
首句是诗人在城东游赏时,对所见早春景色的赞美。意思是说为诗家所喜爱的清新景色正是这早春之中,也就是说,这清新的早春景色,最能激发诗人的诗情,新春就是早春,诗家就是诗人的统称,并不仅仅代表作者自己,一个“清”字,很值得玩味,这里不仅指早春景色本身的清新可喜。也坚持这种景色刚刚开始显露出来,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环境很清幽。
第2句紧接首句,是对早春景色的具体描写,早春时,柳叶新萌,其色嫩黄称柳眼,“才”字“半”字都是按时走,所以只笼统的写出柳叶初生,虽也是写早春,但总觉但而无味,诗人抓住半为云,这种境界,使人仿佛看到绿枝上刚刚露出的几颗嫩黄的柳眼,那么清新悦人,这不仅突出了“早”字,而且把早春之柳的风姿写得十分逼真。生动的笔触蕴含着作者多少欢悦和赞美之情,早春时分天气寒冷,百花尚未绽放,唯有柳枝新叶,冲寒而出,最富有生机,最早为人们带来春天的消息,写新柳正是抓住早春景色的特征。
下联,用“若待”两字一转,改从对面着笔,用芳春的浓丽景色来反衬早春的情景。这与上联正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反衬出作者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
六,学习收获
学完诗歌,孩子们利用碎片时间制作诗配画,嫩黄的柳条,展示自己的风姿,尽显婀娜,为早春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一幅幅作品无不表达孩子们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这首诗表面上看不过平平,但透过诗的后面,却包含着另一份深刻的哲理:暗喻着人才的及早培养和发掘,而我们的学生,就像那刚刚发出嫩芽的柳条,虽然并不起眼,却是未来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需要我们进行培养和挖掘,这是我们老师的责任。今天的学习让我们师生在彩虹花晨读的带领下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