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正视听,明格物穷理之义(上)
问题50:自程子提出“格物为穷理”,其门人以文字传承、发挥其学说的很多,这对后学是否有帮助?
朱夫子答:
程子的学说,既切实联系身心,又不脱离事物;以实践为根本,有不废弃文字上的功夫;立意高远,又不忽视细节;深究事物的精微之道,又不忽视事物的现象,学者如果能够照此用功,则既不会因求博学而陷于支离,也不会因直指人心而流于狂妄;既不放弃日积月累之功,又可收豁然贯通之效,这是一般的见闻思虑所不及的。
程子对经义和修德方法的论述,已经非常周详完备,并不需要进一步发挥,他的门人虽然传承师说,但在我看来,都无法达到程子的水平。
他们有的认为,格物,就是要穷万物之理同出于一理;致知,就是要弄懂万物同出一理。类似的说法还有,合内外之道,则天人物我为一;通昼夜之道,则死生阴阳为一;远离哀乐好恶之情,则人与鸟兽鱼鳖为一;求屈伸消长之变,则天地山川草木为一。
这些观点把万物之理理解为外物之理,却不明白理还应包括心之理,只知探索万物比类之同,而忽视了物与物之间有性情之异,这就没能明察理之精微。忽视性情之异,就不能贯通“四说之异”;只知比类求同,却不能极于一原之同,则徒劳牵强附会,而不能领会贯通之妙。因此,这种观点,如何能与程子的学说相提并论。
(乐德乐按:“四说之异”可参阅朱熹《答陆子静》:伏羲作易自一画以下,文王演易自乾元以下,皆未尝言太极也,而孔子言之。孔子赞易自太极以下,未尝言无极也,而周子言之。夫先圣后圣,岂不同条而共贯哉。)
还有门人说,穷理只是“求个是处”,但必须以恕为本,先从大处着手,则一处通而所遇皆通。
说“求个是处”是不错的,但“以恕为本”,却是求仁的方法,而不是穷理的功夫。“先从大处着手”,不如先从近处着手;“一通皆通”,颜回也做不到,程子也不敢夸此海口,不如说类推积累,循序渐进而有必至之日。
还有人提出,天下万物根本无法穷尽,我心本完备,不必从外求。或者说,格物就是反身而诚,天下之物无不在我。
反身而诚,是格物致知以后的事,所谓穷理之至无所不尽,意思是说,以天下之理反求己身,皆有效验,就如同人具备目视、耳听、手持、足行等所有功能,真实不虚。不是说只要反身而诚,天下之理便无不诚于我心了。《中庸》之“明善”,才是格物致知的功夫,其说“诚身”,却是诚意正心的功夫。若不能明善,则反身而不能诚,用功的次序不可弄乱了。说格物怎么一下子说到诚身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