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

《论语》学习第421天,17.26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而已

2021-10-12  本文已影响0人  流水王丽霞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421天

原文阅读:

17.26 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译文讲解:

孔子说:“活到了四十岁的时候还被人所厌恶,那他这辈子也就完了吧。”

简书链接:

启发思考:

        孔子的这句话具体对谁说的,因何而发,已不得而知。朱子说,“勉人及时迁善改过也”。也有人解释为孔子自叹,叹息自己不为人知,被世人误读很深,不得行其道。

    《子罕篇》里也有,“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古人寿命不如今天长,如果四十还不知向学,被人评价很糟,就很难改变了,这辈子也就没啥希望了吧。

        当然,即便在古代,人年过四十有所作为的反例也不罕见。《汉书》中就记载了朱云的个案。他少年时长于勇力,任侠赴义,为客报仇。年过四十后,跟随萧望之学习《论语》,结果整个变了一个人。

      孔子这话实际上对每个人都是适用的,不论古人今人。即使现代百岁人生的时代,四十岁的价值观也大多基本定型了虽然孔子也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但人不论活多久,终究是短暂,进德修业还是应该及时。

        本章中的“年四十”,很容易让我们想到《为政篇》孔子对自己人生历程的描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虽然后人的理解各有不同,但孔夫子所提供的人生阶段里程碑还是为大多数人所认可。

        那么,什么是四十而不惑的不惑呢?《论语集注》朱子说:“于事物之所当然皆无所疑,则知明而无所事守矣。” 苏轼说,“遇变而惑,虽立不固。四十不惑,可与权矣。”黄式三在《论语后案》中:“立必先不惑,而言不惑于立之后者何也?夫子曰:‘可与立,未可与权。’立,守经也;不惑,达权也。”

        学者鲍鹏山认为,孔子的不惑有两个意思:第一,是对自己的人生不再有疑惑,对自己的人生方向再不会动摇了。第二,是对这个世界上林林总总、光怪陆离的各种现象能够做出价值判断,有了明确的价值判断力,能够清晰地判断它的是非、善恶、美丑。

        可能很多人都认为自己知道什么事是对的,什么事是错的,知道自己应该支持什么,应该反对什么。但孔子的不惑在于能够“见之以细,观化远之”,能够超越一般人的认知境界,发现正确的事件中能发现潜在的危险。

      例如,《吕氏春秋.察微》记载,鲁国颁布法令,假如有人在别的国家看到鲁国的奴隶,你可以出钱为他们赎身,赎金由鲁国国库报销。 孔子的学生子贡真的就从国外把一个人给赎了回来,但他认为自己是孔子的学生,更应该为国家做贡献,没去政府领赎金。但是孔子却批评他不领赎金的行为。因为这样做的结果会造成以后不会再有人去国外赎人了。

      为什么呢?因为假如其他人在别的国家碰到鲁国的奴隶,也想把人赎回来,他就会想一个问题,他掏钱把人赎回来,回国以后他去不去报销这一笔赎金?如果他去把赎金要回来就显得道德不高尚,不把赎金要回来吧,自己经济上又受损失,那结果怎么办呢?最可能的结果是想了半天,不管这闲事,也免除这种尴尬。子贡赎人不要赎金的结果是让更多在国外的鲁国奴隶得不到别人的救赎。

        孔子在很细微之处看出了大问题,孔子在一般人认为正确的地方看出了潜在的巨大危险,这种明察秋毫的能力实际上就是价值判断力。当然,这不是一种特定能力,而是更高的认知境界。只有不断地提升认知境界,才能做到真正的不惑。

        做到不惑,实属容易。提升认知,需要了解现实,需要通达亘古不变而变化无穷的人性,需要懂得博弈论、熟悉进化论,需要涉猎神经科学、心理学,需要把握政治学、经济学,需要洞察历史和哲学……这个清单不断延展,既彼此交融又从不同维度探索。不论如何,读万卷书,阅万种人,晓万般事,一样也不能少。

      学者吴伯凡在其《认知方法论》的课程中强调,认知不是仅仅给你提供一面镜子把世界的真相照出来,认知的本质是要提供一盏灯,让你在黑暗中行事,走出黑暗,达到某种程度的自由,实现你要实现的目标。 知易行难,我们追求不惑之旅只有但求精进,无问西东,知行合一,思学践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