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大生活家
苏轼《行香子·过七里濑》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苏轼不愧称为苏仙,这首诗对仗工整,意境绝美,我这两句超喜欢“重重似画,曲曲如屏。”“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苏轼不但在国内是名家在国外也很火,有人说得益于林语堂先生的翻译。我想这也许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吧,很大一部分原因应该是苏轼的人生态度以及生活的丰富性,更符合西方的语境。他能切实做到宠辱不惊,从不为难自己,即使被贬了也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研究出了东波肉。他的诗词既有《念奴娇 赤壁怀古》,也有《饮湖上初晴后雨》,还有《江城子》,豪迈的,感性的,唯美的,应有尽有,从不会单一定义自己,到了自由自洽的境界。
苏轼是真正做到了个体的和谐统一,这其实特别难,毕竟成功的人不一定非得是做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也可以是苏轼这种活出自我内心富饶的大生活家。他被定义为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水利专家,属于斜杠青年的鼻祖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的有趣选择越来越少,倒不是说不去选择有趣的生活,而是人在不断的变化中光保持本来的面目就耗尽了精力,已经很难做更优的选择了,而且选择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更好的选择是需要经济基础和精神高度的,经济基础是个难以衡量的标杆,比如多少才是多,多少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多少才能支持自己做更高的精神追求,这是个问题。精神高度这四个字更难做到,往往是极端的表现,要么是经历坎坷看破人间的人,要么是站在高处的人上人脱离了世俗的约束,这两种人都可以达到某种精神高度。当然也有一种人精神高度高到忽略经济基础,比如他们某天忽然顿悟,看破了红尘,可以抛弃世俗,可以舍弃家人,就去修道修佛实现自由自在的境界了,但是这种人并不多,往往被一些人定义为loser。
我无法做到苏轼的境界,但可以学习他对待生活的的从容,尽力去过每一天不论结果,同时也不惧怕不知何时到来的困难。
--时与猫璞生活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