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每天写1000字读书

从学生思维转变为成年人思维

2025-07-30  本文已影响0人  49路末班车

时间的乘客,你好,欢迎乘坐49路末班车,这是你的车票请收好。

车牌号:49路末班车

车票号:H20250731

车票价:1440RMB

经停站:摘抄站、回顾站、启发站

参考资料:《元智慧》吴军

摘抄站:

1)捷径是没有的,但少走弯路是能够做到的。

2)你要把目光放在对周围的人和社会有贡献上,而不是一味放在成功上。

3)一个人的眼睛往哪里看,他就会慢慢成为什么样的人。

4)盯着一个人去学是很难真正学到什么,不如做好自己的事。哪怕你现在没有什么成就,但只要你做的事情真的对周围的人和社会有好处,做出了真正的共线,就会慢慢得到大家的认可,被赋予越来越重大的责任。人的重要性就是这样一步步提升的。

5)五年后再看看自己,你一定会承担更多的责任,因为世界需要有人做具体的事情,然后再过五年,你会有更大的影响力,只要你能做实事,不迷恋权力。

6)拥抱大格局,放弃小格局:首先,不要再给自己创造不必要的选择;其次,要面对现实;最后,要专注于自己的事情,不要操不该操的心。

7)思维方式的改变,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回顾站:

吴军老师在《元智慧》一书中提到,当年轻人从校园走向社会、走向职场时,需要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即从学生思维转变为成年人思维,而思维方式的转变,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一个人的眼睛往哪里看,就会慢慢成为什么样的人”。在过去,我们总是认为一个人获得成功是有轨迹可寻的,只要我们把自己的关注点放在社会上所谓的成功人士身上,将其的人生经历剖析一遍,总结出N条成功的要素,模仿成功人士的做事方式与工作方法,久而久之,自己就能够复制成功人士的成功要素,进而获得成功,实际上这是极难实现,甚至是不可能的。我们看到的所谓的成功人士,其成功的因素是很难被全部总结罗列出来的,是时代的际遇,是个人的勤勉与努力,还是两者都有之呢?另外,当我们在学习某个人的时候,通常是学习某个人身上自己想要学习、愿意学习的那一部分。因此,吴军老师认为,我们不要学某个人,而是要做对的事,做对自己、对家人、对社群、对社会有贡献的、有意义的事情。尽管在短期来看,自己的能力十分有限,但随着自己一直在做对周围有贡献、有意义的事情,自己的能力在做实事中得到提升,越往后,自己就有更大的能力做更多的、更难的事。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做正确的实事上,而不是追求所谓的成功上。

“人一旦开始工作赚钱,就要不断把自己的格局做大;如果格局太小,个人发展的空间就会有限”。吴军老师提醒我们,当我们进入到职场工作时,自己能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与在学生时代依靠父母的养育相比,自己有了一笔经济收入。与此相对应的是,自己的时间和注意力变得非常稀缺且珍贵,在大学期间,自己有很多课外时间可以“挥霍”,可以“浪费”,有足够多的时间与精力去挑选、去做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注意力>时间>金钱,要少做选择,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成长上,而不是反复在各大购物平台上进行横跳,筛选出最便宜的店铺,再进行下单购买。在某些时候,人们要少做选择,甚至不做选择,从而将更多的注意力、时间放在更大产出的地方,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另外,人们还需要管理自己的注意力、管理自己的时间,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会聊各种各样的八卦来活跃气氛、增加彼此的谈资,但真正成熟的人会将自己的注意力和时间放在自我的成长上、家人的成长上,而不是“别人怎么样”。正如文章中所举的例子,一个人关心亚马逊股票下跌,贝索斯财富缩水多少,不如思考如何才能提前还清自己的房贷。

“对他人保持宽容”,进入到社会,尤其是进入到职场中,人们要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而合作的前提是彼此能力的认可。如果一个人过度地挑剔他人,对他人的过错、缺点零宽容,那么这样的人很难与他人开展长期、持续的高效合作。因为一旦对方出现失误或过错,自己所表现的不是宽容而是过度苛责,过度挑剔,长期以往,对方也不愿意和自己合作,一个不懂得合作的人,在职场上是很难取得进步与成功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