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 文

话说载沣

2018-10-29  本文已影响1人  鬼谷孫子

载沣是在一种特殊的情况之下,

身不由己地被慈禧临终推上

监国摄政王的高位的。

其实,不是因为载沣适合做摄政王,

慈禧才选他。

而正是因为他不适合,

慈禧才选他的。

清末摄政王载沣,有一段故事,值得咂摸。

传1908年,光绪皇帝和西太后,相隔一天相继去世。慈禧在临终时指定光绪皇帝的弟弟载沣的二字继承皇位(即宣统皇帝),因当时小皇帝才三岁之幼,当然不能自己亲政,所以作为宣统皇帝的父亲,载沣作为摄政王,代替宣统皇帝来执掌朝政。

摄政王的权利就跟皇帝的权利一样大,所以在宣统皇帝成年之前,载沣就是事实上的当朝皇帝,这一切对于载沣来讲,就好像是天上掉馅饼一般的从天而降。不仅是载沣本人没想到,其他人也根本就不曾预料到光绪皇帝的这么一个弟弟载沣,还会有今天这般至高无上的泉力跟地位,如果不是37岁的皇帝,年纪这么轻就突然离世,哪有他载沣什么事儿啊。所以之前整个朝野上下,根本就没有那个人会想到去巴结那么一个“闲散人员”,因而在这之前,自然也就不存在一个以载沣为派系的泉力集团。是光绪皇帝的突然离奇死亡,让载沣就跟是捡到了一个当时最高/领/导人的宝座。

因而,载沣在获得这一天大泉力之后的头等大事,就是去抓权,建立自己的泉力班底。

于是载沣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抓军权,而当时满清朝廷中最大军权的掌握者,莫过于“新式陆军”的创办人袁世凯了,因为在慈禧在的时候,袁世凯就一直是朝廷军事泉力最大的掌控者,载沣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以不管是哪种名目,要搞掉袁世凯,把军权,把“枪杆子”,从别人手里夺过来,由自己掌控。据说当时载沣是有意要杀掉袁世凯,但当时朝廷里面反对声甚多,连当时不是袁世凯派系的人也都为袁说话,比如张之洞,就力劝载沣不要那么干。

倒不是袁世凯人品好,而是因为那些大臣们心里清楚,你载沣今天可以随意杀掉袁世凯,一旦这个乱杀人的程序被打开,就不能保证明天不会轻易地杀到自己的头上,所谓唇亡齿寒,一样的道理。

在众人的反对之下,载沣没有如愿杀掉袁世凯,不过载沣还是以一些牵强的理由(比如说袁世凯腿脚有毛病、行动不便等),强行罢了袁世凯的“军机大臣”之职,把袁赶回了河南老家“养老”。

而在赶走袁世凯这个横在他面前最大挡路石之后,载沣立马就来了个“军/队现代化大改/革”,设立了“全国海陆空大元帅”这个大官职,由他“亲自”来当这么一个“大元帅”。其实原本满清并没有什么“大元帅”的名号,完全是从西方现代军事那里搬来的;很显然,载沣搞所谓的“军/队现/代化”大改/革,目的并不是什么改革本身,而是要借机把整个朝廷最大的军权给弄到手。

不仅如此,载沣在搞这个所谓“现代/化大/改/革”的时候,还大搞任人唯亲,让自己的两个亲弟弟,在军队里担任要职,一个是海军大臣,另一当军资大臣,来掌握禁卫军。而陆军大臣这个要职,载沣就让自己的亲信、满族人荫昌来担任。以此,载沣把自己的亲信都安插军队的各个要害部门担任要职。

在其它方面,载沣也没有松懈过搞中/央集/权,一方面,他排斥汉人、任用满人;而另一方面,那些真正有能力做事情的满人,他也不用。最典型的就是1911那年,他搞出了个所谓“皇族内阁”,13个成员当中,皇族就占了5个,皇族以外的满族人占了3个,蒙族人1个,汉族人就只占了4个。

当时被认为两个最有能力最能干事的两位满族大臣,直隶总督端方,和陆军大臣铁良,在载沣一上台后就被莫名其妙地免职,其中端方被免职的理由更是十分的搞笑,说是在慈禧太后出殡时,端方给送殡队伍照相,(镁光灯闪光)惊扰了皇太后,因此予以免职。

因而不出短短几年,载沣就建立起了以他为核心的那么一个权威显赫的权/力集/团,载沣派系。不过虽说如此,因为载沣那种任人唯亲的做法,在整个朝野也很是不得人心,当时有个段子,叫做,皇族排满人,蛮人排汉人,内外心皆去。也就是说,载沣不仅排斥汉人,即便是同为满人的“红*二*代”,也被他予以一概排斥。

那么,载沣终于大泉在握,自己的班底也终于搭好了,是不是就可以横扫天下全无敌了呢?其实载沣的“覆灭”,早在他搭建自己的泉力班底的时候,就已经注定。因为载沣在组建自己的团队时,实行的其实就是那种“逆淘汰”机制,是武大郎开店的模式,载沣知道自己的无能,真正有能力的干将,他是不会、也不敢弄进来的,怕以后会不好控制,所以他这个“团队”里的人,除了自己的近身亲戚,就全是些善于奉承拍马的无能之辈,所说是“大泉”在握,却并不知道、也没能力去驾驭权/力,行驶泉力。在风平浪静的平和年代,载沣这个团队的无能,好像还没有过多的暴露,可是一旦出现了“大事”,整个运行的团队便显得手足无策起来。

1911年,辛亥年间的武昌起义,大风大浪突起,这个时候,载沣和他的团队,根本就没有能力来驾驭这个权利。

在武昌起义之后,载沣派陆军大臣荫昌带兵去搞定(镇*压)起义的军队。但这荫昌原本就只是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你叫他去带兵打仗,他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虽说是硬着头皮上路了,但终究觉得自己实在没办法指挥部队去怎么打仗,所以在到达距离武昌城答曰200公里的地方(河南信阳),他便心生一计,给朝廷拍了封电报,说他所带的这支部队,是袁世凯的旧部,他完全指挥不动,说还是让袁世凯来带这个不对去打仗,去镇*压那里的起义。

荫昌这个哄骗朝廷,原本只是为了自己保命,可是事实上他就成全了袁世凯,因为载沣收到荫昌的信息也是傻眼了,只好听从他的建议,请袁世凯重新出山,让袁来带兵去剿灭起义军。但问题是在这之前,载沣已经是把袁世凯给得罪了,袁根本就不会再替他去卖命了,所以袁世凯一旦重新拿到军权之后,立马反过头来,联合起义军,对满清朝廷进行逼宫,逼得满清皇帝宣布退位,等于是结束了满清王朝,建议了具有一定民主意义的中华民国。

新建立的中华民国,袁世凯成了所谓“大总统”,他要“感谢”荫昌的“举荐之功”,便吧那个中华民国陆军上将,送给了荫昌。

传说晚清民国初年著名政治人物徐世昌曾说:大清之亡,不是亡于革命党,而是亡在一班“小爷们”身上。而这些小爷们的带头大哥,正是身为监国摄政王的载沣。

载沣的最大愚蠢之处,就在于,他以为自己在拿到了军权财权人事权,就可以把整个社会撸于自己的掌控之下,事实上,那种逆淘汰弄出来的泉力班底,你有能够对权利的驾驭,做到多少?

想那陆军大臣荫昌,不就是把自己的整个陆军大臣的泉力,白白送给袁世凯,才推动了武昌起义的最后胜利,加速了满清王朝的整个覆灭的吗?

所以周恩来曾对载沣作出过这样一个历史评价,他说,载沣是在一种特殊的情况之下,身不由己地被慈禧临终推上监国摄政王的高位的。其实,不是因为载沣适合做摄政王,慈禧才选他。而正是因为他不适合,慈禧才选他的。反观今日,顿觉此话意味深长。

鬼谷孙子

2018年8月26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