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这才是刘邦》第二十三章 一顿饭的事儿(中)
准备下厨
到了现在,盛怒的项羽已经“买好菜”了,他现在要做的也是一个字、等。
等到明天吃饱喝足后,去给刘邦送终。
可以说,主办方项羽集团此刻已经是忙的不亦乐乎了。那么作为赴宴一方的刘邦集团在干什么呢?
很凑巧,他们也依旧在等。
但前文说过了,他们等的,是关中王。
已经要火烧眉毛的地步了,作为赴宴一方的主角刘邦,到了现在,竟然对项羽要请他“吃饭”还一无所知。这一点,当真是令人疑惑。
但是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了,刘邦手下的人似乎根本就不知道刘邦封锁函谷关的事。如果说,这算得上是他们毫无反应的一个理由。
那么,当项羽已经破关而入,连曹无伤都已经知道项羽大怒了,刘邦又在干什么?!
很显然,攻入关中后,刘邦的警惕逐渐消失了。他迷信于楚怀王的约定,认为诸侯特别是项羽绝对不敢胡来。
但是,当他自己准备利用楚怀王的约定时,就是应该知道,别人同样不会遵守。
更何况,难道他没有听说楚怀王亲命的上将军宋义已经被项羽给赤裸裸的干掉了吗?也许,那时的刘邦就算是知道,也当做不知道了。
可以说,这一刻的刘邦最需要的就是有个人当头给他来一棍子,让他好好清醒清醒。
亲家,靠你了
似乎刘邦集团就应该在沉默中灭亡,但是有一个人的存在,却是打破了这一短暂的寂静。
在这个人看来,刘邦灭亡与否不关他的事。但是有一个人,却必须要安然无恙。
那个人,便是张良。
其实在我个人看来,那个年代里,人缘儿最好的人,恐怕便是张良了。无论是敌人还是朋友,对其都是相当的有好感。
那么,话说回来,此人为何如此关心张良呢?
因为这个人曾经受过张良的救命之恩。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项伯,你报恩的时候到了!
项伯,名缠,时任楚左尹。所谓左尹,便是相当于左丞相的职位。依照《史记》的记载,他是项羽的季父,也就是小叔父的意思。但是《史记》中又曾明确的提到,项羽的季父是项梁。
所以,有人据此推测,项伯可能是项羽的堂叔。但总之,我们只需要知道,他亲叔他堂叔都是他叔叔就好了。
当项伯得知了自己侄子准备进攻刘邦的消息后,立刻惊慌失措起来。
为何呢?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对自己侄子的战斗力指数是丝毫不怀疑的。就现在的刘邦来说,无论是单挑还是群殴,与项羽交手,败亡是他唯一的出路。
可是刘邦可以死,但张良是绝对不可以的!
于是,项伯立刻趁着深夜偷偷地来到了刘邦军营,找到了张良。这里多插一句,要说刘邦军的岗哨当真是如同虚设,虽然是黑天,但也不至于让项伯如此轻松的就摸进来吧?而且还轻松的找到了张良。
对此,也只能说项伯的隐匿行踪的能力那是相当的高超。
因此,在这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项伯神色焦急的对张良说出了项羽即将发动进攻的消息。基本上是和盘托出了项羽的所有计划(具告以事)。
他対张良说要是在不走就要死在这了!赶快跟我一起跑啊(欲呼张良与具去)!
项羽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刚刚制定的作战计划,就这样被自己的叔父轻松的透漏给了敌军,特别是他居然透漏给张良!
但是面对项伯的告知,如此危急的情况下,张良不仅没有丝毫的慌张,而且他的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想法竟不是自己如何逃走,而是刘邦。
张良,投奔自己心中明主的一个臣子。当面对着危局时,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主公。我只能说,有这样的臣子,刘邦之幸。
聪慧的张良立刻对项伯说道:
“我为韩王护从沛公,现如今情况危急,我独自逃跑,这是不义!不可不告诉沛公。”
我想,当项伯听到张良如此说之后,一定会大吃一惊的。一方面,现在两军即将开战。一旦张良告诉了刘邦这一消息,势必会令刘邦得知项伯正在军中。
那个时候,他的人身安全会不会受到威胁?
另一方面,他注意到了张良所提到的一个词,不义。
试想一下,他项伯不仅是项氏一族的长辈,更是官居楚国左尹。他难道不知道自己将侄子的作战计划告知对手的这种行为是什么吗?
是出卖,是泄露,是叛徒。
这样做,对得起他的侄子吗?可是项伯依旧如此做了,因为在他看来,只要张良无碍,其他人也就无关紧要了。而只要他把张良成功的救走,此刻刘邦的军中又会有谁知道项羽即将来攻的消息呢?
那么,项伯为何甘愿冒着这样的风险,也要前来解救张良呢?
义也。
《孟子》云: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也许,在项伯的心里,道义是不能用政治来衡量的。当年张良有恩于他,如今恩人有难,他又怎么会无动于衷?
因此,这一刻,感恩高于一切。这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一项基础。
聪明如张良,又怎么会不知道项伯的考虑?可是这个时候,为了刘邦,他却不得不违心一次了。
项伯凭借着道义来救张良,那么张良自然也可以用义来打动他。所以,在这一刻,张良很好的运用了自己一直遵守的义。因为他了解项伯,也得知他的弱点。
因此,看着如此重义的张良,老好人项伯就这样被他利用了。于是得知消息的张良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觐见刘邦并说出了项羽的军事决议。
而这个消息,无疑就是此刻的刘邦最需要的那根棍子。
听到了这个消息的刘邦,瞬间大为吃惊(大惊)。这一刻,他那些原本就不切实际的梦似乎一下子就醒了,是吓的。
“子房,这可如何是好?(为将奈何)”
然而此刻,面对刘邦的急切询问。张良却并没有像以往那般直接对刘邦说如何如何,反而是反问了刘邦一句道:
“谁给大王您出的这个主意,大王您真的要和项羽对这干?”
在这种情况下,张良显然也是得知了事情的经过。因此,他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刘邦自己先认识到自己此举做错了。
现如今形式这么危急,那么当初你派兵把守函谷关的时候为何不慎重考虑?当然,张良并没有责问,他也不可能责问。只不过任由一个臣下对主公说出这样的话,臣子激动不已倒还好。
若是类似张良这般,很是“平静的询问”,那可真是对主公容人度量的一个极大考验。
另外,仔细看张良此时对刘邦的称呼是“大王”,这是个奇特的现象。
因为在《史记项羽本纪》里作为描述者的太史公,在这一段上对刘邦的称呼为沛公。而只有张良在这次谈话中称其为大王。很多人可能会以为这是记述有误或者是记述者的主观习惯造成的。
因为在《史记留侯世家》里鸿门宴前夕张良对刘邦的称呼也是沛公。但仔细向下看,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呢?那就是张良当时,对刘邦的称呼是大王无疑。
这既是对刘邦地位能力的肯定和尊重。另一方面,类似于张良这种反问刘邦,难道不给刘邦留一个台阶下?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褒奖捧赞呢?
刘邦自然也是明了,于是他说道:
“一个无知的小子(没有说是谁)告诉我说,封闭函谷关,不让诸侯进来,秦地就都是我的了。所以我才听他的啊。”
听着刘邦有些埋怨又有些惊惶的语气,张良继续问道:
“大王以为凭借咱们的实力能够抵挡住项羽的军队吗?”
刘邦沉默了一会儿,神色平静的回答道:
“本来就不如人家。”
张良一愣,但随即便听到刘邦再一次问道:
“现在该怎么办呢?”
张良愣住的是,同样的一句话,但是这一次似乎没有了刚开始的急促,而是很平静的去问。这就是刘邦的过人之处,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仔细研读刘邦的话,我们不可能知道刘邦当时的表情,也无法得知刘邦的语气。但我看到的是一个在现实面前勇于正视自身不足而虚心求教的人物。
他是一个首领,在以往的思维定式中似乎首领就不应该有如此做法。他们所展现的往往是盛气凌人,即使是有错误,怎么会在自己的臣下面前主动承认?
但刘邦,做到了。
他没有因为说出自己不如项羽实力强大而感到虚荣心受损,因为在生死存亡面前,一点点面子又算得了什么。反观项羽,是绝不可能如刘邦这般洒脱的,这就是刘邦。
另外,往往有的人在看到此处时,总是比较热情的关注刘邦的这几句话,“为之奈何”、“且为之奈何”。认为这是刘邦无能的体现,总是问别人该当如何,且流露出惊慌失措。
可文字虽然无法看到当时的画面,但通过高超的描述功力,太史公他老人家成功让文字说出了话。
刘邦在说第一个为之奈何之前,他的状态是“大惊”。可他第二次说的时候,状态却是“默然”。
两者一个是自然地条件反射,而另一个则是思考过后的回答。由惊惶而渐趋平静,似乎便是如此。
如果将这两者武断的归结到一起,显然很不合理。这个中差别,一目了然。让人不得不佩服,文字的力量与神奇。
听到刘邦的话后,张良觉得,是时候让项伯出现了。他对刘邦说道:
“请您对项伯说,就说沛公怎么敢背叛项王呢?”
之所以要这样说,是有很大原因的。张良让刘邦对项伯说自己不敢“背叛”项王,一来奉承项羽为王,尽量的消解项羽的疑惑。二来,何为背叛?先有依附,才有背叛。
可如果这样说,就证明刘邦要在名义上臣属于项羽,但是为了性命,这点儿苦头又算得了什么呢?
楚军 项家军刘邦自然明白,可是在听到张良要请项伯的时候,刘邦突然一个冷颤,项伯?!他立刻反问张良:
“您怎么会和项伯认识呢?”
在这危险的时刻,张良居然见到了楚军的人物,还是项伯。叫刘邦如何不起疑心,尽管他很信任张良,但是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的事儿刘邦是断然不会做的。
这是他高度敏感的警惕性使然,自从前段时间“飘飘然”后,刘邦的敏锐的警惕性再次回来了。
太史公在这里突然添加了这样一句问话,就是为了凸显出刘邦的这种警惕性。而在这之后项伯从刘邦军中返回楚营把刘邦的话告诉项羽时,项羽却丝毫没有刘邦的这种反应。只是单纯的听着项伯说,表现为一个“乖孩子”的形象。
而这,也是太史公他老人家常用的毫不起眼却又能反映人的本质的对比方法。
仅仅看到《史记》里出现的关于刘邦“骂曰”、“大骂”这些就判断太史公他老人家对刘邦的态度,似乎并不可取。那些是作为一个伟大的历史学家不虚善不隐恶的体现,是必须记录的。
而观其对于一个人的观点往往是明里暗里的对比,才更有说服力。
于是张良长话短说的解释了一番。说是在秦朝的时候,项伯与张良一起闯过江湖。项伯杀了人(项家人真的不老实),是张良救了他,因此在这个危急时刻项伯才来告知张良。
听到张良这样说,刘邦就放心了。
其实在张良说出项伯的时候,刘邦也是明白了。他的军师是想让他从项伯的身上找到突破口。
“你与项伯谁要年长一些?”
“他比我大。”
“好,请你帮我把他请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那样侍奉他啊。”
就这样,项伯在张良的邀请下,入见刘邦。如果说他偷偷来到张良处是完全出于个人交情和道义。那么,当他的脚跨入刘邦大帐的那一刻起,他的行为可以用一个名词来概括,叛徒。
虽然他自己和项羽都没有这样认为,但是,作为楚军的高级领导者。在两军开战前夜,居然亲自将己方的行动透漏给了敌方首领,这种傻事也真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得出来的。
差不多一千八百年以后,有一个叫做杨镐的鸟人。在率领着近十万大军即将进攻大明的死敌努尔哈赤的时候,将自己的进攻路线时间告知了对方。而那一战,大明几乎全军覆没。
但此时的项伯完全没有想太多,因为刘邦太热情了。刘邦不仅亲自给项伯倒酒,而且还抛出了一个重磅炸药。他要和项伯结为儿女亲家!
也不知道刘邦是把自己的哪个女儿许配出去,还是为自己的哪个儿子讨了个媳妇。因为这事后来根本就没人提,也没有明文记载。但有一件事可以确定,项伯答应了。
看着高兴地项伯,刘邦透漏出了他的本意。
“亲家,我入关以后,连根毛儿都没有碰。至于登记了关中户口,封存了秦的府库,还不是为了等待羽将军前来定夺。而派人据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止其他盗贼随意出入和发生一些变故啊。我刘季自从与羽将军一别,日夜思念,翘首期盼,借我个胆儿,我也不敢反啊,这绝对是个误会,希望亲家您能把我说的全部反映给项王,我真的不敢背叛他啊,感激不尽啊。”(以上对话经过本人润色)
看着如此诚恳的亲家,项伯答应他了。毕竟刚刚结为亲家,这点小事儿,不帮忙也真的有点说不过去了。于是他对刘邦说:
“亲家,明天早上一定要亲自早点过来和项王解释啊。”
言外之意我先帮你顶着,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事还得你自己摆平。
“好的,多谢亲家!”
至此,看似很容易的便搞定了项伯。那么,真的只是因为一桩儿女亲家的联姻便使得项伯如此轻易地答应了刘邦的请求吗?
当然不止如此。
项伯并不傻,因为他知道,其实刘邦的话是有根据的。那就是基于刘邦的一系列举措,才可以说出这样的理由。
这些举措,就是前文提到过的刘邦的模棱两可的行为。
想要称王关中,却先退军霸上。
明明封锁了函谷关,却又对前朝的东西分文不取。
这种做法在这一刻真的成为了刘邦可以利用的一大现实条件,让人几乎挑不出一点儿毛病来。
就这样,刘邦从最初的惊慌到现在成功说服项伯,事情似乎有了转机。而接下来,便全看项伯的了。
那一夜,当真累坏了项伯。一边是他的宗族侄子,一边是他的儿女亲家。打起来多不好啊,咱们一家人还是要以和为贵啊。
因此,当项伯马不停蹄的从刘邦那里赶回来的时候,他也来不及歇息,便直接找到了项羽。
要说项伯此人倒也有些耿直,因为在见到项羽之后。他似乎也没有用什么铺垫(类似于羽儿,还没睡呢?羽儿,今晚月亮挺圆的啊),便直接告知项羽自己刚刚去了刘邦那里。并且把刘邦的话转告给了项羽。
那么,在听到项伯如此说之后,项羽是什么反应呢!?
答:没什么反应。
因为项羽对此没有丝毫的怀疑,他甚至没有追究项伯泄露军情之罪。就这么“糊涂”的听项伯说着,看到项羽的反应,项伯继续说道:
“要不是沛公先攻破关中,咱们也不能这么轻松就攻进来啊。现如今人家有大功咱却要攻击他们,这不符合道义啊。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好好善待他,也好借此来彰显您的仁德啊。”
听完项伯的这段话后,项羽的反应用太史公的话来说就四个字:
“项王允诺”。
这就证明,项羽已经逐渐的放弃了攻打刘邦的念头了。
是吗?是的。
好了,现在我们来看一下项伯的理由。他说项羽这么轻松入关是因为刘邦破关在先。可是,对于项羽集团来说,这本身就是个天大的笑话!
因为进入函谷关本来就是项羽自己打进来的!不提刘邦还好,一说刘邦,势必让人想到他居然敢封闭函谷关,项伯这么说就不怕项羽再次大怒吗?
可奇怪的是,项羽听过之后,并没有太大的反应。至于奖赏有功之人和项伯所擅长的道义这固然是一个原因,但绝对不是主要原因。
因为项羽最想听到的是刘邦的话,前面说过,项羽攻打刘邦的决定是在他”大怒“之下做出的。之所以大怒是因为刘邦不仅伤害了他的虚荣心,更主要的是项羽绝对不能让刘邦称王关中。
对于楚怀王的约定,如果是他项羽得到了第一名,他自不会说什么。但若是别人夺得第一来让他项羽遵守,这绝对不可能。
所以说,当项羽听到刘邦的那套说辞后,他放弃了攻打刘邦的计划。
因为他放心了。
至于刘邦说的是否是真话,在项羽看来这都不重要。因为在他的强大实力压迫下,刘邦只要做出让步,就是他项羽赢了。
至于杀不杀刘邦,对于此时的项羽来说就是个心情问题。
现在,菜都已经做好了,那么接下来,就等着开宴了。
第一谋圣 张子房
【本书目录】《这才是刘邦》目录
【上一章】 第二十二章一顿饭的事儿(上)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一顿饭的事儿(下)
【诚意推荐】 简书连载风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