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德福教育华德福一年级华德福

华德福一年级:入学准备状态专题初探

2017-06-29  本文已影响157人  渭北春树_Joshua

一篇旧文,希望对有需要的老师有所帮助。

1. 背景说明

1.1 入学准备状态的概念

入学准备状态(School Readiness,SR)是指:孩子在发展的各个方面对于接受正规的小学教育所处的(适合)状态。也就是通过它,我们想要了解:孩子在当前,是否在生理、心理、认知、情绪、社交等各个方面做好了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准备。

入学准备状态这个概念对许多人可能还比较新鲜。因为对大多数人而言,他们对“孩子到了岁数就要去上学”的说法和现实感到天经地义。一方面,我们对于司空见惯的事物不敏感;另一方面,我们也很少有意识或机会去思考诸如:“哪个岁数去上学是合适的?为什么是这个年龄?对于孩子而言,上学到底意味着什么?”

上面的问题背后实际上包括了:对于学前教育和正规小学教育的分野理解(教育观),对于儿童学习与发展规律的理解(儿童发展观)以及对于儿童个体性发展的尊重(儿童观)等大的话题。

事实上,将年龄作为是否可以入学主要依据,其合理性的主要来源更多的是出于社会学角度的出发点,而非教育学的出发点。这并非是说主流教育的教育家或教育从业者在教育观或儿童发展规律上有认识上的欠缺,而是作为普惠性的义务教育而言,年龄实在是最具有操作性(简单直观)和最高性价比的“入学准备状态判断指标”(从整体出发的性价比)。而且无论是从历史看,还是当前不同国家的现实来看,在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语境、不同社会形态、不同国家对于适学年龄的选择还是相当多样的。

我们并非要去评判用年龄作为入学主要依据的做法,而是让大家一方面认知到这种方式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要让我们的教育行为更多的回归本源:教育本身并非建立在一些冷冰冰的、整体求优的统计数字之上(那是社会需求),而是面对每一个孩子:他们是一个个鲜活而不同的生命和灵魂,他们背后是一个个有温度有感情的家庭。这就是我们认真对待入学准备状态工作的最大意义所在:我们要尽可能看到每一个孩子,从他/她(下同,不再区分)的个体出发来对孩子和家庭去工作,这是真实教育发生的立足点。

1.2 儿童发展的特点

入学准备状态工作的背后的出发点还是:在合适的教育契机给与孩子合适的教育(即合适的方式和适合的内容)。

儿童的发展具有阶段性

儿童的成长与发展过程有量的积累,也有质的飞跃。人的发展不只是线性的连续式成长,也包括变革性的飞跃式成长。例如:你可以通过测量孩子的身高和体重,观察到孩子一点点地成长。而变革性的成长包括了线性成长,同时又更深入了一步。这就是说,在一个人发展的某些关键阶段上会发生一些根本的转变,就如同毛毛虫吐丝成茧,最后破茧而出却变成了一个崭新的生命:蝴蝶。在生命中的某些阶段,我们会进入茧一样的子宫状态里,经过许多变化,然后以崭新的形式再次出现。其中一个变革性的成长阶段就发生在七岁左右。Steiner在这个年龄阶段里描述了一个新“体”的诞生,他称之为生命体或以太体[1]。生命体的诞生是孩子能够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前提。

儿童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一般而言,孩子的发展具有不一致性,在运动、语言、智性、生理、社交、情绪等方面的发展可能会差异很大。任何常模的标准对孩子个体而言,都应该仅仅视为未来养育或教育的参照,而非孩子需要达到的目标评价。孩子需要全面的同一性和适应力来掌控未来学习和生活,孩子需要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让他/她的个体性渗透入他/她的身体和心灵。认知和智性能力只有在与创造力与社会交往能力同步发展的时候,才能以一种健康的方式展开。反之,则会对孩子的未来发展产生更深远的影响[2]。这也是我们反对过早对孩子进行“智性教育”的理由。
成人的焦虑、攀比与应试教育缺陷投射到当前的学前教育当中,就造成了“幼儿园小学化”。这并不简单是过度教育的问题,正如Rainer Patzlaff在上面所述,这种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1.3 作用和意义

孩子何时应该入学呢?人智学的观点是:当构建物质身体器官的塑造力量完成其工作,能够解放出来运用于记忆和早期的图像化思考的时候,可以入学了。这个构建过程差不多在孩子七岁左右的时候完成。

在当今社会,孩子的塑造力量已经逐渐为现代的生活方式消耗掉。儿童的感觉被过度刺激,其意志却没有在游戏中得到充分的激发。特别是在5-7岁这个关键阶段,如果过早的让孩子接受较正规的智性学习,这就会终止了塑造力量在身体上的工作。如果头、节律系统和四肢的三元结构未能很好的整合与印刻在孩子的以太体上,这一后果将在后面有个反弹:表现为九岁转变时低自我认同,和十一岁时的心灵力量的怯弱。严重的是:这种关于身体之形的内部画面在学校生活中是很少能够“弥补”上的[3]

过早入学或学前教育的小学化将影响幼儿心理发展和智力正常发展,从取消“幼儿教材”到取消学前班,学前教育去“小学化”目前已经成为学前教育体制改革中的专家共识[4]。这个在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有明确的说明与体现。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入学准备状态观察(School Readiness Observation,SRO)并不是考试,它的目的是为了让教师在一个相对集中的时间,尽量细致的看到孩子的发展的各个方面,以便真正判断我们能否支持到孩子的成长以及未来如何实现。但因为SRO只是一次性、短暂的观察,首先并不一定能准确、完整的反映孩子的真实情况,任何评估结果都是经验性的,并非最终的、评判性的结论;其次孩子是快速发展变化的个体,任何观察结论只是当下孩子的一个折射,具有很严格的时效性。

2. 工作流程

入学准备状态观察一般并不是一个独立进行的评估工作。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和学校的招生流程、面谈流程有机的结合起来,以便于学校工作的顺畅进行,并让面试家庭能够及时的获取信息,方便他们进一步的决策。

2.1 招生流程

st=>start: 开始
e=>end: 结束
op1=>operation: 发布招生公告
op2=>operation: 接受报名表
op3=>operation: 安排面谈时间
op4=>operation: 面谈活动
op5=>operation: 面谈讨论和报告书写
op6=>operation: 通知家庭面谈结果


cond=>condition: Yes or No?

st->op1->op2->op3->op4->op5->op6->e
  1. 成立招生工作小组,确定招生计划、团队分工、制订具体工作安排;
  2. 发布招生公告(招生信息、申请表格、重要日期等);
  3. 接受报名表,直到截止日期;
  4. 联系家长:通知面谈程序,安排面谈时间;
  5. 面谈准备工作(场所、物品、材料、文本等)
  6. 面谈月(面谈活动包括家长面谈和SRO)
  7. 面谈情况讨论和报告书写(小组合议、内部量表、家长报告等)
  8. 通知面谈结果,发送报告;
  9. 确认入学家庭的确认邮件和费用缴纳;
  10. 面谈月结束后,对于所有已报名未面试的家庭发送通知邮件;
  11. 必要时启动补录程序;

2.2 面谈流程

  1. 由主班老师(进行SRO的老师)来迎接面试家庭进入校园;
  2. 与家长一边交谈、一边介绍校园。这段热身时间,主要目的是让孩子和新老师和新环境建立连接;
  3. 老师观察孩子状态相对稳定后,引导家长到面谈教室进行家长面谈。
  4. 家长面谈和SRO同时进行;
  5. SRO结束后,带孩子与家长回合;
  6. 与孩子在校园再简单放松活动后,送面试家庭离校;
  7. 面谈老师简单合议;
  8. 整理和回忆观察过程,完成量表;
  9. 根据量表完成需要提交给家长的《入学准备状态观察报告》;

2.3 SRO流程

具体的SRO流程要根据面谈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稍后会有详细的描述,一般的,我们会在《SRO报告》中,简要向家长介绍如下流程:

在一个多小时的观察过程中,我们先会和孩子相互问候,然后让孩子有一段环境适应时间(包括与老师相互熟悉)。在此之后,我们会带领孩子在设定的故事场景里以游戏玩耍和探险的形式做一些活动:攀爬,走平衡木,钻洞、奔跑、跳跃、剪纸、写字、串珠、身体空间认知,跳绳,沙包,绘画,交谈等等。设计这些户外和室内活动的目的,是希望帮助我们更清晰的观察到孩子身体发育、大运动、精细动作、感官发展、语言、情感、心理、认知、社交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实际上,我们在入学准备状态观察中,是透过可见的孩子物质身体状态、行为、语言,尽可能去了解孩子不可见部分的发展状态(例如以太体、自我入驻、心灵意识、三元整合等)。我们希望能够了解孩子在身体、语言、记忆、社交、情绪、心灵意识等方面的发展状态。

4. SRO的注意事项

SRO工作会在短期接触到大量的彼此不相识的家庭和孩子,所以任何情况都可能出现。这一点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而且作为与孩子以及与外部家长接触的窗口,SRO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是学堂品质体现的关键时刻,这一点教师也必须充分重视。

根据我们在此次SRO过程中的体会,我大致罗列了以下5条关键的注意事项,牢记这些点可以让这项工作变得更顺畅和更美好。

5. 观察准备工作

SRO不仅需要组织、人员、物料等条件保障,同样需要不少理论学习和规划设计。也就是要对:

5.1 理论准备

参与SRO的教师,特别是新手教师需要必要的理论学习。对SRO背后的人智学理论和观点有所了解。对整个SR和SRO概念、意义、必要性和合理性有相当的认识。从我们自己的实践来看,这种认识和理解无论是对于SRO自身的开展,还是与家长的交流都大有裨益。

在华德福教育领域相关的论文,首要推荐Joan Almon,Audrey E. McAllen和Ruth Ker的相关论文(详见参考文献)。大家但凡如果留意华德福相关书籍和论文的作者,就会发现这三位都算是大腕级的研究与实践者。

这里仍需要说明的是:(1)入学准备状态并非华德福教育的专属名词。如果大家用“入学准备状态, School Readiness, First Grade Readiness”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就会找到大量的相关论文。了解华德福领域之外的SR研究实际上也很有意义。(2)入学准备状态观察并非万灵药(Panacea),这个大家需要有清醒的认识。一方面它的实施受各方面条件制约,有可能会有偏差[5]。另一方面即使判断出了有问题的儿童,我们也不一定能够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在Ruth Kur的《一年级入学准备状态表格》[6]中包括:

每个项目中又包含若干个小项,覆盖的范围相当广泛。例如身体部分,就包括了诸如身体发育、大运动、精细动作、感官发展、语言能力、偏侧化、空间定向、身体认知等多个方面。有些项目是在SRO过程中获取的信息,有些则是事后教师通过回顾来填写的主观性题目。在Ruth Kur的论文[7]中简述了该量表的使用方式和过程。

每个项目背后都有其教育学、心理学、人智学的原理,对儿童当前状态的了解和未来如何实现支持都有现实的意义。尽管可能各个团队理论水平和经验不同,但对其逐项进行讨论和分析,都会非常有帮助。关于各项未来可能另文总结,这里不再赘述。

另外,如果在SRO之前对Extra Lesson的相关练习的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其中有些项目的正确实施方法以及理论依据。

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从当前条件来看(老师在SRO过程中不拿表格、不记录;观察过程60~90min;所有观察都在游戏图景中进行)基本不太可能完成所有的观察项目。这一点教师需要有合理的预期。

5.2 面谈规划

所谓面谈规划是指包括:

  1. 根据面谈家庭的整体情况,结合面谈时段安排来制订面谈工作计划:规模、分布(地区、年龄、性别、幼儿园等)、家庭情况、对华德福的了解程度等;
  2. 初步完成家庭分类(一般依据其选择新教育的意愿初衷、对华德福教育的了解程度)
  3. 大致了解面谈对象的家庭情况、孩子成长情况;对一些需要留意的部分作出标记以便面谈小组的成员沟通了解。标记出重点家庭、重点儿童和重点问题;例如:对华德福不甚了了、仅是对主流教育不满的家庭;对华德福说起来头头是道,自我感觉非常良好的;对家庭情况和养育过程语焉不详的;单亲或是事实单亲家庭(父母两地分居);有留守儿童经历的儿童;被父母自述为内向与敏感的孩子;之前有公立学校经历的儿童;入园时间存疑的儿童(明显大于3岁才入园的);早期过度注重智性开发的儿童等;
  4. 确定面谈的模式(家长面谈和SRO观察并行,亦或是其他模式;多家庭群体面谈或单独面谈)以及SRO形式(单人观察或双人,每次一个儿童或多个)。在本年度的面谈设计中,我们采用了家长面谈和SRO并行;多家庭群面;每次2个儿童(个别有3个儿童同时的情况);双人观察(其中一个人主导活动和观察,另一个当作环境,只观察不乱动不讲话);先户外再室内等模式。

5.3 故事选择和图景设计

在SRO中与孩子建立连接,让孩子迅速的信任和亲近是教师首要的责任。没有连接,故事和图景就会大打折扣。
在故事的选择和图景构建中,我的主要体会有三个:

  1. 不要讲恢弘的大故事,而是构建一个个小图景;

不要试图将所有活动图景都编排到一个大故事中,孩子往往在“很久很久以前”的铺垫时就失去了聆听的兴趣(特别是在户外的场景中)。要针对户外场地的特点,即兴构建小的图景。例如将平衡木看作是独木桥,下面有鳄鱼;攀爬架则是雪山,在雪山顶上可以张望四周的平原和大海;树屋则是大海上停泊的海盗船;在海盗船上可以航行,并使用船长的望远镜来发现金银岛或梦幻岛(室内面谈场所)。桌子是幸运洞口,需要从下面钻进去等等。

这样做的好处之一是可以很好的引导孩子自然的跟着故事走,而不是感觉是教师要求他做什么;另一个好处则是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根据与孩子的交互情况快速调整与变化,让整个SRO更加富有生机和包容性。例如有时候孩子会显得过于吵闹或兴奋(多个孩子SRO),可以假装紧张的向孩子做“嘘”的动作,说这些财宝(金银岛)是由一只贪婪的龙来守护的,它现在在地下睡觉,别把它吵醒了。

  1. 要因地制宜,根据户外场地的天然布局和室内布置来构建场景和故事;

户外场地不需要太大的改造与布置,可以增加一些趣味的元素。例如:树上的丝绸或风铃等。而室内布置则需要对应《入学准备状态观察表格》的项目来对照,合理的分配户外与室内的项目,让孩子做到有呼有吸,比较平衡。

  1. 要因人而异,根据儿童的兴趣点快速变换故事图景和描述方式;

在相互熟悉阶段,教师需要通过闲聊了解孩子的兴趣点,然后根据其偏好可以调整故事图景的表述方式。例如孩子对航海或冒险感兴趣,那么树屋就是海盗船或探险船。孩子如果对太空感兴趣,或许树屋就是太空飞梭。

5.4 场地布置和材料准备

关于户外场地主要用来观察孩子身体发育、大运动、协调性、感官发展(例如触觉、动觉、平衡觉、温暖觉等)等环节,所以一般户外的活动场地(具有平衡木、攀爬架、秋千架、楼梯、土堆、小推车、梅花桩,可供钻爬的管道等)就可以了,不需要太多的改造或添加。

而室内场地的布置就比较有讲究了。

首要原则是:氛围是新奇而又朴实的。不要设计过于正式或权力暗示的神殿或宫廷感觉的布置,因为这样会给孩子带来额外的压力,特别是对于敏感的孩子。

其次是:所有出现的布置元素都要在SRO中派上用场,剔除无用的装饰性的元素和内容。对于无法移动的、可能会偏移孩子注意力的东西,尽可能用丝绸等来遮挡。

市内场地的布置要与教师引导孩子进行活动的动线(flow)相匹配,形成一个单向的“冒险路径”。所有的活动要依次出现在动线周边。这样活动才能自然的流淌起来。这就不可避免的需要对开放的场地进行功能区的必要分割,用来格档的物件高度要低于孩子坐姿时的视线高度,这样孩子能够始终通览全局的情况,不会过度紧张。建议的分隔物件可以是日字架、蒲团等。

在房间的窗户遮挡上,也要注意:既要保证能够遮挡外界事物,以便营造更好的氛围;又能保持采光和通透感,不至于室内显得过于封闭与局限。我们建议的做法是用豆包布遮挡高度在1.6米以下的部分。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用来做绘画活动的场所,需要设计为一个半开放的遮蔽所(Shelter),这样孩子才能安全和放松的来完成绘画。在我们的SRO中,这个绘画场所被描述为森林湖泊旁边的青蛙的家。所以很自然的我们在绘画活动之前,可以先设计完成数数、拍手和跳跃的前置活动。

本来我有室内场地布置的2个版本的照片,一个是失败的不理想的布置,一个是相对成功的示范。但因为手机卡损坏,只能稍后通过手绘或下次拍照来提供了。

关于材料准备则需要根据活动环节的设计,参加SRO儿童的多寡来准备。一般都会有:
绘画纸、蜡笔蜡块、剪刀、串珠、串绳、贝壳、羊毛响球、小精灵、沙包、软球、弹力球、跳绳、乐器(简单的打击乐器)、望远镜、万花筒、篮子、斗篷等等,不一而足。

6. 观察技巧

6.1 时机的把握

对于所有要观察的项目点要做到心中有数;有些通过与父母的闲谈获得(例如换牙情况);有些通过孩子自由活动时观察(例如大运动等);有些则是活动设计中的直接表现。要在过程中,非常自然的捕捉到相应的时机,而不要太过刻意的去做。否则这种刻意行为会把孩子从游戏场景中脱离出来,不利于后续的活动开展。

在孩子在进行过程中的恐惧(例如攀爬中途突然畏高,不太愿意进入室内、不愿意跳跃),失败(例如不会单脚跳、跳绳)和畏难(例如表现为说“我不会”或“这个没意思”、直接不跟随)出现时,要及时快速的进行鼓励和回应,并根据孩子情况来转换与过渡项目环节。

6.2 互动与观察技巧

带着温暖的兴趣来与孩子交互。要用充分想象力来组织语言,拉近与儿童的距离。例如:要观察和确认孩子的换牙情况,可以先说海盗大吃大喝,咯到牙齿好痛。然后过度到孩子的牙齿怎么样,说好像看到嘴里的“狗洞”了,是不是也被石子嘣飞了。然后自然的聊到“换了几颗牙”。

要让孩子感受到你可以与他们一起游戏的活力。所以教师要先“看到”你描述的图景,“参与到”你构建的故事中去,并且身先士卒的引领,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看到”和“有效参与”,顺着故事走。

对于偏侧化的部分,对于耳朵和腿的优势型观察,不仅需要合适的步骤,还需要快速的判断。对于不确定的部分要设计多个类似活动来做二次确认(Double Check)。

有时孩子会因为某种原因拒绝使用某种道具。例如单筒望远镜,则可以通过门上的锁眼或小洞来探究房间里有没有魔法道具或探听情况。孩子出于好奇心会趴上去用优势眼进行瞭望。又例如,孩子拒绝跳绳,可以说这不是跳绳,而是跨越魔法门的道具,可以简单的通过转绳和跨越来实现,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让他能够完成这个项目。对于古怪的过顶摸另一侧耳朵动作,可以作为一种向山神行礼并获得赐福的动作来完成。

对于好动而行动急躁冒失的孩子,进入室内时需要让其跟在教师的左侧后方。先打开一个小门缝,教师带领孩子以爬行方式进入,并刻意低声说话,营造需要谨慎行事的氛围,让他能快速进入图景。并且可以在右手工作的同时,用左手和身体来约束或遮挡他的难以控制的行动。并强调只有遵照你的程序和方法,这些事物才真正的具备魔力。而随意的行动则不会有这样的神奇效果。

6.3 对于观察的记录方式

我们这次SRO先后尝试的多种记录方式:
首先采用的是一人引导孩子活动,另一人持表格记录;后来经其他老师提醒认识到这种方式不仅对孩子不够尊重,而且影响到了孩子的表现。因为孩子意识到自己在被评估,也增加了进入图景故事的难度。
后来将A4大小的表格,换成只有扑克大小的小本子,趁孩子不注意的时候偷偷记录;后来发现即使这样,对于敏锐的孩子而言也可以觉知到老师的记录,甚至会引起他的好奇或不安。
再后来采用:户外完全不记录,室内活动当孩子进入绘画屋绘画时,另一个老师快速进行记录。并在SRO结束后,两个人分别填写量表,重新进行讨论和确认。

当然最后一种方式,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某些项目忘记做,或有些项目情况回忆不清的情况。那么接受这种不足,下次观察时更好的投入自己的意识。

7. 观察结果

7.1 观察记录和报告的使用范围

原始观察记录和入学准备状态观察表格因为涉及到隐私以及考虑到其客观性和准确性的不足,需要严格的控制其可见和使用范围。一般仅供招生小组成员查阅。主班老师需要将其归档,以供日后使用。

《SRO报告》则是除了上述使用范围外,需要提交给参加面谈的家庭,也就是孩子的家长阅读的。正如前面所说:报告并非量表的文字描述版,我们不需要向家长展现所有的细节。一些不必要的细节只会加重某些家长的焦虑情绪,如果我们后续无法支持到这个孩子和家长,过于坦率的告知不仅于事无补,甚至还会事与愿违。我们还需要想家长说明其私密性,建议其妥善处理。

7.2 最终交付物

对学校的交付物

对面谈家庭的交付物

7.3 观察报告的结构

(1) 问候、感谢和说明

重点说明SRO不是考试,而是我们对自己能力的评估,目的是为了支持孩子未来的发展。这样我们就可以和孩子的家长站在同一个水平面上进行沟通了。

并且需要明确说明SRO的局限性,以便其更好的理解和接受我们的报告内容。

(2)活动内容和意义简述

然后简要的说明,我们都做了什么,做这些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何在?以便家长能够在全景上大致了解SRO的内容,并接受其具有相对的合理性。

(3)交互过程

然后尽量客观的,分类列出孩子在项目活动中的表现情况。表现好的可以多说一些,不理想的部分要阐明当时的上下文情境,并谨慎用词,中性表述。

(4)我们的看法和祝愿

在所有的表述结束后,还是要有一个明确的结论。这个结论并非断论或评价,而是我们根据本次的观察、基于我们的经验与感觉得出的看法和结论。

给出结论后,要给出良好的祝愿。有时还要给出一些建议依据,例如当我们建议孩子延迟入学时,可以有一些关于过早入学危害的说明。

总之,看法与结论是清晰无歧义的,祝愿是真诚的,建议是中肯的。

8. 家长工作

8.1 如何评价孩子的适学状态?

对于我们判断没有问题,适合入学的孩子,我们一般做如下表述:“... ... 从目前的观察来看,相信XXX各方面已经处于适学儿童状态。祝愿他拥有美好的学校生活!”

对于我们感觉孩子相对梦幻,状态还偏小,我们一般如下告知家长:“综上所述,从目前的观察来看,我们感觉XXX正处于学龄前向适学儿童状态的过渡期。 但目前还无法判断到今年九月,孩子是否能够各方面达到入学准备状态。... 孩子需要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让他的个体性渗透入他的身体和心灵。认知和智性能力只有在与创造力与社会交往能力同步发展的时候,才能以一种健康的方式展开。反之,则会对孩子的未来发展产生更深远的影响。我们建议家长慎重考虑。”

对于我们感觉有心无力来带的孩子,口气则需要更委婉一些:“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还无法判断鹏鹏是否处于合适的入学准备状态,这或许需要更多次的接触和观察。... 再次说明,因为老师只和孩子相处了1个多小时,我们没法给出任何具有结论性的评论。我们只能尽力客观的描述现象和观察,给出一些我们基于专业经验的猜测。”

这是体现我们基本态度和沟通艺术的重要方面。

8.2 将录取与适学状态的判断分开

因为名额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录取所有出于适学状态(入学准备状态良好)的儿童。但无论我们决定录取与否,我们对与孩子适学状态的结论是完全独立的。并不会因为没法录取孩子,就把孩子的结论强行改成“尚未处于合适的入学准备状态”。这是体现我们专业性的重要方面。

8.3 如何婉拒面谈家庭?

任何时候我们拒绝面谈家庭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般来说,对于录取邮件,我们采用个体式的邮件来通知(是指会提及孩子的姓名)。但对于婉拒邮件,我们则采用通用的邮件来通知。在邮件中我们一般不会提及任何孩子个体的内容或婉拒理由,而是统一用:“因为年龄大小、报名次序、名额限制等多方面的原因,经过慎重的考虑,我们很遗憾通知您:无法邀请您的孩子加入学校了。”

并且给出祝福,例如:“我们相信您的孩子一定能够找到自己所喜欢的学校,并拥有快乐、丰富、受益无穷的学校生活。我们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孩子进入哪所学校并不关键,重要的是孩子在未来十几年的成长和家人永远不变的关爱... 愿我们这些成年人能够携手不断成长,成为他们的榜样,引导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这是柔软这封令人失望的邮件的关键。

9. 结论与下一步工作

这篇报告是就“入学准备状态”专题研究的第一阶段产物,肯定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下面还会针对入学准备状态的各个项目,以及国内外包括主流教育的入学准备状态研究做后续了解,并希望能补充一些图表与照片。

参考文献

作于2015年4月23日~5月24日 Shaohua

版权说明
本文为《乐知人》内刊文章,著作权为原文作者和北京乐知学堂Beijing LeZhi Steiner School)所有。未经特别说明,均采用“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2.5 中国大陆”授权。任何违反本协议的行为均属于非法行为。

您可自由:复制、发行、展览、表演、放映、广播或通过信息网络传播本作品
惟须遵守下列条件:

  • 署名您必须保留署名和此版权说明
  • 非商业性使用:您不得将本作品用于商业目的。指用于机构(非个人)的博客、网站、微信号等互联网媒体、纸媒等内容与宣传。
  • 禁止演绎:您不得修改、转换或者以本作品为基础进行创作。

对任何再使用或者发行,您都必须向他人清楚地展示本作品使用的许可协议条款。
如需商业性转载出版,您需要我们的书面许可,请直接和我们联系(lezhischool@126.com)。


  1. Joan Almon, First Grade Readiness,《发展中的儿童:第一个七年》(WECAN,2004)

  2. Rainer Patzlaff and Wolfgang Sassmannshausen, The Transition to Elementary School Learning: When is the Right Time? 《转向小学学习:什么时间才恰当?》Developmental Signatures: Core Values and Practices in Waldorf Education for Children Ages 3-9 WECAN and AWSNA publications, 2007, 39-48

  3. Audrey E. McAllen, School Entry and the Consolidation of Developmental Processes, 《入学问题与发展过程的整合》

  4. 《奕阳幼教评论》第24期 2013年

  5. 盖笑松, 张向葵, 儿童入学准备状态的理论模型与干预途径, 心理科学进展 2005, 13(5), 614~622

  6. Ruth Ker, First Grade Readiness Form

  7. Ruth Ker, Developing our Observation Skills for Understanding First Grade Readiness, 《发展我们的观察技巧,理解一年级入学准备状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