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剖内省《人生感悟ABC》书单

你很忙,但知识不慌张

2018-01-05  本文已影响0人  尹佳人

文| 尹佳人

你很忙,但知识不慌张

2018读完的第二本书,胖子邓的《专注力管理:让你的努力更高效》,你或许会无法想象,作者其实就是我们的同龄人,只是掌握了高效努力的方法,所以将我们中的很多人甩在身后,也包括我自己。读完这本书我确实很惊异于作者的思维逻辑和自律能力,或许我们和理想之间,就差一个行动!以下是我整理了一天的笔记,希望对你有益,当然你不应该只是读读而已,你应该结合这些内容再去用行动取得收获。

图片发自知乎

01深度发掘自己

一定要充分认识自己,掌握时间的规律,发现自己每天专注力的上限是多少。

了解自己在一天中能持续专注的时间是多久,不间断的时间上限是多少,平均是多少。有两种方法:

1.柳比歇夫的时间记录法

时间记录法要遵循三个原则:Tip1:纯粹的工作时间;Tip2:记录准确;Tip3:选适合自己的日程记录方式,而不要一味地追求完美。

2.番茄工作法

很多人都知道番茄钟,一个番茄钟是25分钟,工作完后一个番茄钟就有5分钟的休息时间。我用番茄钟只用了一段时间,因为发现很多任务我无法用番茄钟完成,反而增加了麻烦。当然,对于细分的小任务番茄钟还是很管用的,所以,工具有很多,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

02 列 to do list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以把每天的计划以小时为单位,一定要预留1-2个小时作为空闲,防止突发情况打乱计划。

高效的专注是指真正吸收了知识,或者输出了有价值的信息。

在每天做to do list的时候,不断去引导自己思考,建立起自己的框架。作者提出了两种方法:①推理;②类比

❤推理——构建系统框架

比如推理 如何解决A,你要思考

·A是什么,由什么产生?

·产生A的B是什么?

·B1,B2,B3是什么?由什么产生?

·B1,B2,B3是否可控?

·是否有经验性的证据?

❤类比——建立普遍联系

比如在思考A的时候,可以想到A2,A3...比较他们的相似与不同,又回到第一步推理去思考他们的内在联系。

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反复运用推理和类比锻炼思维。

03 学会复盘

三省吾身,每一天都要去校验自己,养成做周总结、月总结、年总结的习惯。温故而知新,只要比昨天更进一步,那就是最好的收获,复盘你需要这样做:

step1:回顾目标并和结果对比;

step2:评估所做的事情;(评估每件事的价值,到底哪一步是关键步骤)

step3:发掘规律,寻找共性;

step4:总结反思。(有哪些可以提升的地方?如果再面临这类问题,如何决策?)

04 和大脑相处

做最可控的自己,不做情绪的小跟班。

我们的大脑有一个理性的,拥有自我意识,可以控制情绪的部分,也有一层原始的,负责我们基本需求和繁衍情绪的大脑。保存长期的专注力,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协调两个大脑的相处。

05 将好奇心转变为能力培养

利用兴趣所带来的专注感锻炼大脑对信息的处理,可以事半功倍。

对感兴趣的东西进行信息搜索,整理成一个文件夹,当觉得自己已经了解一个东西的时候,多想一层,多挖掘一层。

06 总结

努力,并且选择高效的努力,动用大脑最大限度地吸收知识和输出知识,在有限的工作和学习中创造价值,提升自我,这需要的正是专注力!

梦想不是说说而已,努力也不是说说而已,梦想绝不会背叛我们,只有我们会舍弃梦想而已。从今天起,给自己一个机会去蜕变吧,让2018见证你的美丽。记住,千万不要说你很忙,因为知识不慌张。


                                  -end-

小小世界大道理,我是尹佳人,一个安静又不失个性的女孩子,热爱文字,热爱阅读,喜欢思考。期待和你的邂逅,你能来就是最大的欢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