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更精彩的自己分想吧·文学散文

那些年没有读懂的古文

2017-07-15  本文已影响0人  jesmil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祭十二郎文》

如果死后有知,那么我们又能分离多久呢?如果我死后无知,那么我也不能悲痛多少时间了,而(死后)不悲痛的时间却是无穷无尽的。

“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徵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柳子厚墓志铭》

士人到了穷境时,才看得出他的节操和义气!一些人,平日街坊居处互相仰慕讨好,一些吃喝玩乐来往频繁,夸夸其谈,强作笑脸,互相表示愿居对方之下,手握手作出掏肝挖肺之状给对方看,指着天日流泪,发誓不论生死谁都不背弃朋友,简直像真的一样可信。一旦遇到小小的利害冲突,仅仅象头发丝般细小,便翻脸不认人,朋友落入陷阱,也不伸一下手去救,反而借机落井下石,到处都是这样的人啊!

苏东坡称韩愈“文起八代之衰”,因为之前八代都在追求文学形式上的美。从汉赋开始,所有文人都在追求骈体对仗,辞藻堆砌。而以韩愈为首的“古文运动”就是要把文学还给内容,“古文运动”不是否定形式,而是不能形式大于内容。如果单从文学上看仿佛“古文运动”的意义就到此为止了,但是文学从来都不是单一孤立的东西,任何一种艺术都不是,如果我们在解读一首诗歌一篇文章的时候,单纯去分析它的写作技巧以及表达的内容,那就是一个孤点,但是我们的世界是立体的,必须把这个点放回当时当地的背景里面去,去还原这个作品在历史背景下的意义。“古文运动”是中国知识分子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因为文人终于可以从作为帝王将相的喉舌,从附庸风雅之中解脱出来,转而去关注底层民生,成为民间疾苦的控诉者。

虽然蒋勋的书中错漏确实不少,但其思维方式并不玄妙,而贴近生活,也许我们终其一生也在学习如何思辨,不人云亦云,摒弃一些没有文化而自以为有情怀的“中二”病,刻意贬低他人独特视角标榜自己清高,可以安静读书的时间过于有限,很想回过头,把曾经没读懂的文章,都走心的再读一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