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智慧哲思今日看点

怎样用《心经》的智慧,走出心理困境(二)

2016-09-27  本文已影响4851人  盆小猪

上一章

1.走出心理困境,需要引导心理能量

盆小猪抄写的《心经》部分经文
杯子摔碎了,杯子里的水摔不碎。
眼泪流尽了,悲伤还会再让人哭。
爱情破灭了,心还在。
破碎的爱情,碎片放在哪里?

上一章,本文认为,在古印度时期,人们普遍陷入心理困境。

所以,古印度的轴心时代的先哲,建立各种理论体系,帮人摆脱心理困境。

我们定义了心理困境。

心理困境是由被压抑或沉溺的本能带来的心理能量,使人被心理层面的困境真正困住自己的意识世界的结果。

如果一个人,心理能量在心理困境中被压抑,那么,当引发心理困境的客观外在困难,得不到解决的时候,这种被压抑的心理能量就会爆发。

一些中学提倡备考的学子通过发泄,来转移负面情绪中的心理能量,就是一种对心理困境的疏导。

但是,发泄,不能解决心理困境带来的问题。

古印度时期,在佛学诞生之前,有苦行与享乐两种方法,很流行,也被认为可以转移心理困境的心理能量。

苦行僧。苦行文化的发生学研究,表明苦行是释放被压抑的心理能量的行为。但是,苦行不能真正帮人走出心理困境。因为苦行把心理困境的能量引向新的负面心理能量状态。

苦行的极致,会让人出现自残的行为。

自残,与苦行,本身就是人在心理困境中,负面的心理能量被压抑后,自动爆发的恶果。

当自残与苦行,甚至包括“发泄”,产生时,人的这种行为只会作为新的外界刺激,强化心理困境中的负面心理能量,而不能解决心理困境的问题。

所以,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悟道之前,修行苦行,结果,认为苦行不能帮人脱离苦海,走出心理困境。

正如按照逻辑学同一律的思路,心理困境,是心理困境,所以苦行不能等于心理困境的解决途径。

上一章,本文讨论了《心经》这一般若系经典,是以逻辑学为基础之一。佛学智慧的起点,是古印度的因明学,即逻辑学。

本文认为,走出心理困境的第一步,是要面对引发心理困境的外界困难,并愿意去解决它。将外界困难与心理困境明确区分开。

这就是哲学的逻辑学同一律的心理学应用。

许多心理问题,都来源于对现实性的混淆和误解。同一律的智慧,就是让人明辨心理反应与外界刺激的区别。

走出心理困境,必然要真正解决外界困难,才能治本。

要解决外界困难,就需要理智的思考与冷静的态度。

当人可以冷静下来,理性的思考解决的办法时,心理困境已经得到初步的自我调节了。

心理困境的问题,需要心理的调节来解决。

所以,下一步,外界困难的解决和心理困境的调节,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们结合在一起探讨。

那么,下一步,《心经》的智慧又将引导我们走向哪里?

走向禅定!

菩提树下,佛祖禅定。释迦摩尼当年禅定,起步于古印度瑜伽派《瑜伽经》所记载的八支瑜伽。关于瑜伽行与密宗密教的三密合一的修行,本文下一章详解。但是,所有禅定类修行,起始阶段异曲同工。

2.甚深般若与禅定:《心经》智慧的基础

有了逻辑学,即因明学,佛学才能在古印度的轴心时代立足。

有了禅定,才会有探讨般若智慧的基础。

在原始佛教阶段,释迦摩尼认为,佛学的修行需要“戒、定、慧”结合。在大乘佛教阶段,慧就是指般若波罗蜜,定就是指禅定般若波罗蜜。

《心经》玄奘译本,开篇就讲:“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深般若,是甚深般若的简称。没有深般若一说,因为,没有“浅般若”的说法。

观自在菩萨,是梵文直译,意义就是观世音菩萨。

也有译本译作“观世音菩萨”。

《心经》对中国观世音信仰具有推动作用。民间称“观音”,是简称,名称很不准确。

那么,观自在菩萨怎样修行般若的?

3.《心经》禅定的修行方法与自我心理调节

《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经中有记载: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这是什么意思?这是在讲观自在菩萨怎样修行般若波罗蜜。

【初于闻中】:

最初的修行,是由耳来听闻,耳根为佛学智慧进入(产生)的门户。

但是,佛学不是说“五蕴皆空”吗?闻是受,怎样能闻知空性?

这一点,需要注意,闻不是去听外界的声音。不是去听“有”。这是禅定的第一步。

禅,是定的音译。定,是一种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以寂静、静止为心理状态。也就是“止观法门”中的止。

外界的声音不可避免,但不要刻意去听,要做到听而不闻。

【入流亡所】:

亡,是解脱。所,是外界的声音。入流,是意识从外界的声音中解脱后,进去自己的深层意识中。

所谓入流照自性,不向外驰求。这就是入流亡所的意思。

由此,心理活动中的动被止住,心理状态可以初步进去“静”的状态。这就是“入静”。

【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当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处于静止状态,是否就是禅定?

不是!

在这一状态中,静是相对于动而言。所以,这个静,是静止。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不是真正的静。

当入静到很深的时候,心理活动的动不需要刻意压制,静止的精神状态也不需要有意寻求,自然而然地,水到渠成地,会有真正的寂静的精神状态产生。

这时,才会自然地进去“入定”的心理状态。

在入定的心理状态中,才会有关于空性的智慧,即般若,自然而然的产生。所以说,空觉极圆,空所空灭。

在没有入定这一心理体验的时候,谈般若智慧,都只是世俗的智慧,于佛学而言,还算不上入门。

所以,本文在解读《心经》的智慧,并阐释怎样用《心经》智慧走出心理困境之前,必须要解释“定”与“慧”的关系,也就是“定慧合一”的课题。

当人的心理状态,发到禅定的安静时,人才有可能理智的思考解决外界困难的方法,才有可能对心理困境做出冷静的自我调节。

所以,禅定,是《心经》智慧的基础之一,也是走出心理困境的第二步。

4.禅定与心理能量和自我催眠

入静与入定,可以引发智慧般若。所以,定是讨论《心经》智慧的必要基础,和逻辑学一样重要。

本章开篇说过,走出心理困境,关键在于疏导或释放心理困境的心理能量。

那么,禅定对于心理能量的疏导和释放,其科学依据何在?

禅定,就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自我催眠!

催眠术,可以自己对自己施加。催眠,是通过心理暗示,作用于人类的潜意识层面,进而通过无意识领域,由神经系统,引发出一系列的心理和生理变化。

催眠术的丰富案例向我们证明了,心理能量,可以转化为生理能量,并激发人的潜能。

催眠术,用心理暗示,开发心理潜能和生理能量。但是,禅定的心理暗示不同于一般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心理暗示。禅定的心理暗示是以“静”和“空”为核心要素。所以,这种心理暗示的结果,证明人的无意识领域存在空性。

那么,什么是心理能量?心理能量和生理能量的关系是什么?

回答心理能量的问题,往往会让心理学者在物理学家面前,感到自卑!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当有人极度羞辱你的时候,你会想揍他?当你不可能揍他的时候,你会觉得心中压了块石头,你会找其他途径发泄。发泄完,一身轻松。

想揍他的攻击本能带来的感受,是心理能量。

能量是什么?

当物质相互作用,就意味着能量在物质间转换。

外界刺激引发心理反应,就意味着,由神经系统带来的生理反应,承载着生理能量,并让这种能量在心理活动中表现为心理能量。

所以,心理能量是生理能量活动的心理表现。心理能量,本质上,是一种生理能量。

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能量,就像磁场一样。虽然不能直观认识,却能知道它存在不虚。心理能量理论,是心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

禅定,怎样引导心理能量,达到自我催眠的效果?

5.禅定过程与自我心理催眠的比较

禅定的第一步,与催眠术的准备阶段的工作异曲同工,都是教人放松身体,放空心情。

第二步,都是开始施加心理暗示,引导心理活动跟随暗示的步伐。“初于闻中”,就是自我心理暗示的开始。

第三步,当暗示逐渐深入,达到潜意识层面时,个体的心理活动会在暗示的方向内,自行深入。“入流亡所”,就是潜意识层面的深入的开始。

这时,在第一步里,包含的“静”与“空”的心理暗示,得到强化。

如果,在现代养生学的层面,生理和心理活动统一的人的身体反应,没有静与空这两个暗示的要素预先存在,就不会有禅定之后的相对粗浅的“空性”从无意识领域呈现在意识层面。

那么,这一层面的空性,是否真的已经存在于人类的生命中?

接下来,本文切入现代养生学的视阈,来说明这种“空性”的科学依据。

6.心理能量与生理能量的关系:禅定的科学依据与《心经》智慧的养生学基础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所说的禅定的方法,与仙学泰斗陈撄宁先生讲解的“心斋”的静功法门极为相似。后世称“庄子听息法”。

心斋,呵呵,就是被国学鸡汤文用烂的那个“心斋”。让我们来看看心斋到底怎么个修行法:

心斋,语出《庄子·人间世》:

“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若一志】:

“若”字作“你”字解。“志”就是思想,也可以说是念头。开始的时候,心中思想要专一,不要有许多杂念在里面打搅。

(这就是心理催眠的准备阶段。)

【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

念头归一了,就开始用“听”字诀。所谓听,本是用两个耳朵听各种声音;此处所谓听,决不是听声音,是听鼻中呼吸之气。鼻中气息都没有声音,所以说“勿用耳听”;虽是没有声音,但自己却能够知道鼻中气息一出一入。所以说“听之以心”。

(这是自我催眠中的心理暗示开始施加的阶段。)

【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心是有知觉的,还可以说得上一个“听”字;气是没有知觉的,如何也能够用它来听?心所听的对象是气,气所听的对象又是什么?若说用气来听气,这句话在埋论上讲不通,究竟怎样解释才好?

听息的工夫做得时间长久,心和气已经打成一片,分不开了,气不能作为心的对象了,不能再说用这个心,听那个气,所以说“无听之以心”。此时身中的神和气虽然团结在一起,尚未达到混沌境界,还稍为有点知觉,继续做下去,并不需要很多时间,自然就完全无知觉了。

(这就是自我催眠中,心理暗示深入潜意识层面,进而引发无意识的心理反应的过程。)

这里,引用僧肇的《不真空论》开篇的一段话,来表明禅定的初始阶段和效用,对佛道两家而言,本来就大同小异:

夫至虚无生者,盖是般若玄鉴之妙趣,有物之宗极者也。自非圣明特达,何能契神于有无之间哉?是以至人通神心于无穷,穷所不能滞,极耳目于视听,声色所不能制者,岂不以其即万物之自虚,故物不能累其神明者也?是以圣人乘真心而理顺,则无滞而不通;审一气以观化,故所遇而顺适。

所以,自我催眠的方法,不仅在佛家禅定中被作用,也在道家养生学中被作用。

中国养生学的材料说明,心理学的自我催眠,具有养生学的实践基础。

禅定,是一种心理自我催眠,所以,在自我催眠中,能对处于心理困境的人,产生自我调节的心理功效。

静功能显著改善失眠,神经衰弱,注意力不集中等心理-生理病症。所以,禅定的自我催眠,能通过引导心理能量,来改变生理能量的流动。

生理能量的健康流动,能引发心理能量的健康流动。

心理能量的健康流动,以禅定的“静”为特点,因此,人才能在冷静中理智思考解决外界困难的途径,才能明了自己的心理困境,由此,才有可能走出心理困境。

籍由禅定产生的智慧,才能明了《心经》的智慧。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养生需要心理活动反本溯源,上溯人在上古时期,即人类文明初始阶段,即人类集体无意识开始形成的阶段,才能让生理能量自行调节身体机能。

所以,当禅定处于自我催眠状态,在养生活动中,生理能量才会引导心理能量活动,呈现出人体内的、集体无意识领域和生理机能中的“空性”。

7.走出心理困境的第二步:自我催眠的“空性”与自我心理调节

《心经》,有名《般若波罗蜜多神咒》,或称为《多心咒》。在密宗密教体系中,有特殊的意义,是密宗密教修至三摩地(三昧)的口密(口诵真言)的法门。

伯希和收集的敦煌梵文心经

对比,本文将在下一章,详细解释。并说明,《心经》该怎样读,这一问题。

本章到此,可以阐明最浅显层面的“空性”的意义。

这一层面的空性,就是一种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结合生理能量的流动,在人的意识层面,呈现出的,既没有“有”,也没有通过“有”展现出的“无”,即“没有”,的“空性”。

生理能量和心理能量,自发自觉的朝积极和健康的方向流动。这时,不需要自我意识的引导。

这时,人不再有“我饿了”,而不是“消化系统”饿了这一心理学人格理论的“我”的整体观念。

我的意识呈现出这一禅定的“空性”时,“我”也就不存在了。所以,“诸法无我”的法印,得以印证。

空性,之所以不能直接以思考获得,是因为空性存在于无意识领域。个体无意识领域与人类集体无意识领域相沟通。

人在禅定中,通过自我催眠,感受到无意识领域的空性,才能用智慧思考空性。

这时,智慧才能被称为般若。

但是,这个禅定层面的空性的意义,会随着禅定和般若的进一步深化,融合,而具有更高层面的内涵。本文将在下一章探讨。

上一章,本文指出,认为空就是认为外在事物不存在,是肤浅的唯心主义,是对佛学的误解。

这一章,本文认为,空是相对于有而言的无,也是对佛学的误解。空性不是关于有和无的辩证法。定的修习,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综上所述,现代养生学和佛学禅定相结合,在生理-心理统一的层面,建立的心理自我催眠疗法,是《心经》智慧提供的走出心理困境的第二步:冷静与理智的心理状态的自我调节。

需要特别说明的,自我催眠在深入的阶段,具有风险。深度禅定,方法不当,也可能引发心理疾病。没有专人指导,不能自行尝试。所以,本文提出的心理自我催眠,只停留在浅层的心理暗示阶段。

这种心理暗示,不是用“空性”暗示自己,而是暗示自己放松身体,放空心情,不要让心理困境带来的情绪干扰自己的心理活动,去感受心静之后的、自然而然产生的心理和生理反应。

上一章

下一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