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开心:100分的努力换来60分的结果——菜鸟陶珍的拆书小结

2017-06-06  本文已影响21人  陶珍

2017年1月27日,在拆书帮山城分舵的转正大会上,我隆重向师父承诺要在2017年6月3日,也就是我生日这天,成为三级拆书家,为此我还不惜暴露了我的一大把岁数。

可是,到目前为止我还连2级拆书家的资格都没有拿到,而我已经拆了10次了。如果要评一个山城跑得最慢的拆书家,那我一定可以获得提名。

可是,很开心!如此我用100分的努力取得了60分的结果。原因如下:

1.收获了我的预期:拆书帮有我成长的空间。现在虽然卡在2-3上不去的拆书家陶珍,一定不再是当初那个一站起来发言就慌张到语无伦次的陶珍,也不是那个一遇到需要我一个人主场分享的情况就焦虑得一塌糊涂的人,更不是那个经常性思路混乱,无主次、无章法、胡拉乱扯地瞎想、瞎写、瞎说的陶珍。

2.收获的不止是友谊。我发现现在和我密切交流的人有一半是拆书帮认识的朋友,这里和我志同道合者太多了!一些人想过自己喜欢的日子,有的人不甘现状拼命折腾,有的人专注一个领域不停精进,有的人迷茫空虚在读书里找寻前进的方向和动力……看看他们,他们身上都有我的影子。可是,以前的朋友中和我同样想法的人不多。

而和我一起在拆书路上行走的人也是给了我形形色色的映照:有和我一样的蜗牛同党,有榜样超人,有亮瞎眼的前辈,还有踟蹰不前的但却从未离开的真爱粉。

我以前从未在一个群体中待过这么长时间,并且还是真心喜欢觉得它有价值的群体。它和我的兴趣点以及价值观契合度那么高!因为持续的参与,我才第一次知晓群体给一个人带来的好处:让我找准自己处在哪个位置,我应该学习什么,避免什么,我的下一步,以及我的最终可能的样子。

3.拆书只是一个开始。拆书是种方法,我会了;拆书带来的知识、经验、能力、能量,我感受到了,有一些我拥有了。更重要的是拆书、拆书帮打开了我人生中的一扇大门!是什么门呢?我寻思良久……无法用一个词定义,它们有以下的样子:小而像万花筒般的世界;长期的孤独者与世界相链接了;让我找到了基本的定位;慢慢地有底气有立足之地了……

需要改进的问题:

1.长期以来,我在拆书上的刻意练习点错了!我应当刻意练习的是当众用语言进行呈现的能力,包括:管理紧张情绪,简化用语,记忆关键节点,台风,控场能力等。这些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事先演练上,结果我却把精力用在完善预备表的细枝末节:原文截图要漂亮,卡片制作要美观,操作模板要设计得很专业,字体格式要规范,举例的文字要小而美……

2.在自己不擅长、不喜欢,甚至不相信的书上费力太多。我喜欢的是思考力、学习方法阅读方法、记忆力等方面的致用类图书,但是我目前为止只拆解过一次阅读法的书。我拆了太多情绪沟通、人际对话方面的书,而这些正是我现实生活中的短板,本身的实际对话经验就不足,读的本类型的书也只有寥寥几本,并且对其中的方法半信半疑。这样的经验、阅读涉猎以及态度怎么让自己走得顺、跑得快、拆得好呢?

3.写得好不如说得好。预备表准备得再充分,技能点再无瑕疵,都不如一场异彩纷呈的现场表达得人心,更何况对于菜鸟来说技能点是不可能不出纰漏的。在说上,我有无数个问题可以找出来:用词太书面,被一个不重要的东西临时带跑很远收不回来,容易忘词,环节的衔接不自然,想得深但说不明白,临场捡词的能力差。

归根到底是我的思想中的模式:我一直在自嗨、自我对话、自我剖析、自伤自怜……重点都在我,而现场分享的重点在他人。因此,我需要用他人便于理解吸收的方式来表达。而我写文章、和人交流也是掉同样的坑。

4.关于其他的技能。a.适用边界是个坑,越掉越深。有时候的知识它就是个一对一的有特殊情境要求的适用点,非要泛化它的边界是对它的破坏,并且你想得越多就越错,就越收不拢。而有的知识它比较底层,就要小心它能否短时间拆解出能执行的步骤。

b.不要嫌弃学习目标的low,有时候拆书家能做到的也只有那么low的程度。拆书家是知识的中转站,他能保证的是告诉你知识是什么,但并不能保证知识是否能被你所用,甚至有时候他不能保证知识是否适用于你。

我可以继续的地方:

1.继续我的百分努力,每一次拆书准备都用尽洪荒之力。我承认我是个认真的人,但更重要的是,我现在学会了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让我认真的机会!我相信认真我就赢了,而不是输了。我认真写预备表,认真思考清楚知识的不精妙处,认真演练,连自我介绍都认真准备,认真抓取每一个面向大家分享的机会。

虽然结果只有60分,但我接纳它,do100分 for 60分一直是我的宿命,它也必将成就我,而我也相信,在一次次跌倒又爬起的地方,必将砌出我成长的阶梯。

2.坚持融入群体,坚持开放的心态,坚持迎接观点的碰撞。长期地跟随,深度参与这个群体,会给我很多启发:人的成长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作为菜鸟会掉什么样的坑?大神们究竟厉害在什么地方原因是?

开放的心态,其实是我长期一来的一个准备,在图书馆这个什么书都有的地方,养成开放的心态并不难,难的是一开始的开放对象,无法持久进行跟进,只是浅尝辄止,处在浅表层次,并没有深入,带来收获小。

观点的碰撞,能让我看到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尽最大的可能挖掘群体的价值意义,也训练了我海纳百川的心胸,只是我个人要留意表达的方式。

3.继续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一个实验,拿自己开刀,看看究竟会怎样。这一点算什么狗屁可持续发挥的优点呢?曾经以为这是个最大的缺点?我以为人不应当做生活的旁观者,有无数个理论可以支持这个论点。

但是我还是要鼓励自己做个人生的旁观者,但我不只是旁观者,我也是参与者,我只是让自己经常跳出参与者的角色,用旁观者的眼光来看待发生在别人和自己身上的一切。这样活,让我更有安全感……算是我自己为自己保驾护航吧。

生日,悄悄地过了,我发现生日那天我送给自己的礼物是去听结构思考力拆书课,依然是满满的收获。这要比玫瑰花高跟鞋美多少倍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