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浅谈思考
印象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是一本结合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著作,作者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威林厄姆。我读完后觉得,全书最精彩的部分集中在前 5 章,作为非教育从业者,我可以从中了解不少底层的认知科学原理,对我的思考和学习方式有很大帮助。尤其是作者第一章提到的“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观点让我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教育从业者们可以从这本书中延伸出不少值得探讨的问题,比如题海战术是否有效,“一万个小时”理论是否成立,创新教育、素质教育是否真的有用等。我对教育研究颇浅,没法从教育学生的角度谈收获,干脆从教育自己的角度聊聊启发吧~
01 大脑不是用来思考,而是避免思考的
这是我读第一章获得的最大反常识点:大脑不是用来思考,而是逃避思考的,我们更倾向于用记忆指导行动。
不考虑路程等客观因素,为什么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旅游比到熟悉的地方旅游感觉更累?
在陌生的地方旅游,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太多事情,主动查找线路、了解景点、甚至去买一瓶水都需要思考。在熟悉的地方旅游,很多事情可以凭借记忆去执行,无需花费多余的精力在日常琐事上。可以说,大脑的记忆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们生活的复杂度。
02 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
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只有被思考过的内容,才会被记住。因此,读书最重要的是思考,而不是记录。以前我总是走马观花式的看书,看完之后发现什么也没记住,下次和别人推荐起这本书时,它的好一点儿都说不出来。
不集中注意力就记不住。存储在长期记忆中的事情,往往不是那些我们想记住的事情,而是我们思考过的事情。或许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死记硬背」达不到好效果,只有真正理解的知识,才更能被我们记在心里。
Photo by freddy castro03 克服工作记忆的限制
“工作记忆的有限空间是人类认知的基本瓶颈。”我们若想摆脱工作记忆有限空间对思考限制,一种方法是扩容长期记忆,掌握更多的背景知识,或者说事实性知识,这样我们理解接纳更多事实性知识也会变得更容易。另一种方法是压缩工作记忆处理信息的过程,需要反复的“练习”,练习能帮助我们将更多事情变成自动化的过程,让思考过程变得更省力,这样才能学得更多。
04 保持必要难度
持续不断地练习,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儿,我们需要对目前所做的事情保持新鲜感,才可以让自己坚持做下去,那么如何保持新鲜感呢?
保持必要难度,当完成难度适中的事情时,我们会更容易获得愉悦感、保持新鲜感。完成太容易或太困难的事情,都不会让我们获得足够的满足感。难度太大,消耗自己过多精力,很容易失去继续完成的兴趣;难度过小,无需思考便可以完成,也几乎感受不到成就感,获得的满足感也减了不少。
我们倾向于解决难度适当的问题,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带着适度思考去完成难度适中的事情,可以让我们保持对事物的新鲜感,在一件事情上坚持走很久....
简书:麦穗时间(myselftimes)
转载请联系作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