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做事是因为这件事应该做,并且对自己有帮助,而不是只为了获得别人

2025-07-24  本文已影响0人  武哥a

昨天下午接爱人回家后,我就开始张罗着做晚饭。

这两天下了雨,厨房里还是有些闷热。我主动钻进厨房切菜、炒菜,忙活了一会儿,把做好的菜端上了餐桌。

以前这些事大多是爱人主动做的,有时候她会觉得我没看到她的付出,心里难免有点委屈。

随着年龄增长,我渐渐明白,经营家庭不能只停留在想法和口头上,更需要实际行动。主动承担一些家务,在爱人忙碌时多配合她,这样她就不会生气,也省得我再去哄她开心。

我每周回老家都会带回很多自己种的菜,如果不及时吃掉,下周又要带新的回来,眼看冰箱都快塞满了。

要是菜放坏了,大家心里都会觉得可惜。

有时候爱人会劝我别再回家种菜,可对我来说,种菜本身就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所以,我积极下厨做饭,就是为了及时吃掉自己种的菜,这样周末又有理由回去继续种菜。这些事本来就是我应该做的,对我自己也很有帮助,还能得到爱人的肯定。

要知道,晚饭后岳母她们都会视频聊天,晚上吃了什么自然成了大家的话题。我这个好女婿的名声,不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吗?

更重要的是,爱人也不会再抱怨我了。我也不用再费劲地和她分析抱怨的坏处,以及这些情绪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把别人的认可当作额外的奖励。

我们认真学习,是为了获得知识,老师的认可只是附带的收获。

我们努力工作,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领导的认可同样只是额外的奖励。

我主动做家务、下厨房做饭,是为了经营好自己的家庭,至于其他人的认可,也只是顺带得到的。

这样一来,现实中很多事情其实都是出于自己的本心。当我们反求诸己时,做起事来也会更轻松愉快,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无论过程还是结果,都更能让自己感到满足和开心。

这其实又回到了我们最初提到的三个大坑:要珍惜自己的注意力,不要瞎操心、随大流、凑热闹。专注于自己该做的事情,比如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不是为了别的目的。

这样,我们就更容易聚焦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也能提升效率,还能避免许多负面影响。

写到这里,不禁想起童年课本里的寓言:小猫钓鱼时东张西望,最终一无所获;寒号鸟得过且过,最后冻死在崖缝里。其实我们都在经历类似的课题——是被外界的掌声牵引,还是听从内心的召唤前行。

当我们把注意力从“别人会怎么评价”转向“这件事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生活就会呈现出不一样的质感。

进一步说,为自己想做的事情赋予更深的意义和价值,还是要围绕自己的目标,而不是别人的看法。最高明的经营之道,就是回归本心,在每一个当下种下善意的种子,然后静待花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