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科技区块链研习社想法

以太坊到底有什么用?看完这篇你也许会有新思路

2018-08-29  本文已影响8人  爱乐牛

作者:Cuy Sheffield

译者:爱乐牛

原文链接:https://tokeneconomy.co/ether-as-a-store-of-national-security-4746297fbb54

前言:这篇文章旨在试图调和我本人关于以太坊的几个相互矛盾的想法,并以此来激发讨论。我的观点是,如果以太币不能成为价值的货币式储存,它也可以产生长期价值。本文仅表达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关于价值存储的辩论

过去几周里,有关“比特币或以太币是否可能成为全球货币的、价值几十万亿的非主权价值存储”的争论越来越热,令人着迷。虽然争论双方不乏异常聪明且饱含激情人士,但以太坊支持者们似乎正在转变他们对比特币的信仰,认为以太坊更有可能成为成熟的货币。这就引发了关于“未来场景中智能合约平台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的重要问题;在未来场景中,原生资产并不作为价值的货币储存形式。

与此同时,我们继续看到以太坊生态系统的显着增长和活跃,新的金融原型和基础设施有望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关键问题是,经济活动价值的比例是否会用以太的价格来衡量。 Brendan Bernstein有一篇很棒的文章,将以太坊系统与开源Linux社区进行对比,后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却无法有效地变现。他认为,开发人员和应用程序不会在原生加密货币中创造价值,因为积累价值的唯一方式是,投资者愿意将其作为成熟货币进行持有。

对智能合约平台的需求

以太坊生态系统的增长表明,对智能合约平台的需求将为新的原生数字金融资产和协议提供动力。如果这种需求持续增长,以太坊网络可能会支持数十亿或数万亿美元的经济活动。但是,如果以太不是作为价值存储,而是被用作支付燃料的商品,其价值可能不会按比例增长。随着以太坊转为POS共识机制,攻击它的成本会变得低廉,并因此而导致其不安全,限制了它在许多潜在应用中的可行性。

大多数比特币支持者认为:智能合约要么不可行,要么应该位于比特币之上的第二层。然而,比特币的智能合约功能可能无法与图灵完备的智能合约平台(如以太坊)竞争,或者,这种竞争不会很快到来。开发人员是否愿意等待成熟货币之上第二层的功能?又或者,尽管存在原生资产价值的长期问题,他们是否会继续推进开发并建立在像以太坊这样的可用平台上?

虽然作为面向消费者的应用程序,dapps的可行性仍不明确,但毫无疑问,金融基础设施的应用越来越多,包括代币化证券、去中心化交易所、贷款、预测市场和稳定币。

图中所示为去中心化金融应用和服务。 感谢@ set-protocol

因此,关键问题是,以太坊未来是否会成为支持数万亿美元经济活动的必不可少的公共基础设施,但其原生资产以太却不被视作全球货币的价值存储?

通证化证券的影响

让我们用通证化证券作例子,来进行一个思想实验。 Anthony Pompliano和Stephen McKeonc曾提出强有力的论据,用以证明:基于区块链的通证,其价值体现在,通过发行股票来提高效率和更新基础设施,来将数万亿美元的传统资产带入数字时代。我还认为,虽然审查阻力和不可篡改性在这个例子中不是必需的,但是,对于一个全球数据库来说,如果它不属于行业中任意一家公司,那么它就有显著优势。

如果以太坊成为无需认证型区块链和通证化证券的领先的开放标准,那么,作为转移这些资产的燃料,以太币将会面临需求增加的情况。然而,随着第二层扩展解决方案得以实施,链上交易可能会受到限制。其中一个常见的论点是,利用这项技术的大型金融机构和拥有传统现金流业务的公司,可能会将以太视为“营运资本”,从而导致以太币具有较高的流通速度,而其产生的价值就被会大大限制。这种观点引发较大的矛盾,因为降低基础设施的安全性会损害其核心业务,而这种基础设施又为盈利产品赋能。

以太坊为传统现金流业务创造经济价值的巨大潜力,是否可能会引发一个新的议题—-以太坊成为关键的公共基础设施?这是否会使以太坊因为“大而不倒(too big to

fail)”而成为“国家安全储备”的价值,以保护大部分的新型数字经济?

网络战的新目标

政府已经投入数千亿美元用于国防预算,以保护直接影响其国家安全的经济利益。随着网络战成为未来战争的主要方式,政府将把更多的资源用于网络安全(防御性和攻击性),以保护其最有价值的公司和经济系统免受私人以及国家层面的攻击。最近发生的朝鲜对索尼的网络攻击就属于这种持续性威胁。

随着公共区块链的经济价值越来越大,它们受到的攻击将会越来越多,这就可能使那些依赖区块链的国家的经济受到破坏。如果以太坊的代币化证券具有重要价值,那么保护这一价值免受敌对行动者的攻击,将符合政府的利益。当以太坊转变为POS时,增加其安全性的最佳方法可能是,购买并持有大量以太币以增加攻击它所需的成本。

如果政府、大型金融机构和产生现金流的公司依赖以太坊作为其稳定经济和获取利润的公共基础设施,他们可能有动力购买并长持以太币。他们这么做,不是将以太币作为货币存储,而是作为对数字安全的投资。这种价值的增加可能与以太坊经济活动的增长成比例,因为以太币价值的增长,导致攻击造成的破坏程度增加,这就给破坏者更大的鼓舞。政府、公司和投资者也可以预测这些平台经济活动的增长,来押注于从这些大型实体购买以太币,以确保经济活动为网络提供额外的利润激励和更高的安全性。

有趣的是,另一方面,以太坊是否会直接被政府或非政府组织平台采用,来为关键的数字服务赋能?目前已经有一些组织正在进行相关试验,例如,联合国试点基于以太坊的解决方案向巴基斯坦家庭分发援助,瑞士城市正在考虑使用基于以太坊的Uport进行数字身份和投票

一种更为重要的、遥远但切实的可能是:遭受过度通胀法定货币的小国可能会看到,他们的经济转向以太坊为基础的去中心化稳定币,诸如基于以太坊的Dai。如果任何这些国家支持的例子得以施行,以太坊作为底层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就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外国敌手可能会破坏这些安全。在这种情况下,崩溃可能导致全球经济灾难。中央银行将如何应对未来的金融危机?那些依赖以太坊这种基础设施的主要金融机构是否会让中央银行相信以太坊大而不倒?

政府持有以太币,也对以太坊的审查抵制价值具有重要意义。虽然他们想防止敌对方攻击导致的对经济活动的破坏,但在网络上, “什么才属于攻击”存在巨大的主观性。政府是否会试图审查他们认为非法的交易,并冒着失信于“以太坊无需授权”的性质从而导致硬分叉的风险?

粗略的模型

让我们做个快速且粗略的计算,以比较本文中所涉及的预算与传统国防开支的差异。

美国GDP:18.6万亿美元(2016年)

美国国防部每年支出:6000亿美元(2016年)

国防生产总值的百分比:3%

美国每年的网络安全总支出:280亿美元

网络安全支出的年增长率:30%

全球股票市值:70万亿美元(2016年)

公共基础设施防御的市场价值潜在百分比:3%

在以太网中保留的潜在价值:2.1万亿美元

这种比较使用了几个大的假设:首先,假设在长期的未来(10年以上),通证化证券可能有数十万亿美元的全球价值,包括全球债务、房地产以及除股票之外的新加密原生通证化现金流。

第二,假设国防预算将继续从制造实物武器、航空母舰等大部分支出迅速演变为资助网络安全防御。这种数字防御支出与全球“数字GDP”的比例是否相似?如果是这样,它是否涉及购买和持有以太币等原生区块链资产?如果公司和政府想要利用这个公共基础设施但又不想在以太网中持有价值来保护它,那么“搭便车”问题将会如何发挥作用?另外,用于开发或购买ASIC以保护比特币安全的国防预算,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结论

长期来看,市场达成共识的时机,将对以太币积累价值的潜力产生重要影响。作为“国家安全存储”议题的以太币,可能会从集体幻觉中受益。这就类似于比特币的持有者传播“比特币将成为价值存储”的信仰一样。生态系统认为“以太长期(在任何议题下)会产生价值“的可能性越久,基于底层基础设施创造的经济活动越多,就越能创造出维持以太坊区块链安全性的需求。

如果市场认为以太在短期内不会产生价值,那么市场就有可能阻止开发商和公司在其基础上构建产品,也不会给以太坊任何机会来创造经济价值和被保护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国家安全存储,以太币中所保持的潜在价值目前仍只有不足几万亿美元,远远小于全球货币非主权价值存储的可寻址市场—-据John Pfeffer估计,这个市场价值约为5万亿-15万亿美元。

毫无疑问,这个粗略的模型存在重大缺陷,本文中的许多“如果”就不太可能发生。目前仍存在一些重大问题,比如,以太坊的可扩展性,网络能否有效扩展以满足需求并保持足够的去中心化,等等。但是,在以太没有成为有价值的货币存储时,思考“最佳案例场景”和“以太的替代性可寻址市场”依然对我们有所帮助。我希望这些思考会引出一些有趣的问题,并促使人们在辩论中对不同角度进行考虑。例如,在公共区块链的总体经济活动中,有百分之多少需要留存在原生资产中以保障其安全?这些问题与比特币、以及在比特币的区块链上发布其他资产或稳定币的潜在未来有关。

相比于对以太网的未来计算增量进行优化,从而进一步驱动用户对以太手续费的需求,开发人员更应该去优化那些“能够把经济价值最大化存储在以太坊上”的应用,即使它们产生的手续费更少。虽然以太坊上的通证化证券不会像新的分布式应用那样令人兴奋,但它们更有可能与传统金融机构和国家经济荣辱与共。最终,由于价值存储的项目通常会被视为赢家—-至少是“产生赢家的比例最多”—-因此,对以太坊支持者来说,重要的是要考虑其他途径来实现以太坊重要的价值累积,而非依赖于取代比特币成为“更好的货币”。

封面图片来源:pixabay.com

转载请注明作者和译者

风险提示:本文仅表达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