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 | 雨打风吹去 | 序
那些年,我们幼稚了,天真了,留下了嘴角微微上扬;
那些年,我们纯情了,懵懂了,美好了青春甜甜回忆;
付出,失去,困惑,伤心……
自以为走完了曾经,
唯留下自己明明。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划了一个圈,这个圈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从此,中国这条巨龙从东亚起飞,以燎原之势迅猛发展。而资源的有限性使得这条成长起来的巨龙先天营养不良,因为为了支撑它“眼睛”的炯炯有神,它的心脏拼命造血,细胞加速新陈代谢。这就是八十年代中原地带为了支撑东南沿海发展而拼命“奋斗”的真实写照。
李冰,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的孩子,就出生在这样的年代里。他很特别,隐忍是他的本性,凭借这股隐忍的劲儿他走出了农村,来到了县城,通过了高考的“独木桥”,走向了都市……
他有一群朋友,至少李冰还当他们是朋友,和他一样走向了都市。他们一起,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此起彼伏的革新浪潮中涤荡,最后,他们在努力想要成为他们想要的自己的过程中,活成了自己憎恶的样子……
父母,老师、兄弟姐妹或朋友、女人。这应该是那个时代出生的男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一路的伴客,他们给了李冰爱、教导、以及友情,也给了他压力和伤心。
每次做梦,李冰都会梦到自己的家乡,那时年少,正是“强说愁”的年龄。仲夏,捧着本张爱玲的《三毛》或者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拎着个小板凳儿,找个阴凉的所在,就可以有滋有味的过半天,远远的母亲唤他回去吃饭才能将他从书中拽回来。或者和三五好友,摆好了象棋,酣战半晌……或者一个人,带着养了三年的“大黄”,一路奔跑来到村东头的池塘,天盖着地,地擎着天,远远的听取蛙声一片……或者在收割之后的玉米地里,和弟弟两人比赛捉蚂蚱……
不想长大
不想长大……
很多人都会偶尔有此感慨,小时候的我们可以随意的哭,尽情的笑,忘情的闹;可以异想天开,天马行空,忘情天下。责任,对于李冰而言叫使命,驱使着我们放下自己喜欢的连环画,关掉自己钟意的动画片,埋掉自己珍藏的石头子儿,收起自己亲手做的木剑……拍一拍手,捋一捋衣袖,装作大义凛然的样子,去完成自己的使命,但唯有李冰自己知道:他的心在哭泣。所以,他才有那样的梦,正所谓:
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
桑梓
此书起作于二〇〇七年仲夏,二〇〇七年底成残文万字,后几经周折,束之高阁。
九年之后,方得闲暇,望续之,以飨青春。
注: 简书平台为此书唯一官方发布渠道,转载请注明,非法转载将保留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