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空气、还是奇迹

2019-08-27  本文已影响0人  格子嘟嘟锵
面包、空气、还是奇迹

最近在准备日本旅行,听闻有个纪录片很好看,叫做《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讲述从演员、音乐人、诗人视角看到的日本。看了几集莫名有点感伤。

选择让艺人或艺术家去拍摄记录日本,在一开始就说,书是人类发明最大的奇迹,每一集都辅助一些书本读物,片子的定位无疑是走文艺范,而且是很刻意的文艺范。

不得不说,撇开这些,还是一个挺不错的纪录片的,用一些微小的事物和角度记录日本。真切的让人感受到,为什么日本会有这样的创作。虽然以前也知道一些日本的设计和社会背景,但那种体会非常遥远,看到很多细微的事情后,反而觉得真切,真切到我都有点压抑。

作为一个多灾多难的岛国,资源匮乏,封闭的空间,养成人们含蓄、压抑、克制的性格。历史以来收到的文化冲击很少,匠人的手艺都是靠一代代传承下去,这样的人们更愿意坚持、传承、精雕细琢一件事物。因此很多中国消失的文化或手工艺,都还能在日本找到影子。

一个被初音未来形象治愈的上班族,和初音举行了婚礼;曾经一条鲸可以养活七个村的捕鲸活动,到现在日本公然退出国际公约宣布继续商业捕鲸;明明喜欢唱歌,却成为旅馆继承人的女将…太难理解日本人的坚持。相对来说,中国人的性格实在太包容了,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很难看到人们执着着坚持什么,大部分人都乐于接受并适应新环境。

生活在东海的小渔村,我小时候也听过老一辈人捕鲸的故事。姥姥说,平常我们那的海面是没有鲸鱼的,在台风来临之前,有一个港口外的海面上偶尔会有鲸鱼出没(现在好像没人见到鲸了,偶尔会有海豚结对掠过),渔民们划着多条比鲸还小的船出海,用最原始的鱼叉捕鲸。由于是台风前,海面上的浪已经是非常大了,鲸鱼的力量也很大,要是失手,很容易掉到海里。也有渔民因此丧命。但集体的力量总是强大的,鲸鱼最终还是会被捕捞上岸。我曾经问过姥姥,捕鲸是因为鲸鱼好吃吗,人们为什么不要命去捕捉?姥姥回答,鲸肉其实并不好吃,但是肉多啊,体积像一个广场那么大的鲸,足足可以养活这些渔民很久,而村里没有参与捕鲸的人家,也可以分一杯羹。所以每次捕到鲸,就成为全村人的狂欢。

捕鲸行为到我妈这一辈就没见过了,渔民们的生产工具改良了之后,不需要捕鲸也能养活全家,有个体面的生活,没有人愿意冒险再去捕鲸,也没人把捕鲸当作文化进行传承。只剩下姥姥说过的故事,两根比我还长的鲸鱼骨头,至今展示在妈祖庙里。仿佛从来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过。

对比日本捕鲸的故事,我有一点点伤感,国人随机应变的适应能力,导致没有人愿意做传统的守护者,但又很庆幸不用再猎杀鲸鱼。虽然作为食物链的顶端,去捕捞鲸鱼为食的物理需求已经不存在了,人们可以去选择什么不吃,这不也是很妙的事情吗?

所以坚持的意义是什么?我没有答案。

我想如果没有看这个纪录片,也许我会开开心心的旅行,吃吃喝喝玩玩拍照打卡,买买买然后回家。现在不能假设我旅途中想什么,也许什么也不会想,毕竟是带着小孩子去旅行,孩子会让一切变得简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