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227 · 写在第37个重阳节

2019-10-08  本文已影响0人  大周写意

最近一年是很少看朋友圈,也很少发朋友圈了,不是因为广告多,而是没钱买朋友圈的东西。
所以,我是完全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直到女儿发来的信息,老婆发来的红包。

也同样是快一年不听歌的我,下班以后,花了半小时一边反复听以前喜欢的曲子,一边翻去年的朋友圈,前年的朋友圈,然后翻开自己经常记录文字的几个网站。我想以这个特殊的节点会看过去的一年,过去的两年,自己都在想什么,做什么。

终究都是一些杂乱的文字,但确实让我看到去年的今日,前年的今日自己的心理状态。这是文字优于照片和视频的地方,尽管不够逼真,也不能记住美好的容颜,但是我可以了解过去某一天哪个真实的自己。

于是,我觉得再以后的每一个特殊日子里,自己都必要写下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文字。

我们家中流传最广的一个关于我的笑话是这样:三十岁左右的时候,是自己事业的上升期,有一天我意气风发的把自己QQ号改成了一个颇富励志意义的名字——35岁退休。这确实是哪个阶段自己最膨胀的心理写照。

前年的时候,我写下了另外一篇文字,题目就叫“35岁归零”。老婆看到后笑着说,我记得你的QQ好像叫“35岁退休”哦?我默契的和他相视而笑,那些过往的无知,狂妄和偏执都像伤口愈合后的结痂一样从身体分离出来,成为另外一种不相干的物质。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知耻而后进,在过去两年中自己处于一种绝地反击的状态。看了十几本投资类的书籍,一年花费数万元的费用往返大城市听财富讲座,也是这一段时间奠定自己每天写日记的习惯,每天做俯卧撑的习惯,每天读英语的习惯。这确实是一段“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岁月。

所以,去年的这个季节,我写了“偷月饼”,“我的惆怅如明月”这样的文字,最终再日记本上找到了去年重阳节记录的的文字。

“很多年没有主动给别人过生日,也很多年没有过自己的生日。生日就像每次回家路上熟悉的路标,总能勾起更遥远的记忆。”

“至于生日,是的,活着的每一天都是重生的日子,每天都要对生命心怀敬畏和感恩。车轮每碾过一个痕迹都是生命奏出的美妙音符,我是愉悦的。我像往常一样打扫卫生,整理货物,连擦桌子的每个动作都会有意放慢节拍,我想用那些细碎的瞬间把时间无限拉长。——今天喉咙不舒服,我想快一点把今天过完。”

不知道是自己对被动投资理论的研究影响了自己生活,还是因为过度激进的高强度学习,体能训练引起身体的反弹。在过去一年里,身体不适引起心理上的极大变化。最重要的一点是对生活,对投资的极度消极心态。

当我认真研究了生命周期理论,趋势理论,主动投资和被动投资理论以后。彷佛这种消极注定是来医治自己曾经的非理性,盲目自信,和病态偏执。突然发现,被动增长的投资理论才是真正的大智若愚,才是自己能够把握的一种价值理念。

人的价值观会影响到心态和行为,而此时身体又出现不适。突然之间就觉得,消极和悲观意识形态才是人生客观存在的价值观。

在这个时候,我经常会反思人们经常引用的孔子说过的话: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心想,原来我们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古人都已经全部参透。想当然的理解为,三十岁就应该肩负起责任,再也不能鲁莽行事。四十岁就是疑惑的年龄,而五十岁就要认命了。

我发现这三个句子都是一种静止的封闭的含义,最终是把人生推向一个宿命论的结局。后来看了钱穆的《孔子传》,才修正了自己的错误理解。孔子是一个拥有宏大的宇宙观和正确价值观的哲学家,三十而立指的是端正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到了四十岁才真正做到不动摇。五十岁才了解生命运动的规律,以及自己再生命中的位置。

孔子并不是一个宿命论者,相反,他是一个有着积极而远大得政治抱负和生命理想和智者。就像心理学上说得,每个人听到得,看到的都是自己愿意看到得现象和结论。所谓自证预言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积极和消极都是一种策略,但是是否适合个人的情况和条件,这是你需要去做判断得。况且,积极应对总是你能找到最好的处理现实问题得方法。哪为什么现实中得人们总是失望大于希望,消极大于积极呢?

前几天上班得时候,无意间听见一个家长和孩子的对话。家长说:这个国庆哪儿都别给我去!乖乖得给我补课,直到你的成绩提高到以前水平。还要好好给我反思!这是一位来补习班报名得家长,因为孩子一次考试成绩下降就大发雷霆。要孩子检讨!

在那一刻,我意识到,其实所有的人都是需要管理得。学生需要管理,家长需要管理,老师需要管理,客户需要管理,员工需要管理。连我们人得身体,知识,技能和心理都需要管理,所以我们有了时间管理,情绪管理,知识管理,皮肤管理,体重管理,健康管理等等。

其实宇宙所有得生命体都是需要管理得,否则就会走向一种无序状态。这就像物理学上“熵”的定义:在孤立系统中,体系与环境没有能量交换,体系总是自发地像混乱度增大的方向变化,使整个系统的熵值增大。这和生物学相通,1940年代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之中就提出了生物就是负熵的过程。

以人类为例,如果不加管控,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体能和精力是处于一个逐渐衰减和混乱的状态。这是一种自然规律,它符合物质世界最大的熵变原理。

当然,熵变原理有一个前提条件,假设系统处于一个孤立的系统中。我们知道,地球也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它有太阳的燃烧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而我们人类更不可能是一个孤立的系统,除非你确实愿意把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除非你不愿意加入到一个循环的动态环境中。

当一个人是一个处在一个孤立系统中,甚至开始自我封闭,停止和外部系统交流和交换能量的时候,人也难以避免走向系统混乱和能量衰减的过程。

所以,个人避免走向系统混乱和能量衰减的办法有两种,一是走向一个开放的环境和系统之中,要和个体之外的组织和系统进行交换;其次是通过不断学习和成长,让自己长期处于一种开放状态,处于一种学习和输出的交互状态。

这样,你就能永保青春的活力,从组织里,从开放系统里获取能量。你也可以从学习中,再知识里获取更大的精神力量和体能。我也希望自己能以更积极的心态融入一个开放的系统环境中,再组织里获得重生的力量。同时,要加强自身学习,获取系统的知识体系,专业的研究能力,让自己出于一种生产和付出的状态。

通过自身的努力,和系统进行良性的交换和互动,让他人变得更好,让系统变得更好,最终也会让自己变得更好。不知道这个翻译是否正确:to make you better!

如果说女儿发来的语音是我最好的生日礼物,如果说老婆发来的红包是最幸福的礼物,而我却暂时无以回报。这篇文字算是自己一年以来心态的最大转变,我也期望这样记录自己心态转变的文字能给处于暗黑时刻的人们带来一点理性的光芒。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