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德鲁克的一流老师
彼得.德鲁克被尊称为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学之父,他的思想传播影响了130多个国家。他在回忆录《怀恩师》中认为在他遇到的所以老师或大师中堪称一流的老师只有两位,他们是埃尔莎小姐和苏菲小姐。
埃尔莎老师的考试非常特别,一开学他就告诉大家,一连两三个星期都要进行监测和考试。听起来虽然可怕,其实挺好,他要求孩子们自己评分,并和同学互相打分数。考了三个星期后,他还和同学进行个别会谈。会谈的内容就是问问孩子哪些方面表现的好,哪些方面表现的不好?并对孩子做出个性化的指导。在会谈中她这样对彼得说:“你的阅读能力不错,事实上像你这样的书虫,不必在阅读上下功夫,我也不准备帮你安排阅读方面的作业,只要继续读你想读的东西就可以。只是,彼得你要注意阅读光线要充足,不要让眼睛太劳累,有时你认为老师没看到就把书放在桌子下偷偷地读,这样不好,书本要放在桌上读。我要把你的座位调到大窗子旁,这样光线就不至于太暗,你的拼子字不错,因此不必再加强练习,记住遇到生字一定要查字典,不知道的时候不要乱猜。还有哦,你的作文写的不错,还要多练习。”
我的一段话,我们就能看出这个老师的与众不同。他对学生的评价是多元化评价,这样的评价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同学,在对他人的评价中,认识自身不足,学习他人优点。她充分肯定了彼得的优点——阅读能力不错,难得的是她不像普通的老师在肯定孩子优点的基础上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告诉孩子还要怎么做会更好?而是顺其自然,只要孩子继续坚持做对的事就可以了。这样对孩子来说,即使真诚肯定,又没有太多的心理压力,做起来也容易,有助于在坚持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还善意地提出了彼得需要改进的地方和她将为彼得所做的事情。用比得读书的时候光线充足,不要让眼睛太劳累。他还要将彼得的座位调到大窗子的旁边,以保障光线充足。这个建议也很有温度,可以看出埃尔莎老师关注的不仅仅是知识,她更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习习惯。
我们今天的教育是否也能简单些,老师是否也能像埃尔莎小姐那样,真心为孩子成长着想,说孩子爱听且能听懂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