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刍岁月

贫下中农管理学校

2017-11-27  本文已影响74人  山水依情

岁月如歌。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正是‘运动’如火如荼的时候,祖国山河一片红,到处是革命的口号,到处是串联的红卫兵小将,到处是激昂的革命群众,红旗猎猎脚步铿锵,“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一批“走资派、黑帮”下去了,一批“革命新人”在成长。毋庸置疑,革命是要搞的,饭也是要吃的,支离破碎的单位企业还在恍惚的坚持着“抓革命,促生产。”

一切都在改变。号称“臭老九”的知识分子,他们一贯统治的学校当然是革命的重点,于是,在城市里工人阶级接管了学校,在农村贫下中农管理学校也就理所当然。

他虽说生在城市,但父辈的工作流动性大,四海为家也就习以为常。中学阶段正好赶上在农村上学,有幸目睹感受了这个阶段的日子。

贫下中农来了。首先得从思想上认识到‘臭老九’们把持学校贻害青年人的严重性。可悲的是,校长老师方才还在贫下中农的组织下在讲台上接受学生们的批斗,转过脸来,在上课铃响的时候就得教学生们课程。课堂的秩序可想而知,学习的氛围可想而知。最可怜的是,老师无教义,学生没课本,几篇可怜的作业本,随着写批判稿去厕所次数也就灰飞烟灭了。为了让同学们感知贫下中农“气死龙王斗倒天”学大寨的豪情,组织学生们到农村现场观摩,那场面,红旗漫卷口号喧天,啃着窝头咸菜就着凉水改天换地的决心真得令人感叹。

学校的学生不多,也就三四百人。为了磨练学生们的思想不变色,贫下中农划拨出一百五十亩地让学生们耕种。人工拉犁,铁钎翻地,关键的摇耧撒种等技术工序由贫下中农亲自操持。播下的种子,为防风吹跑,得人工拉着墩轱辘压瓷实,一天下来肩膀上满是红刺刺的血道道。

放假了,贫下中农的子女都回家挣工分去了,他们这些居民非农业户口的学生活儿就多了。贫下中农组织他们到生产队义务劳动,一去就是好几天,住在生产队的队房和饲养员的屋里。什么插稻秧,拔麦子,除草,起猪圈的活都干过。最不让人理解的就是,去的时候不能穿塑料底鞋不能围花头巾,收工回来不能洗脚,说那是资产阶级思想。真得是维诺成灾,几天下来不洗脚,弄得脚汗和泥发酵水泡泛起,好几个人得了很难治愈的脚气病。

学校那一百多亩地的收秋,也便成了他们与黑帮一类校长和老师改造思想的‘战场’。首先得把地里的庄稼运回学校的操场,用的是生产队牲畜驾辕的大车,人拉肩扛蚂蚁搬家的转运,下来就是:掰玉米,剪下高粱、谷穗,打葵花盘,拉着碌碡压场,把收获送到粮站。这一个漫长回合下来,假期几乎占满。学校的土坯墙塌出了豁口,贫下中农一声令下,他们还得学着打墙,那真是力气活,当然也包含着一看就会的技术。最紧迫的安排还有,回家来回的路上还得拾粪,每个人都订了指标。没办法,家长还得给买粪箕子,自制粪锸,为了完成指标,还得到河滩地捡拾牛粪。学校的粪坑满了,掏粪也是非农业学生的任务。那个腌臜的过程不说也罢,可笑的是,一个学生在掏粪的时候戴着口罩,在鼻子下边抹上了一大块雪花膏,结果可想而知,多罚掏几次厕所以示惩罚,如今想起来也是笑料。

忆苦思甜是学生们接受再教育的常态。有的管理学校的贫下中农老大爷水准真得不敢恭维,“什么到了中秋时节,收秋时地主得给做好吃的,还发白手巾,他们家逃荒外地的原因是因为老子抽大烟所致,地主家平常也是吃窝头咸菜,人家会过攒钱买地等等”弄的学生老师不知所以,主席台上的贫下中农也是不知所以然。其实想来,大多是实情只是表达的毁誉参半,是在不应该的场合说了不应该说的话。好在这些事情只是历史镜像中的昙花一现,权当笑柄耳。这学上的,到毕业那天连个囫囵像样的书本都没有,中学还是小学的底子。高中是坚决地不上了,即使学校的贫下中农、老师到家里动员也不去,还是到广阔的天地里炼红心为好,于是就有了人生中下乡插队的经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