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有的书,读不下去

2018-11-21  本文已影响43人  72d28164e802

昨天读书时,发现一个现象。现在读书不再带着某种态度去读了,完全读不下去的书,也比较少,大部分的书,能有一半言论,让我觉得有新意,已经是很好的收获,另外一半,虽然自己并不认同,甚至反对,也能对具体的问题,引起一番思考,自己原本确信的观点,更牢固了,原本模糊的事情,清晰了一些,可以说,这也是种收获。阅读,并不都是要以接受全新的知识和经验为目标,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去挑书,恐怕能读的书,是很少的。

阅读越多,对这种活动的感触越多,对书的选择,也发生很多变化。大概在高中的时候,大脑只挑觉得最有趣,最想知道的事情去了解,选书自然也就集中在各种故事、小说里面。只不过,有点奇怪的是,我对武侠没有发生什么兴趣,尤其口碑极佳的作品,比如金庸的武侠系列,我竟然一本也没有读过。故事书这种读物,是需要尝试的,一旦被某一本书抓到,得到一种难忘的体验,便会自然的,去读类似的,或者这个作者的其他作品。

我对金庸的小说,并没有发生尝试的冲动,以前没有,现在也没有,将来还不知道。有可能是因为被各类电视剧,电影给透露了太多剧情,这种以情节吸引人读下去的书,对自己就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太过经典的作品,似乎都有这个问题,故事一旦用其他的方式讲出来,被我知道了,反而没有兴趣去读最应该读的原作了,除非是非常精彩的作品。

武侠我读得很少,还有印象的,有一部《七种武器》。高中时候有些闲暇时光,不是去网吧就是去图书馆,这些书,也陪我打发了一些无聊的时间。读罢,虽觉得精彩,但并没有觉得抓人、读起来上瘾,可能我对武侠的题材,真不是很感兴趣。那个时期的卫斯理系列,是能够吸引我的,印象中图书馆里摆在书架上的这样一套书,蓝色封面,有数十本,我全部读过,其中有几个故事,现在都还有印象。

那时候的阅读,其实是种娱乐,是所有玩乐项目中的一种候选,高中的学业很紧张,读书这样的娱乐,让人少一些不安。其他的书,比如历史、政治、百科之类的,是读不进去的,包括稍严肃一点的小说。高中的语文课,老师会介绍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可惜的是,同样没有引起我的兴趣。文学作品,甚至到现在为止,我几乎没怎么读过,经典的四大名著,我居然一本没读过。

对此,并没有觉得十分遗憾,也不存在愧疚,如果现在我有时间,又有选书的自由,我大概还是不会去读那些耳熟能详的文学作品。如果在年幼的时候,读过这些书,对思想或许会有些潜移默化的影响。从某些方面说,那时候能通过大量阅读获得的收益,应该是很显著的,前提是,自己能够培养起阅读的兴趣,捧上一本书,能够津津有味的读下去。幼年时期如果这样度过,大概生命会有很多不同吧。有的事情就是这样,合适的时间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再也回不去。

不过,某种启蒙时期对阅读来说确乎存在,对人思想的成长能大有启发,错过了那段时期,也并不意味着,就没有阅读的能力了。阅读它是个十分包容的活动,每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喜欢上它。我自己有种经验,从书本上也读到的类似的,那就是,有一些书,在不同的阶段来读,思想活动是完全不同的,对这过程中所有收获的感知,也是大不一样的。经典就是这样一类书,有的书籍去今已有千年,读起来依然生动,能够被启发,可能因为这类书籍探讨的问题,大概也是最接近永恒的那一部分。

有那么一段时间,对书的态度是苛刻的,表现在挑书上,看到书名,甚至作者的形象,不等翻开读上一两页,就会否掉,再不瞧上一眼。一边自言自语道,有的书,读不下去。这种相当自大和闭塞的时期,是工作以后的一段时期。甚至现在,我都不敢说,对不了解的书籍,已经不存在这种偏见了,便有时候书传递出来的信息让自己不适,克制着去多了解一些内容,试着读上几页,也不知道是否已经不自觉地在被这偏见左右着,和那会的直接否定无异。

自大会让自己错过不少接触他人思想的机会,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封闭在一个自觉舒适的区域里。久而久之,如同人长期挑食,对健康是不利的。只不过阅读对人的影响,更为隐晦,完全不阅读,意味着关闭了很多思考的机会,而主动关闭一些书籍的阅读,可能造成某种认知偏差。从实际利益面前讨论这两者谁更有害,似乎也不好比较,只能说,如果认为一些现实利益是阅读直接带来的,那这两者的害处各显神通了,各有各的本事。

如果这是种偏颇的思想,那我又是错过了很多和某些知识和经验相遇的机会的,甚至说,对生活中各种具体事情的思考判断,或多或少的,存有影响。没准我哪个失败的投资决策,就是因为当时对一本投资书嗤之以鼻,而错失修正失败的机会呢。有时候,生活也在不断的修正自己的阅读观,这种修正无法评价,因为这件事上似乎不存在一种方式,能够独自正确。因为偏颇我注定错过机会,正是因此我又获得一些其他的机会。

有好几种迹象显示,我对阅读这事,包容性是越来越强了,这是否意味着人变得更加妥协了,也基本上说明了,人在不断成熟,不再年轻了?这是个有点忧伤的话题,年龄增加,性格里一些东西沉了下去,过去可能体现为个性,并不因为被外界剥夺了,而可能是沉默、枯萎,性格里看上去那些“不实用”的东西,越来越没什么动静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