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姐给我的启示
早晨去菜市场,一位农村大姐在卖玉米,她是第一天出摊,人们纷纷从她的摊前走过去,就像没看到她似的,大姐很着急。
这时,一位大娘问,咋卖的!
大姐:五元六个?
大娘:玉米好吃不?
大姐:我家玉米是自家院子种的,没上化肥,别看长的小,保证味道好,又甜又粘。
见大娘迟疑了一下,大姐赶忙补充到,我开第一张,5元给你7个,你买不了吃亏,也买不了上当,我明天早上还来,如果不好吃,你来找我,我把钱退给你。
听到大姐这样说,大娘蹲下来挑玉米,这时,很多人都围拢过来,一会的功夫,玉米全卖完了。
我也买了7个,回家煮了吃,真像大姐说的那样,又甜又糯,很好吃。
大姐抓住了买玉米人的心里,本身玉米确实好,说话有底气,还用了薄利多销的营销策略,所以卖的快,达到了目的。
大姐卖玉米是做小生意,同样做大生意也要这样,一要产品质量好,不坑害消费者;二要服务态度真诚,取得客户信任;三是售后服务做好,不满意就退货。
三者缺一不可,这才是真正的经商之道。
可是,去旅游景点买东西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买完东西就再不相见。
最近读詹宏志先生的《旅行与读书》,其中有一段作者在印度旅游,去买地毯的那段让我印象深刻。
地毯商人叫库玛,是个气质孤傲,举止谈吐不凡的精明老头,他为作者展现了各种精美的地毯,让作者爱不释手,难以取舍。
库玛看出作者是个文化人,就朗诵了诗人奥玛•亥严的一首诗,作者虽然听不懂,但韵律特别好,这诗人大名鼎鼎,令作者年轻时着迷。
作者写到,就算这张地毯开出嗜血天价,我也无法抗拒。
库玛乘胜追击,加强心理攻势,他说:
“地毯也可以不买,它并不重要,但如果觉得漂亮也何妨可以买,你也只会占有地毯一小段人世间的时间,如果您真心喜爱它,这短暂也就是永恒。”
最后作者买下了地毯,等他出来,才知道上了当,在印度买东西要价一万压价到一千,要价一千压价到二百。
很佩服商家的精明,能够对症下药,抓住了作者的心里,用诗歌打动人心。但前提是你得有知识,商人有了知识做铺垫,会给产品增值很多倍,即使买贵了,也觉得物有所值。
就像董宇辉直播带货,运用学习到的知识卖产品,可以中英文自如切换,卖鱼能想到古诗词,他的直播间也从300多人涨粉到3000多万。
人民网这样评价:
“在他的直波间,成语层出不穷,传统文化和生活哲学交替,没有肾上腺素飙升的刺激和秒杀的紧张,让网友从奔商品而来转变为奔知识而来。”
这就是知识赋予商品的增值,将来的竞争必然是人才的竞争 ,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
做生意诚信经营是根本,知识经营是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