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17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这段话有两个场景,前者是一地方小官“高傲”地准备见孔子,后者是见过之后对孔子无比的敬佩,由此可见,孔子的个人魅力十分巨大。
真正的圣人,应该给予世人正确的引导,让他们由衷钦佩。环境的确是很难改变的东西,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进而影响到一个大的环境,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尽善尽美,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那什么才是完美呢?既要有外在令人舒适的感官美,也要有实实在在的丰盛感。形势与内容的契合统一,才是完美。
我们不一定要求自己尽善尽美,但要尽可能接近,我推崇做一个不完美主义者。但我们要有明确的方向,两者兼备才是最优选择,不能因为外在而忽略内在,当内在丰裕也可考虑形式。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居于上位者,是下位者最好的榜样。他们就如“北辰”,指引着人们前行的方向,倘若一时失灵,当万劫不复。上位者要有这种意识,切不可以身犯法,当以身作则。
而居于下者,如果遇到如此不良的上位者,也当侧敲旁击,谏言以劝,看不下去了,是该动身了。当然,不可随波逐流,亦明知故犯。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独立的人格,弃之又如何。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德不孤,必有邻。”孟母三迁的故事家喻户晓,无人不知,其强调的就是环境强大的影响力。好的环境,终身受益;差的环境,贻害终身。首先,我们就要明确环境的重要性。
我们很难改变环境,但可以更换环境。现代社会不再像从前那样,交通十分不便利。如果想要学习,可以选择图书馆;如果想要锻炼,可以选择体育馆……找到一群人,感受一种氛围,共同进步,坚持到底,这就是好的环境带给我们的好处。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不仁者,他的一切被外物所操控。日子过得不好,想要追求好却力不从心,不乐;日子过得好,却厌倦这样的日子而内心不安,不乐。他们没有一定的标准,毫无原则,就如大海上的一叶孤舟,只能漫无目的地流浪。
仁者,他遵从自己的内心,能像颜回一样安贫乐道。仁者,绝不短视,他眼观长远,不会一叶障目。仁者,可以久处约,可以长处乐,能适应一切他所认同的环境。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有时候,我们喜欢的,不是“人”,而是他们的钱、权、外表等。虽然这些也是人的一部分,但绝对不是核心,核心永远是这个人的原则、品质等。
我们喜欢与讨厌的标准,最终应当以“人”为标准,切记,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