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旧之事]外婆记事(41)
四十.探亲假
转年,父亲和母亲享受了第一个探亲假,一个月的时间里,除去路上车马劳顿,两个人可以在北京和哈尔滨分别待上一个多星期。
外婆自打收到母亲的来信,定下了回家探亲的日子,就赶紧忙碌起来。父亲母亲在青海的一年时间里,外婆已经从往来的书信里了解了当地的情况,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什么都缺。
外婆第一件要忙的事情就是赶紧和二满他妈一起,收集街坊的布票和各种副食票。第二件事就是晾晒蔬菜干。外婆买来又长又宽的扁豆角,洗干净切成丝;挑大个的白萝卜和胡萝卜,洗好切成条;通红的小辣椒用针线穿成一串串。外婆把这些菜平摊在盖帘儿上,放在院子当中,在太阳地儿下晒干。外婆紧盯着天气变化,出太阳的时候,外婆把这些盖帘拿出来,天阴了就赶紧收起来。就这样每天端进端出不知多少趟,家里的竹筐簸箕都占满了,然后外婆把这些菜干收在几个布袋子里缝好口,悬在屋里门框窗口上,让穿堂风吹着。
到了日子,外婆和邻居二满早早地等在车站上,把风尘仆仆的母亲和父亲接回了家。外婆让父亲母亲洗漱一下,稍事休息,然后换了衣服去照相馆拍一张合照留念。照片上两人按着男左女右的规矩并肩而立,一起朝着一个方向微微侧着脸,胸前别着主席像章。
外婆买好了水果糖,让父亲母亲挨家送给邻里街坊,算是告诉大伙儿,家里办了喜事。
二满他妈带着大伙儿凑了份子,让二满通过副食店的关系,送来一套白瓷的茶壶茶杯做贺礼。那茶壶肚上四面是鹅黄色的水仙带着翠绿的梗儿,壶盖和茶杯口的釉面上有一圈淡粉色的小碎花,看起来很雅致。
接下来的有限的日子里,外婆就拉着母亲开始了采购。酱油膏,黄酱,白糖,红糖。。。只要外婆想得到的,又能凭票买得到的,外婆全给备上。当时北京一家每月二两芝麻酱,外婆和二满他妈在邻里借来票本,愣是凑了三罐一斤装的。母亲的二姐夫听说了青海气压低,东西煮不熟,也不知从哪里走的门路,给母亲弄来一张工业券,让母亲去买一只高压锅。
外公外婆买了两个上好的木箱给母亲作为嫁妆,半米高一米多长,上面刷着棕红色的漆面,光滑得可以照出人影。
外婆给母亲准备了一身新衣裳,母亲就随着父亲北上去了哈尔滨。
在姑姑这里也是一样的安排。拍合影留念,买糖给姑姑和父亲的亲戚和老邻居。姑姑这边的邻居凑人头,送了一条红底上衬着白色云朵的毛毯,一个角上写着“为人民服务”。亲戚们送了粉色打底的床单,正中间是大朵牡丹花的图案,四外圈是拖拉机和稻谷穗图案,上下两面挑了布丝,还结了菱形交叉的流苏。
东北的副食供应远没有北京那么丰富多样,不过好在东北本身出产大豆和甜菜,所以白糖和豆腐的供应还是不错的。姑姑把周围邻居的豆腐票白糖票攒了一起,一下子买了十斤白糖,二十斤整张的干豆腐。姑姑把干豆腐切成菱形的小片,晒透晾干,放进白纱布袋子里,再包成一个大包袱,给父母亲带回青海当副食。
母亲还跟着父亲回了乡下的老家,在父亲的二哥家住下,真正体验了东北农村的生活。
房子是朝南的三间房,正中门口进去,就是灶间,左右各一个灶台,上面两口大锅,一个烧开水一个做饭。灶台后面各一个门帘,进去一间屋子,屋里盘的火炕能占据大半个屋子。
二哥家有三个儿子两个闺女。晚上睡觉的时候,男的一间屋,女的一间屋,全部排开着睡在大炕上。因为母亲是客人,被安排睡在靠着火墙的炕头,一晚上热得母亲没怎么睡好。
那时的东北农村是吃粗粮的,但是因为是自己产的苞米,新磨的玉米面合的大饼子,在大锅沿儿上贴上一圈,烤出脆脆的底儿,就着大锅里面直接熬煮的土豆南瓜茄子油豆角,母亲觉得还真是挺香的。父亲还托老家的二哥给买了一大桶豆油,准备带回青海。老家的亲戚给父亲带的玉米粒,黄豆,绿豆,红豆,大芸豆。。。一小袋一小袋的,有着家乡黑土地的气息。
父母亲再次回到北京,打点行李。北京站上,父母坐在绿皮火车上,开始四十二个小时的行程。头上的行李架上是母亲的两个大木箱子,里面是毯子床单和冬夏衣裳。母亲过冬的棉衣棉裤是外婆重新拆洗后,又絮了些新的棉花,一针一线手工缝制。父亲的棉衣棉裤和一套衣服是姑姑用缝纫机哒哒哒地踩出来的。两人的硬座下面一个个包袱口袋,塞得满满的。
外公在父亲母亲启程后,买了一个大的相框,把父母亲的结婚照片装进去,挂在墙上。没事儿外公外婆就会站在相框前端详,觉得父亲显得老成,母亲透着活泼,两人站在一处,还是挺般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