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生涯橙子学院·精选每天写1000字

刻意练习从做记录开始

2016-10-18  本文已影响98人  时光的时光
1万小时定律

回顾学生时代,在课堂上除了听老师讲课外,做得最多就是记笔记,尤其是中考、高考前的复习阶段,做题、记笔记、再做题、再记笔记,成了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

几年后的今天,当再次翻看尘封箱底的笔记本时,当年三点一线的“奋战”生活依然历历在目。笔记是曾经的自己为了梦想而奋斗的最好见证。

曾经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段子,说高考之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左拿蒸馏瓶,右握电阻器,虽不说精通代数,但也略懂几何,偶遇老外也曾英语交流,梦回唐朝尚能吟诗作对,上溯中华万千风流,下推海外千百英雄,音乐美术计算机门门精通,武术民俗手工艺样样不俗。

可到了大学,只剩下追剧玩游戏刷朋友圈了。曾经为考上大学而终日勤奋努力的状态一去不复还,更别说静下心来记录所学所思所想的点点滴滴。

工作以后,能够自由把控的时间相比学生时代大大减少,平日里要完成各种工作任务、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难得有点业余时间学习,也时常被各种意外情况打断。当然,这里说的是持续学习,这就要求人们作出长时间付出和努力的准备。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习渠道多样化,人们可以很容易地找到任何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机会和平台,可以快速获得想要的信息。

在各种培训班、课程、社群分享中,我们收集了大量学习资料,便捷的存储设备,更让我们可以轻松“一键式”收藏想要的信息,看看我们的收藏夹里,有多少曾经认为“以后要好好复习”的资料。

可为何收藏了这么多资料,却依然进步不明显,甚至原地踏步?


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出了1万小时定律,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经过1万小时的刻苦训练。能不能成为专家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但1万小时也揭露出了训练的重要性。

从人的心理上分析,要作出1万小时练习这样的理性行为,需要克服人本身的“惰性”,毕竟没有谁天生愿意放弃舒适的沙发,逼着自己在1万小时的道路上一步一步潜心前行。这1万小时的练习绝非易事,多少还得显得有些“刻意”。

而很多人只是看到了数字,却忽略了“刻意”的重要性,误以为只要凑够了这1万小时,就能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在练习的过程中产生了误区。

1.简单重复

只做那些简单的事情,在辅助性或基础性的事情上不断重复。比如:只是单纯地练习打字速度,并不能帮助你成为一名真正的作家;如果想提高文案写作水平,但创作时只是把之前的素材简单修改,也是无济于事。

还有些时候并不是不想提升进步,而是看不到更多的维度和可能,时间一长,就会形成惯性,只得在原有的框架里待着,只做那些驾轻就熟的事情,走不出去。

有这么一个故事,在两国边境,边境警卫看到一个人骑着自行车,把手上放着个箱子,警卫让他打开箱子,结果发现里面全是沙子。第二天,这个人又来了,还是骑着自行车带着个箱子,警卫打开一看还是沙子。

在后来的两个月里,这个人每天都用这种方式穿过边境。最后这名警卫实在忍不住地问:“你每天都骑着自行车着一箱沙子过境,到底想走私什么?”那个人回答:“自行车”。

2.未及时总结

人们愿意为计划、目标努力付出,在执行的过程中也会尽心尽力,但很多时候却疏于做总结。尤其是在任务繁重、程序复杂、持续时间较长的工作完成后,人会感觉到疲倦和懈怠。

适当的休息调整很有必要,但如果没能及时安排时间对过程进行梳理和总结,许多当时的想法和感受很可能被错过。人们有时对自己的记忆力过度自信。

3.缺乏思考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大多是在前人总结、思考和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人的成长和进步,也是把新知叠加在原有知识体系、能力水平、方法经验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就像文章开头所提出的那个问题,大多数时候我们只是像“拾荒者”一样收集各种资料素材,或只做简单归类,却很少思考这些资料素材与现有知识体系的关系,如何进行融合、改造和提升。

读书的时候,学校每年都会评奖学金,每次都需要填写一大堆申报材料,负责的学生干部认为同学们都会认真阅读填报须知,但由于奖学金种类、等级和申请的人数众多,同学们报上来的材料经常是五花八门,不利于统计和整理。

后来,学生干部们调整了工作方法,按照要求制作出了所有申报材料的范例和格式,这样一个小小的改动大大降低了资料杂乱的情况,极大地提升了效率。

其实,思考不一定非得是极大的创新,一个小小的改动亦可。


工作之后,当年在学校里学到知识或许早已遗忘,但再次看到当年的笔记,那些成体系化的知识很快就被唤醒。

事实上,人的记忆与两种因素相关:

一部分是存储强度,也就是存储在大脑中的信息,这部分信息是不会随着时间减弱的。

而真正减弱的是另外一个因素,也就是提取速度,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学的东西越来越多,寻找到相应的信息和提取的速度就会越来越慢。

这个时候,如果能够有外部的记录作为引导,就能帮助人们更快地唤醒过往的信息,促进新知识的形成,帮助思考。所以,做好记录,在1万小时的刻意练习中就显得十分重要。

1.随时记录

不论是见到一项新事物,接触一个新观点还是突然迸发的情感体验,一定要立即记录下来。至于怎么记,就要看你更关注哪方面的信息,比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观点、思路、感受、计划、想法等。

哪里找那么多信息呢?多接触、多了解。

在学习上,除了追求专业的深度,也应该重视知识的广度,碎片化学习的环境,为扩大知识广度提供了可能。接触的信息越多,就越需要人们培养信息筛选、为己所用的能力,接触的东西越多,可以选择的空间就越大,也更容易从中萃取出有用的知识。

除了内容,做记录的时间和地点也很重要,其实也就四个字——随时随地。

或许你做不到身边随时带着纸币,但现在每个人都有手机,各种电子备忘录、云盘、记事本等随时可以作记录。

而地点就更没有讲究了,一旦发现新知新智或突然情感迸发,就该记录下来,当然,还是要注意安全的,可别在过马路的时候突然停在路中间记笔记,那可十分危险。

2.定期整理

最好能够做到每天整理,实在做不到,也得3天、5天、一周定期整理。

没有经过整理、归纳、总结和加工的信息,只是零散的知识碎片,这些碎片之间可能存在某些联系,如果找不出这些联系,就无法形成高级别的知识。光有一大堆自行车零件,如果没有进行安装,就无法组装成完整的自行车。

按类别横向整理。可以按照自己的标准,根据内容的不同进行归类,比如医学类、物理学类、脑科学类、生涯规划类、就业指导类、创业类等;还可以根据形式的不同进行分类,比如纸质书、电子书、视频、图片等。

按项目纵向整理。除了横向的类别外,每个项目还需要进行细分,比如就业指导类资料下面还可以设置招聘会时间、笔试技巧、面试技巧、求职礼仪等细分内容。

横纵结合的整理方式可以帮助人们快速定位和提取资料信息,避免在杂乱的信息海洋里迷失方向。

很多人正是缺少整理的步骤,不由地让自己深陷碎片化的环境当中,总以为是碎片化的错,殊不知是自己没有整理好信息碎片。

3.整合创造

把记录下来的内容整合到原有的知识体系当中,进行创造性思考。

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仅仅是学习进步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记录下来的内容要与现有知识、能力、经验、环境等因素相结合,形成新的智识。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于使用原本已经奏效的方法和思维解决问题,而当新的情况出现时,这些旧有的方法难免受到局限。

19世纪末的伦敦,马车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街道上每天都有数吨马粪产生,恶劣的环境让人苦不堪言。当时就有人预测:到1950年,伦敦的每条大街都会堆积着九英尺深的马粪。

然而,也就在19世纪末,人类发明了汽车,渐渐取代了马车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原本马粪所带的危机一下子迎刃而解了。

新资料的收集整合,是为了补充和扩大旧有的知识体系,提供更多更广的维度去思考和解决新的问题。

有了新的思路和想法,还要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和反馈,不断调整和修正,这样的练习才能真正提升自我,才有可能进步。


在现代社会,作为一个终身学习者,要想不断进步成长,除了树立远大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学会潜心练习,即便是做不到1万小时的专家级刻意练习,也该让自己见证每一次小小的进步。

接触更多不同的领域,随时记录所思所学所想,及时总结和整理,把接收到的新知融合到现有的知识体系当中,创造出更多更广的思维模式和思考方向,不但尝试不断进步,踏踏实实得走好每一步。

(图片来自:百度图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