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道藏》会收入《墨子》?
2020-04-22 本文已影响0人
112212

东晋的时候有一个道教的领袖叫葛洪,葛洪就论证说墨子到汉武帝的时候还活着,那时候墨子的形象像50多岁,很有气力的,很有生命力,长得也不显得老,说话有气力。
葛洪把墨子说成是道教的领袖,在道教里头墨子是地仙。其实就是借墨子来壮大道家、道教的阵容、阵势。
墨子名气很大。在战国时期250年里头,孟子就惊呼,他说“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孟子·滕文公》)天下之言不归杨朱就归墨翟,杨朱是“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尽心》),而墨翟是“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摩顶放踵就是从头顶到脚跟磨成粉末,意思为如果对天下有利,都可以干,都愿意干。
因为墨子在战国时期是很有名气的,所以葛洪他就搜集了《墨子》,具体哪里找到的并没有具体记载,把它编到《道藏》里头,到了明代时《道藏》里就出现了。先秦这些零散著作,就是葛洪把墨子说成道教的神仙,是地仙,所以墨子在道教里边是有威望的一个传说人物。所以到明代编《道藏》的时候就把《墨子》收进来。
道与道术这个概念,虽然是道家经常在用,但实际上最早源于墨子。
《墨子》尚贤篇记载: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
《庄子》天下篇记载: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墨翟、禽滑厘闻其风而说之。....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
所以说,道的继承者除了老子这一派以外,还有就是墨子这一派。~《墨子》的很多部分也是在《道藏》里保存下来的,并且道教的很多方技之书,也多托名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