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学

生活与生存

2020-06-04  本文已影响0人  从昨到今

1.人生的价值

安身立命: 身心安而后才有所立。如何安心,如何安身?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乐天知命:知宇宙的法则,合于自然;知生命的道理,乃至自己生命的价值,便能随遇而安。

知崇礼卑:智慧要高瞻远瞩,起步要从平凡开始。

2.事业的意义

举而措诸于天下民,为之事业。事业时安定天下民,为何事业时外在的?为何不是内在的“明德”?都去追求明德,谁去“止于至善”?

3.圣人与英雄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立何?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事业。

4.君子与小人

自少齐埋于小草,而今渐却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干,直待凌云始道高。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有所敬畏,有所信仰,有所不为。

5.读书与学问

学问是做人做事的修养,是随时随地的体验。“吾日三省吾身”是学问,“敏而好学,不知老之将至”是学问,“敏于事而慎于言”也是学问,“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更是学问。

6.修身养性

看淡人生:要我贡献我尽力贡献,不需要则不贡献。

任劳任怨:多做事还挨骂,要有德行才行。

藏器于身:待价而沽,善时而动。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安心做好本职工作,少谈政治。

7.人情世故

人情世故是人与人相处的感情,世故是要懂得人,懂得事。

不迁怒、不贰过。

欲而不贪。

8.时位与贵贱

时与位:君子乘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以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时予我否?知至至之,知终终之。

9.烦恼

有求皆苦,无欲则刚。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