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真的是成功之母吗
从小老师就教育我们:失败是成功之母。
一次两次两次的失利不代表什么,不要被影响,反正失败是成功之母,你怕什么?在漫长的前23年人生路上,我一直被这句话所困惑。以至于在某些时候,觉得自己是如此的无用,从没有真正做好过一件事,从来都没有体会过什么有成就感的事,可是别人家的孩子却是比我优秀的多,什么事情都做的来。
后来,各种尝试,各种失利,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都会养成一个思维定势:这事儿千万不要在我这里掉链子。墨菲定律大家都知道的,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个事情的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直至多年后的今天,我才明白这个事的可怕之处,原来这么多年,墨菲定律被我运用地炉火纯青。后来,每次做什么事情,只要一出现什么问题,都会自觉地把事情往自己身上揽,往往我就是那个环节里最薄弱的一环,是那个环境里最脆弱的人气。
我一直不肯承认自己是自卑型人格,只是嘴硬罢了。还清楚地记得当年从一个农村到一个小城市里,那么多城里的孩子,那么多我知道的东西,每一次都给内心增加了一颗稻草,我只能尤其庆幸的是:时至今日,我并未因此而倒下。现在,剖开外表的那层薄纱,终于肯也敢去做去想这些事情了。特别感谢,今日今日读到的那些书籍,给了我极大的动力和方法,去认知这个世界,最重要的是去认知自己。承认自己的脆弱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让自己更强大,内心更大强,拥有更强大的实力。
好了,就不说我自己了。现在来谈谈失败和成功这事。失败真的是成功之母吗?人们所谓的“失败就是成功之母”,千百年来影响到了多少人,可是,真正从失败中崛起的又有多少人,百分之五十有吗?所谓的成功者真的有那么多吗?如果没有这样的比例,又是如何说明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比成功更有意义呢?可能有点咬文嚼字,可是,事实告诉我:失败不是成功之母。如果说这句话的问题买,就在于把失败和成功定性太简单了,当然,很多人也是被此所激励。
每一次失败,都有人放弃,每一次对自我的放弃,都是彻彻底底的失败。成功只是当时当地的一种状态,当然失败也是,成功必然在当时给人以鼓励甚至是更大的自信。失败在那个时候如果你说不会打击到人,鬼都不会信。其实,李笑来老师的认知是完全没问题的。他说自己的标签是学生。学生的工作就是学习,如果一个人始终都是学生的话,那么这个这个人就会把一直学习视为己任。那么,成长对于这种人来说就是刚需,刚需就像我们吃饭刷牙一样,是习惯,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终身成长》还没读完,可是关于成长型的思维模式的巨大威力已经让我震撼不已。
原来,自己之所以没有被彻底击倒,是因为我还相信自己是可以成长的。因为成长,所以相信自己,更相信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