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叶·阅读打卡战队

用最少的精力,获得最大的回报,这就是《精进》

2019-04-21  本文已影响15人  Doxology

我见过很多想要一步登天的人,报了写作营希望出门就是畅销作者;刚开始做社群想疯狂裂变几万人;没有积累足够的实力却想拿到高薪。

这是一个非常浮躁的社会,有些制造焦虑的文章和利用焦虑的产品,把成功说的太简单,又把努力轻描淡写了,才让很多人忘记了曾经的“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

那有没有真正踏实的方法,让人能用很少的投入换得成功呢?也有,就是精进,保持精进。

一、少做短半衰期的事件

在《精进》这本书中,采铜给我们常做的事情做了个定义,把他们分成四类

高收益值,长半衰期:比如思维技巧,遇到真爱,我们会长期在其中受益。

高收益值,短半衰期:比如吃好吃的,玩一下午手机。我们能觉得非常快乐,但持续的时间不长,往往事情结束时,带给我们的快乐就也随之结束。

低收益值,长半衰期:背诵一首诗,练十分钟字。我们短时间内看不到完成这件事的收获在哪里,但是我们可以在漫长的时光中受益。

低收益值,短半衰期:漫无目的地看快餐文化,吵架。我们整件事的进行中不会得到收益。

那么如果你是想要精进和成功的人必然要放弃短半衰期的事件,因为在做这些事的时候与我们的未来是没有收益的,只有不断地累积长半衰期的事件,才能不断进步。

我们经常以这样的困惑,比如说一刷抖音一不小心刷了一下午,因为我们沉浸在这种高收益值的情绪中,感觉开心到无法自拔。

但是关掉抖音,你又得到了什么呢?如果是对比合上书,你会发现,碎片化的抖音让你没能记住什么,而一本成体系的书籍却能让我们受益终身。

二、在开始之前,了解自己的真实渴望

我问一些报了写作营的学员,为什么要写作呢?

有的学员告诉我想要赚稿费,但是通过了漫长的磨练写作,赚到的钱累加起来,往往不及正常的工作收入;有的学员希望出书,但是当我问到想出什么领域的书时,他们又陷入了沉默。

我们好多人的目标往往是随波逐流的,看到什么是新兴的,看到什么是大家爱做的,也将它定为自己的目标。

但是当你想做特别的事情或者想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时,采铜建议以五年为期,为自己定一个长期的目标,并为之做出持久的努力,在奋斗的前期可能会遭遇不理解和无效,但你要坚信,通过一点一滴的增量,你终将完成。

三、遇到僵局,找到隐含假设

在2019年,破局成为了一个流行词汇。

如何从困住自己的“局”中找到突破口,成为了被困者上下求索的事。

采铜就接到过一个咨询,刚毕业的大学生,渴望去大城市施展才华,但是却自卑,觉得自己专业技能不够,只在一家公司做着无趣的工作。

面对这样的“大学生迷茫僵局”,采铜提出了一种破局思路——找到隐藏假设。

在咨询者的话中,其实暗含了她的隐藏假设。

比如:大城市才能找到好工作/在工作中才能学到东西/无法改变就是自卑懦弱。

所以针对咨询者的隐藏假设,采铜也给出了解决方案:多调研,也许本地也有好的公司/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自我提升/从一点小改变做起,比如读本书

隐藏假设是我们对事物认知的一种思维定式,我们默认这些思维定式是正确的。

但是在实际中,也许这些思维定式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之中。打破这些想法去寻找更多思路,才是破局的关键。

四、有些事,只差往前一步

最近在写作营中,我认识了一个很棒的小姑娘,她有很坚定的想法,想打造个人写作品牌,想写书。

但是在这几天写作业的打击中,她认识到打造个人写作品牌非常的难,所以忽然间从坚定变得迷茫,本来心中坚定的东西,没想到有可能连目标都是很飘渺的,也难怪她会觉得很崩溃,很迷茫。

这时学姐推荐给她一本书《只管去做》。

有时当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非常困难时,心中的恐惧疑惑往往会成为我们逃避的藉口,所以当再次面对这件事时,需要克服的心理障碍,比实际行动带来的障碍要难跨越的多。

这时在《精进》这本书中,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坚定的思路:纵使一件事情真的很难,你迈出第一步试试,又有何不可。


精进这本书与其是说用大道理催人进步,倒不如说是用更科学的方法教会你如何自控和思考,对于迷茫期的孩子和已经有了沾沾自喜的成就的职场人,都是醍醐灌顶的思维提升。

愿我们保持《精进》,做最好的自己,完成想做的事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