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阿里巴巴呼吁打击“网络黑势力”,公关第一股诡异跌停
1、跌停
12月25日下午开盘,公关第一股毫无反抗地躺在了跌停板上。
晚间,阿里巴巴官方微博推送了一条“阿里巴巴:像治理雾霾一样治理网络雾霾”内容的声明。文中大篇幅讲到“中国网络水军世界第一”、“中国网络水军的战斗力、破坏力堪称世界奇迹”、“形成了造谣、传谣、评论一条龙产业链”、“网络黑势力和黑产业边缘化了真正健康的媒体声音和客观公正的价值体系”、“应该像保护水源地一样保护互联网的正气”等内容。
阿里巴巴的声明很快就登上了媒体头条。
股市就是消息市,资金永远在和消息“赛跑”,不知道两者之间是否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毕竟股市中的资金都是先知先觉,长了“耳朵”的。
水军一直是一个公众非常“敏感”的网络话题,很多营销炒作公司打着“公关”的旗号从事着这门隐秘的生意,发布一些未经证实或者纯属歪曲杜撰的信息,从而让公关行业来背锅,他们自己却逍遥法外,当然也不排除有公关公司参与了这样肮脏的生意。
PR研究院(PR_Club)发起人杜鸣皓在《中国品牌》杂志发表的新经济改革观察文章《公关的新课题:“社交机器人”入侵》一文中,曾指出网络空间的“水军”问题,他们已经从过去的“五毛党”、“僵尸粉”、“活粉”进化到“虚拟的社交机器人”,这些社交机器人甚至可以影响总统大选等政治议题。
网络水军涉及的道德伦理问题甚至于法律问题早晚有一天是需要我们面对的,因为一旦网络上的声音可以肆意被机器操纵的话,将会引发难以想象的灾难性后果——“真实的声音”将会称为稀缺品。
2、封号
其实,我们身边发生的很多“吊诡”的事情,仔细想想的话前后都有着内在的联系,毕竟“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是中国人独特的智慧和文化。
就在上周,我们还曾被另一条新闻刷屏,那就是“微信大规模封号”的事情,这一新闻被媒体纷纷解读为微信封杀用于“微商”的第三方登录软件,真实的原因真的如此吗?
未必。很多10万+的文章,并不是真实的阅读量,而是用第三方软件登录很多个微信号“刷量”,这是一个十分隐蔽的产业链,这个产业链的存在,可以做到篇篇10万+,但却让一些真正有价值的自媒体内容被边缘化了,这是典型的互联网“劣币驱逐良币”效应,任何一个内容生态的良性发展都不会纵容10万+黑产的泛滥,否则用户终将会流失殆尽,这叫“透支用户信任”。
“微博”时代就是这么被玩死的,大量水军刷评论、转发、阅读,甚至一些娱乐明星还到了申请转发评论吉尼斯纪录的地步,优质的原创内容反而被淹没了,所以这才成就了后来的“今日头条”,它依靠机器算法来推荐内容,单纯的水军转发、评论和阅读量的方式不奏效了,但现在今日头条的平台也充斥着大量的水稿,冲淡着平台的价值。
3、稀缺品
商业,永远是物以稀为贵。
互联网行业也不例外,当网上购物假货泛滥、正品行货成为稀缺品的时候,就壮大了京东;当虚假招聘泛滥、真实的招聘信息称为稀缺品的时候,就诞生了linkedin……
现在,“真实的声音”正在成为稀缺品,大量水军操纵的信息因为“阅读量优势”占据了媒体显著的版面,不信你可以翻翻自己朋友圈里被转发的那些10万+究竟有多少含金量。在真实的声音越来越稀缺的情况下,知乎、简书开始崛起了,因为这里面的内容主要是基于真实的社交筛选出来的声音,可信度较高。
但一个严酷的事实是,知乎、简书们也在沦陷,或许这也正是人们总是月经式地怀念豆瓣的原因,对于水军来说,豆瓣可真的是一个食之无肉弃之可惜的平台,因为不好“操纵”。然而,不好操纵并不等于不能操纵,很多电影的评论都是有商榷之处的,明显有被水军侵入的痕迹。
4、战场
“水军”的操纵者们把网络当做是他们的“战场”,把他们发起的舆论攻势叫“战役”。
在一些线下“营销炒作沙龙”或“营销炒作培训”里,总有人标榜自己发起过多少经典的“战役”,并大谈特谈如何在网络空间里精心策划、完美组织地进行相互攻讦,用这些“成功案例”来吸引“客户”。
传统的新闻传播理论中,有一条“把门人”理论,就是信息传播者要对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等进行审查。在即将出版的《金牌公关人》这本书中,我将“把关人理论”看做是公关行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其中更有一个章节是“记者的职业素养同样适用于你”。
水军恰恰是一群没有“把关人”的自由组织,他们发出的声音没有经过把关人的审查和过滤,也不代表网民们真实的声音,但给人们的假象却是水军的观点代表着“网络民意”。事实事实恰恰相反,真实的网络民意往往被“水军”淹没了,网民“被代表”了。
5、技术伦理
互联网发展最糟糕的结果,就是“掌握技术的人”偷偷做坏事,我们却还一直被蒙在鼓里。就比如苹果公司让你的旧手机变慢了,你还要感谢库克适时推出了新手机iPhoneX。
人工智能正在成为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新方向,除了无人驾驶、语音翻译、工业4.0等领域,社交机器人是当前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比如可以在后台和你聊骚的“微软小冰”,简直就是一个“人精”。
在不久的将来(其实也包括现在),我们可能会面临一个选择:我们要给人工智能言论自由,允许基于人工智能的他们在网络空间里自由发言吗?他们掌握着我们大量的个人信息,如果骗我们的钱、骗我们的感情怎么办?想想都非常恐怖,毕竟他们那么“聪明”,想干点什么坏事只是“降维打击”的事情,就像大象踩死一只蚂蚁。
更为恐怖的是,截至目前,无论是在互联网科技更为发达的美国,还是在迅猛追赶中的中国,对科技公司使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企业商业伦理层面的监管都依然是一项空白,没有哪一项法律明确规定了企业使用科技一定是要出于善意的,所以,苹果在后台做了点手脚,你又能怎么样呢?
对此,PR研究院发起人杜鸣皓认为,在科技的使用是否出于善意的问题上,不能依靠科技公司的自觉,无论是普通的“网络水军”,还是更智能的“社交机器人水军”,都应该得到坚决的治理,让“真实的声音”、“有价值的声音”不再因为水军的泛滥而成为稀缺品。
杜鸣皓指出,一种声音能否成为网络空间的主流意见,不应该由机器和机器背后金主的个人意志决定,而应该由广大网民共同决定,让无数真实网民的意见筛选出主流的声音,这也正是经典传播学意义上“舆论”的本质。
这是一个属于社交网络的时代
它天生就具有着公共关系的属性
不懂公关,势必独守孤岛
不做公关,只能坐失商机
财富,永远不会凭空从天上掉下来
只会从你抓住的每一次商业机会中悄然发生
财因人聚,无“人气”则必无“财气”
现代公关即商业,新兴商业即公关
为了让更多人读懂公关和商业,PR研究院杜鸣皓策划推出了三本书(公关三部曲),其中:
《无公关,不品牌(公关36计)》是首部公关进阶教程(已出版);
《金牌公关人(公关26军规)》是企业公关行动指南(出版中);
《商业向心力(第四次商业革命)》是用公关赋能商业(出版中)。
图书可在PR研究院微信公号(PR_Club)购买,
畅享公关智慧,创见财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