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学院14天会员体系实战营作业集

Day1作业-我对会员体系的理解

2018-11-28  本文已影响205人  掠过雨的云

一、定义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思考,构建一个产品的会员体系,我认为包括三个方面:等级、积分、权益。其中,等级和积分是会员体系的骨架,权益是充实这个骨架的肌理。

等级代表了用户对产品(或企业/服务/品牌)的忠实度,是对 用户使用产品的频次、使用的功能广度、投入的时间/金钱 或 创造的贡献 的直观体现。

积分是一种虚拟代币,可以理解为 产品对用户承诺的等待兑现的奖励额度。

权益则是会员能享受的服务、功能、优惠、奖励等的集合,对用户来说,是会员身份的价值所在。

二、常见玩法

1、等级

1.1等级的划分

对于体量较小的产品而言,一般是用数字1~N来定义会员等级,这样的好处是规则简单,用户可以沿着明确的主线来提升等级。

对于体量较大、功能复杂、会员权益类型和档次较多的产品,一般会将会员体系划分为几个大的档位,例如“钻石、黄金、白银”等,在大的档次下,再考虑用数字1~N来定义会员等级。

当然,还有一些特殊的玩法,例如在第一种的基础上加入大的档位,例如定义1~X是“白银会员”,X+1~Y是“黄金等级”等。

1.2等级的提升

1~N模式的等级的提升,一般是通过“积累经验值”的模式实现。在设计经验值的获取途径时,需要考虑“产品希望用户产生哪些行为”,比如,我们希望用户每天打开产品,就可以做“每日签到增长经验值”的功能了;我们希望用户发布原创内容,就可以做“发布文章增加经验值”的功能,诸如此类。

“钻石、黄金、白银”模式的大档位的提升,对于付费会员体系来说,一般是由用户付费的额度来决定;对于非付费的会员体系,也可以考虑跟随小等级的提升来进行提升,给用户设定阶段性的目标,给予阶段性的激励。

2、积分

2.1积分的设计

对于体量较小的产品,一般只有单一的积分体系。对于体量较大的产品,可以考虑设计多种并行的积分体系,例如“金币、银币、星星、钻石”等,各个积分体系可用于兑换不同的权益,但使用这种模式时,需要考虑不同积分之间是否允许转换,以及转换的规则。

2.2积分的发放

在设计积分的发放规则时,需要考虑“产品希望用户创造哪些价值,这些价值可以等价于多少的经济效益(我们愿意付出多少经济利益换取这些价值)”。在这基础上,设计积分与现实货币的等价关系(非公开),并基于这个等价关系和用户创造价值的点,设计积分发放规则,例如:邀请一名新用户注册,相当于创造了10元的价值,而100积分相当于1元钱,那么我们可以设计“邀请一名新用户注册,获得1000积分”的功能。

2.3积分的消费

积分的消费通常需要与产品服务相结合,例如使用积分解锁弹幕特效、使用积分观看版权内容等等。

另一方面,积分的消费可以与商务合作相结合,例如使用1000积分兑换一个月的喜马拉雅会员,等等。

3、权益

会员权益的设计,主要包括身份标识、特殊功能、体验优化、消费折扣、特殊内容与服务等。

3.1 身份标识:例如会员专属的徽章、头像边框等,给用户一种优越感。

3.2 特殊功能:例如工具类产品中,付费会员可以解锁一些高级功能。

3.3 体验优化:例如视频产品的付费会员免广告特权。

3.4 消费折扣:例如淘宝的会员专属价等。

3.5 特殊内容与服务:例如会员专属的版权内容、人工服务、线下活动参与权等。

三、其它

在设计会员体系时,还需要基于产品的内在调性,思考如何提升“会员身份”的“社交货币价值”。换句话说,如何让大众感知到“这个产品的会员是一个怎样的群体”。例如,网易云音乐的会员在大众眼中是“文艺青年”群体,得到APP的会员则是“终生学习的互联网人”群体,等等。这需要结合品牌营销、活动运营、产品UI和内容设计等,综合打造会员体系的精神属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