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

习惯的养成与改变

2020-05-28  本文已影响0人  亦心mm

王晓春老师的这本《习惯的养成与改变》信息量很大,尽管多次阅读,仍然觉得需要一读再读,关于“习惯”的话题总是司空见惯,但是总是流于表面和形式,困惑依旧存在。这是一本呈现探索过程的书,作者并没有过多下这个那个的结论,单纯断章取义地理解必然是曲解,我喜欢读它在于它总能不断地刺激我的大脑皮层,不停地触发启动我的思考。再次做些摘录如下:

1.就像每个人有不同的知识结构一样,每个人也有不同的习惯结构。有的人好习惯较多,有的人好习惯较少,有的人好习惯集中在硬习惯方面,有的人好像集中在软习惯方面,而差不多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强项和短板。

我只是一个有自己习惯结构的人,我的这种习惯结构,适合我生存,对社会也有好处,我想这就可以了。

同样道理,我们在观察学生的习惯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要全面评估,不可以以偏概全,要从他未来的生存考虑,不要只想着他的习惯对我们眼前的“业绩”有什么好处。

2.由教育者通过管理手段有意识地“培养”出来的学生习惯,其实是可疑的,究竟是不是真的形成了习惯,难说。比如读书习惯、听讲习惯,都是教育者着力培养多年的习惯,然而事实上学生毕业后,真正形成读书习惯的人比例很小,可是在校期间,多数学生给教师的感觉还是有读书习惯的。

如果一种习惯离开了强制性的环境(学校其实是以一种强制性环境)就消失了,那么这种习惯其实就是假的,或者称之为临时性习惯、短期习惯。

3.但是必须指出,即使明知道学校管理措施可能造就很多“假习惯”,很多事也还是要抓,为什么?因为基本的教学秩序必须维护,还因为对有些学生而言,弄假可以成真,把假装进行到底,也就和真的差不多了。另外,某种被迫的行为,如果经过无数次的重复,周围人都这么做,那么无论如何也 会在大多数人身上留下习惯的痕迹,只不过深浅程度不同而已。最典型的要属参军,军人的习惯都是强制的,整齐划一的,你会发现几乎每个复员军人言谈举止间都会流露出某种军人气质,像烙印一样。这就可见,作为教育者,一方面不要把自己培养学生习惯的作用估计得过高,另一方面也不要失去信心,一个人受过教育,总会留下点什么,与没有受过教育不同。

4.习惯具有保守性,人的非临时性习惯比例太大,确实会变得很固执,老年人往往如此。即便是好习惯,也可能有负面作用。那么,当教师着力培养学生的习惯时,是否一边在帮他,同时也可能在害他?

(也许,在教育上,教师只需要做到维持基本的教学秩序就好,不必费心去培养什么这个那个的习惯,因为很多老师可能因为不得法而走向反面,适得其反。把这事交由学生自个去选择自个去培养更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