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每个人都有做老师de梦?

2015-07-28  本文已影响39人  珞小六

大概在十岁之前,当被问起长大后想做什么,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大学老师。

今天重读微信里收藏的《为什么说努力是种病?》


· 努力是种病

· 比努力更好的方法就是不努力

· 慢比快更容易成功


总有这种文章,看的时候不自觉地点头认同,看完后遗忘曲线正比于1/r,甚至1/r2。

拉到最底下,“心理咨询师”,嗯?也算老师了。

结句我看了不舒服,“记得,你才是自己的主人,你才是生活的主人,你才能为未来负责,你才能为自己负责”。很像宣讲会上激昂亢奋的结尾,带着长者或者权威的语气,想把自己知道的告诫年轻人balabala

这种文很有意思,大多先列出普遍现象,尤其那种常见的通病,然后通过一系列推导论证来得出一句话的结论(基本就是标题的意思)(此刻大多数读者都会点头认同);然后怎么办?罗列1、2、3、4条具体方法(这也是做笔记最好的素材)。最后篇末点题,嗯,就是振臂一呼。

然而特别难忘欣频讲解盗梦的那一课,几十秒的视频一截,一边看一边语速极快地说(怕自己的话跟不上大脑的速度)。

到底是“免费”的,也不能奢望太多。

看多了这种文,其实也帮不了自己太多。都说一分钱一分货。

就像昨晚跟老妈散步看到盗版碟基本已绝迹,因为网络上播放器免费的出现。免费的东西有这个市场,因为符合人心中贪图的念头。

拉住要出门的老妈,问“你更愿意别人叫你‘主任’还是‘老师’?”她的回答印证了我对社会普遍崇尚老师的猜测。

做老师有一种教导学生的优越感吗?

在这个changing time,没有人可以肯定自己有这个资格啦!

我们能做的是把自己知道的分享出来,与更大范围交流。

那种大学教材热卖的时代应该过去,coursera就是来革XX大学的命的。教材一旦被印出来就已经过时,这种认知好可怕。

再可怕也抵不过死赖着不松手的,所以嘛,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