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海拾贝"之 吕大
我和我弟第一次看电视就是在吕大家。
话说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家还没买电视机,吕大家和我们家是同住一楼的邻居,当时我们住的是那种走廊在外边,每层有二三十家的两层职工宿舍楼。我们俩家隔了四个门儿。
吕大是我小时候特别景仰的人,他是文革前的大专生,学中文的,在我们这个万人规模的大型兵工厂里都颇负才名。他是兵工厂一所子弟初中的语文老师。吕大出名其实还有个原因,他二十多岁就是右派,可谓最年轻的右派,据说是说了质疑文革的话。
吕大长得有点像鲁迅,尤其是嘴上蓄着的胡须。只是作为一个北方人,吕大要高大很多。吕大在和我们这些小孩说话时,总是要弯一点腰,平视我们的眼睛,我就记得吕大的目光很温暖,也明亮。吕大声音温和,对我们态度可好了;不像我爸,动不动就踹我两脚。吕大还写得一手漂亮毛笔字,据说他还会写诗,反正吕大在我心里就是个谦谦君子,还是个大才子。
“大”就是“大爷”的意思,其实吕大比我爸也就大个一两岁。可能因为我爸妈也都是大学生,两家孩子年龄也接近,再加上住得也近吧,我家和吕大一家关系一直很好。吕大有两个姑娘,吕大的大姑娘和我同岁,我俩还是小学同学。吕大给他的大姑娘起名叫“德馨”,咋样,一听就有文化吧?那时我的女同学们常用名是“霞 娟 丹”等等。我是学到了《陋室铭》,才恍然大悟,哦,德馨的名字是这么来的呀。
吕大家是我们那个宿舍楼很早买了十二寸黑白电视机的,从此他家就特别招小孩,吃完晚饭,恨不得这一楼家没电视的小孩都要搬个小板凳,去他家看电视。吕大两口子对蹭电视的小孩们都很欢迎,甚至会早点儿打开家门。
那时的房子,俩屋和厨房都是穿糖葫芦儿的,但也坐不下多少人,去晚了就没地儿。我弟每天都早早搬个小板凳去了,经常就坐到电视下面。当然偶尔也有去晚了的时候,没地方坐了,他就抹着眼泪回家哭。
后来,宿舍楼里的人在住了十几年后,就慢慢都换到更好更大的房子了,我家和吕大家也陆续都搬走了,吕大早已平反,老师也当得越来越出名。不过,再往后,吕大得了糖尿病,还逐年加重。我成家之后,也就搬离了那里,和德馨的联系也不多了。
前些年,我有一次回兵工厂的住宅区玩儿,我爸家还住在那儿,就在球场遇到吕大老两口了。当时吕大差不多快70岁了,我还是能一眼认出他。他一时间没太认出我来,我报上名儿,他立刻就知道了。是因为多年糖尿病,视力已经严重受损,看不太清了。
吕大的夫人文化没有吕大高。当年吕大年轻轻就被打成右派,不好找对象,吕大的夫人是城郊化工厂的工人,她就不怕吕大是右派,和吕大成了婚。
那天看见吕大,就是他老伴搀扶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