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谎

2023-03-14  本文已影响0人  一颗花生米

        多年以前迪先生看过一本书《犯罪心理学》,具体内容已经记不清了,但书中关于罪犯被抓后的心理分析还是有些印象的。一个人犯了罪后,总是想逃脱法律的惩罚,被抓后往往谎话连篇,百般狡辩。然而,再狡猾的罪犯在他说谎时总会暴露心理的变化,总会流露出一些迹象。为了隐瞒犯罪,说了一个谎后往往会说更多的谎去圆说的第一个谎。不过,谎话说多了自然难以圆起来。

        迪先生昨天遇到件让他不太开心的事儿,某人和他说了件芝麻粒大的小事。说这事儿的人在迪先生的心中本就是个缺乏诚信的人,昨儿他说事儿的时候内心明显缺乏底气,这在迪先生看来,尽管没有证据证明他说的是谎话,但直觉告诉迪先生他说了谎。

        不过,既然是件小事儿,迪先生也没放在心上,就当夏天被讨厌的蚊子叮了一口,尽管有些痒,但也算不上痛,过去了,也就算了。

        下班后,迪先生回到家,忙着烧饭做菜,他决定晚上搞个韭菜炒鸡蛋,烧个菜泡饭,吃顿算不上精致但却是简单清爽的晚饭。然而就在他忙的不亦乐乎的时候,手机响了。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声音:“到家了?”

      “到了”迪先生说道。

        “我下午和你说的事你别多想啊,”电话那头的人解释着,然后是一连串解释的话……

        迪先生本就没把下午的事儿放在心上,可是这个电话让迪先生的心情又变得有些不好。电话中苍白无力的解释如同《犯罪心理学》那本书中描述的犯了罪的人说出的谎言一样,越解释越让人觉得下午某人在和他说那芝麻粒大的事儿时说了谎。

        挂了电话迪先生想到,说了第一个谎话后如果不再继续说谎去圆,或许别人还不一定能够确认那说的是谎话。可一旦继续说谎去圆第一个谎话,那别人几乎可以百分之百地确认第一个肯定是谎话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