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冬雪晚晴-父母为什那么爱唠叨和批评指责孩子?
我回家两天我爸爸已经批评了我4次,第一次,我拿完瓜子的袋子没及时把口扎好,上来就说我,而且还带人生攻击的,第二次,我泡脚,水洒出来,没拖干净又被批评唠叨了一顿,第三次,我在洗碗,他看我没带围裙穿棉衣洗碗也不方便,得又把我批评唠叨一顿,第四次,吃过饭我躺沙发上被他看见,又被批评唠叨一顿,只要他在家,看见我又什么做的不符合他的标准要求,他就会上演批评和唠叨大法,从小到大他的教育模式就是这样,他的批评唠叨有两个特点,第一就是他在批评的时候会进行人生攻击,第二点就是为你好,我写出来不是为了指责我的父亲或者是发泄我的怨气,应为他的这种行为,现在还是很多家长或者长辈的教育模式,我回家两天,这听见我隔壁的家人就是这样教育孩子和老公沟通了,所以我很好奇,出查了下为什么家人这么爱唠叨和批评孩子,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术语叫“超限效应”,它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其实我爸爸每次这样跟我沟通我都很不耐烦或者有很逆反跟他顶嘴。父母长期这样的教育模式会让孩子以后的内驱力,自信心,自我认知都有问题。
为什父母喜欢唠叨和批评指责式教育孩子?
说说自己看法,不专业。
第一,唠叨批评指责背后是对孩子的不信任。
父母担心孩子做不好,担心孩子变坏,于是经常对孩子唠叨。父母的唠叨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你不行,你不对,你不懂……担心孩子会出状况。最终的结果就是,你担心的事情都成了现实,孩子成了你担心的样子,成了你口中的孩子。
第二,唠叨批评指责背后没把孩子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其实孩子比家长更知道他自己。每个孩子都是个别的个体,我们每个人也是个别的个体,我们生活在过去的经历、经验和社会意识中,我们从孩子身上更多是看到自己,看到自己曾体验过的情绪与行为。
第三,父母唠叨批评指责孩子其实是投射父母自己情绪,是对自己的不信任。
父母不接受自己,否定自己,或者过于追求完美,于是内心产生纠结、矛盾和自卑、焦虑。一个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父母会把这种焦虑的心情投射到孩子身上,很难接受孩子的行为,表现出来就是对孩子不断地唠叨、唠叨、再唠叨。
第四,唠叨批评指责的根源是父母童年时期不被自己的父母相信。
经常被自己的父母批评、指责、否定、打击,久而久之就觉得我不行、我做不好、我没办法、我不是好孩子、我很自卑、我没有价值……父母带着自己童年时期留下的心理伤痕,自然把这种心理状态投射到自己孩子身上。潜意识里把改变自己的愿望转嫁给孩子,结果复制了自己的模式,孩子就成了父母童年时期的样子。如果不出意外,这样的模式会一代一代传下去。
今天写到这里吧,新年快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