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馒头
我人生中第一次回答妈妈提出的“将来长大想做什么呀”这种问题的答案是“卖馒头”。直到现在我妈一提到有关于梦想之类的话题依旧要拿这件事情出来调侃并且回回笑得合不拢嘴。
当时我应该还是在上幼儿园的年纪。其实我后来稍大些大约上小学的时候又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我也挺想当老师的。原因是有一次我下了数学课去办公室找老师修改作业,当我拿着作业本站在她身旁的时候看见她拉开的抽屉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的饼干。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天真地以为这个世界上只有老师这种职业才可以在办公室塞满自己喜欢的饼干。看着老师一只手握着饼干一只手握着红笔批改作业,我突然被那种自由自在的气质所吸引了,那一刻起就在心里埋下了梦想的种子。后来伴随着成长我的这个梦想自然就破灭了——我在爸爸办公室阿姨的办公桌上发现了更多好吃的零食,而她不是老师。
但是“卖馒头”这个梦想却是带点儿真情实感的。
北方人爱吃馒头。幼儿园放了学,妈妈常常领着我去我们大院的门口买馒头。有一个阿姨,头上总是裹着一条橘黄色的头巾,在清晨和旁晚时分都会准时和她的自行车一起出现在大院门口。自行车的后座上绑着一个白色的泡沫箱子,箱口被一团像棉被一样的东西捂得严严实实。她那自行车架上还绑着个黄色的小喇叭,每当我从幼儿园被妈妈领回来,都能从老远就听见喇叭里传出的山东口音的叫卖声:“馒头——卖馒头嘞——”
我只对冬天的馒头有印象。妈妈牵着我走近卖馒头阿姨跟前,来买馒头的人报个数,那阿姨就用手抓起那白被子的一角往旁边一掀,箱子里馒头的热气瞬间就向上冲出来,白色蒸汽在泡沫箱上方翻滚着,从浓到淡,瞬间在周围空气里弥漫开来,还裹挟着蒸馒头的香气,蒸汽散去后就露出箱子里面那白花花的大馒头。
从此我开始深刻理解“热气腾腾”这个词。也从此,对我来说这个词中裹挟了一丝幸福感和安全感。我也想成为那个卖馒头的人,在北方有些冷的冬天里包着头巾,用冻红的双手去掀开那棉被的一角,时不时让白色的香喷喷的蒸汽包围我的脸颊,与我口中呵出的热气融为一团。
于是长大直到现在,每每想到“幸福”这个词,脑子里都会不自觉联想到深冬时节自己身旁冒出的那一团带着麦香的热气,在寒冷的冬天令我感到温暖和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