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欲无求,便是死亡
电影《都灵之马》可谓是对人生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哲学探讨。
父女俩生存在地无一根青草、天无一鸟拉屎、空中狂风呼啸的荒原里。长镜头之下,他们每天的生命活动不过就是一件一件地穿衣,起床,然后打水、生火、吃土豆、发呆,之后又一层一层地脱衣服,睡觉。如此了无生趣的存在,实在沉闷。
这个电影的产生是在哲学家尼采说过那句话“上帝死了”之后,导演由此生发出进一步的哲学思考,然后拍成此片。也就是没有了上帝之后,人类的存在毫无生趣了,唯有静等死亡的如期而至!
抛开现实中宗教信仰的因素,作为一个无神论者,所谓“上帝”,其实也就是心中的欲念吧。“欲”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非分之想,它是一种心念和追求。宗教里上帝指引人们,保佑人们,其实欲念也是如此一种指引,当它成为执念,便是信仰!有信仰,有期盼,有坚守,便有了宗教的定力作用。这是不是就成了上帝?
没有了上帝,难道就该毁灭?这真的恐怖!影片设计了六天的时间,把活着的人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向灭绝的过程,赤裸裸地展现给你看!看懂的人,会有一股恐怖的寒气,从心底慢慢升腾出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28816400/fb6505134b7a8b3c.jpg)
一个人没有了欲念,真的就该死亡了。电影里,欢声笑语的吉普赛人跟死气沉沉的主角,形成鲜明的对比;他们邀约女主角一起组团,还说一起去美国,对于绝境里挣扎的主角,这些都是生的欲望与追求!结果,吉普赛人被拒、被驱。整个影片中唯一有生气的片段,便是这群吉普赛人的到来。在西方人眼里,吉普赛人是丑陋的、卑贱的、不受欢迎的,但是社会底层里摸爬滚打的他们,很具有生存能力。可见,吉普赛人的出现,代表着一种欲望的指引,可惜,主人公驱赶了它,最终,当然只有油尽灯枯,弹尽粮绝,两个主角安安静静地迎接属于他们的死亡!
他们心中的上帝,不在了。还能咋样?
所以,有欲,才是希望,才是方向,才有动力,才有生机!这就等同于上帝驻扎在心中,有了保护神。
而一个无欲无求的人,必然会走向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