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拆不成器

这个暑假,和先贤卢梭一起去旅行

2021-06-15  本文已影响0人  熊妈侯蕾

马上就到暑假了,你有带孩子出游的计划吗?

当然,前段时间被盛传的京城名小南极长城站的假期实践……咱们也就当神话听听,但“假期总要带孩子出去转一转”的想法,现在已经基本成为家长得共识了。加上过去一年因为疫情被压抑的出游需求,这个暑假预计将会迎来新一波的旅行高峰。

但,为啥假期就非得出去旅行呢?大家怎么就不约而同的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呢?

大多数家长可能都会说,“读万卷书、行为里路”呗!刻苦学习了一个学期了,假期也该让孩子玩一玩,放松放松。再说,出去走走看看,孩子也能长长见识。

其实,咱们这种朴素的想法在某些方面刚好和一位教育先贤不谋而合——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卢梭,就曾在他的教育著作《爱弥儿》一书中倡导,孩子应该“和真正的事物打交道,而不是只和符号打交道”。

卢梭:18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

说起卢梭,更加为人所知的应该是他的“社会契约论”;而《爱弥儿》这个书名虽然如雷贯耳,但很多人其实并不清楚,这是一本系统阐述卢梭的教育思想的著作。

《爱弥儿》的篇幅很长,大多数版本都有五百或六百多页。人们之所以经常误解卢梭的教育观点,其中一个原因可能就在于,只有少数人真的读完了整本书。

说这话的是英国历史学博士尼古拉斯·秦特,他在国际教育的多个领域享有崇高声望。在其著作《教育的真谛》中,他用系统化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西方历史上多位知名教育学家的思想观点。远到苏格拉底、柏拉图,近到尼采、杜威——从历史纵向的角度,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西方教育思想的传承和流变,更能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看到教育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及收到的影响。

《教育的真谛》作者:尼古拉斯·秦特

在谈到为什么要整理出版这样一部著作时,他说道:

当我反复阅读本书中提到的这些思想家的著作,总是感到十分惊讶,因为大多数有关教与学的、基本的现代观念都不是全新的,往往是几百年、几千年前的人在思考和写作时就已经更清晰、更微妙的表达过了。

从泰特博士提到的这个角度来看,这些教育先贤们的很多观点,确实,即便放到今天也是相当的前卫。

依然以卢梭为例。

卢梭最关心的是,孩子不应更被强制去做那些他还没有准备好的事情,成人应该控制自己的冲动,不要往孩子正在发育的大脑中填塞各种与孩子生活的世界无关的外部知识。卢梭屡次建议教育者,对那些并不会在孩子自然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事物,并不需要急着让他们学习。

怎么样?如果隐去姓名,这个观点直接对接到“某专家就当前中小学教育严重‘内卷’做出回应”,是不是也毫无违和感?

更重要的是,卢梭还不是那种“喝鸡汤不给勺子”的主儿。他不仅在几百年前就预见了教育内卷的危险信号,还早早的系统阐述了“真正有效的学习方式”——主动学习。

根据他们自己的思路,自己去发现;
提出他们自己的问题;
提出假设;
根据事实证据验证假设;
回答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而不是等着老师给出答案);
不怕失败,并从失败中汲取经验;
改正他们自己的错误(而不是等着老师来为他们改错);
认识到自己行动的后果,并且从中汲取教训(而不是因此遭受责备或惩罚);

对照看看近几年大火的PBL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 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通过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学生围绕问题独立收集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是不是完全如出一辙?

BPL教学模式

更厉害的是,除了具体的操作标准,这套系统还显示出了“先进的教育心法”:关注于解决问题而非惩罚、把失败看做学习的好机会——不知道创立了“正面管教”的美国老太太简尼尔森,不知道是不是也曾在这套理论中汲取过灵感?

而且,你也别担心这套东西自己在家庭教育中不好操作,让我们通过一个细节问题,来看看卢梭的观点有多么“接地气”:

不管是选入小学课本的《狐狸和葡萄》,还是我们从幼儿期就耳熟能详的《狼来了》,寓言故事在儿童早期教育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近些年更有很多绘本打着“情商教育”的旗号大行其道,仿佛孩子们出现的各种行为问题,都可以对症下药的找到某些“故事”来让他们“无痛接受”。

典型的“说教绘本”

但是这也带来一个问题:孩子们喜欢的是“故事”,家长们在意的却是“道理”。当孩子听完故事就一溜烟跑开,你会不会也焦虑“效果达不到怎么办?”甚至觉得“讲故事/看绘本的时间被白白浪费了”?

让我们来看看,针对“如何使用《寓言集》来教育孩子”,卢梭总结出的方法:

只有非用不可的时候再使用,只有当孩子的理解力发展到恰当水平时再使用,但是要加以编辑,你可以把每个寓言故事结尾的说教部分拿掉,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其中蕴含的道理。

是不是很意外?这跟咱们平时的做法……刚好是完全相反的!不仅不能上赶着把“道理”塞给孩子,还得专门摒弃说教的部分;不仅不能“提前灌输”,还得小心留神“别太早了”!

但细想一下就不难明白,多给孩子一点时间去“自主发现”,那个“道理”对他们而言才不会是让人抵触的老生常谈,而是真正的金玉良言——这就是卢梭所云:“对那些并不会在孩子自然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事物,并不需要急着让他们学习。”

你看,这才是每个人都有着切身体验的“学习之道”啊!

理解了卢梭的“自主学习理论”,再看待假期的出游,除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老话,我们在“带孩子长长见识”的路上,就完全可以有更具体的规划了:

走出去,到真实的世界中去——研究星空,在树林中寻找方向,和当地的农夫、商贩交谈,从事实践科学,学习一门手艺——而不是困在书桌后面或者那些“令他们感到最不幸的东西”(也就是书籍)当中。

这个假期,不一定非要打卡哪些热门景点啦;

去一个村庄、找一片树林,带上礼貌的微笑和好奇,与你们遇到的当地人聊聊天,去感受另一种不同的生活——这不仅是对孩子来说的新奇,也是对我们自己认知的扩展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