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章浅解讲义
咱们从昨天开始了经典《道德经》的学习,从《道德经》的作者,缘起等等。其中关于《道德经》的写成有一段有关老子非常有意思的故事,也告诉了我们经典的来之不易,一定要好好珍惜结缘善知识的机会……昨天我们讲了《道德经》的第一章,老子通过第一章的阐述,主要讲了他对于“道”的理解和感悟,“道”的起源,“道”是什么,怎样去理解“道”,怎么去实行“道”。
《道德经》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天下,天下的意思是指包括天及其以下所有众生的总称。天底下的众生都知道美好的事物,并且向往它。我不喜欢。都知道为善的好处,我却不这么认为它就是好的。世间的事物都是相对的,有了“有”概念,随之就会产生“无”的概念,它们是相互依存的。
人主观认为有了“困难”的事物,就随之产生了相反的一面“容易”,困难和容易是互相成就的。有了“长”的分别,就会有“断的”认识,它们是相互形成的。有了“高”就会有“下”相互的补充。有了“音”就会有“声”的相互附和。(音是指内心还没说出来的声),有了“先”才有了“后”的前后相随。这都是人们认为有常的事物。
因为这个原因,圣人常常保持无为的修行,用不言而教的方法去指导世人。让万物自然的发展而不去干预,有所作为却不认为实现了志向,成就功名却不居功,认为有功名这回事。原来是因为没有自己有功的心态,那么功德又怎么能够会失去呢。
《道德经》的第二章主要阐述了老子自身实行“道”的准则。万物都是因分别心为缘起而有了追求的事物,那么好的就一定是好的吗?答案是不一定的,事物都是相对却没有绝对的这样一个道理,只是因为我们的分别心,而让自身对于事物的认知形成了一个“绝对”的概念。就像世界上没有一个绝对的好人,也没有一个绝对的坏人,好人也会做错事情,被别人当做坏人,而坏人或者只是做错了一件事情,而让别人从此对他的印象就停留在坏的概念里。我们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有的人喜欢吃苹果不喜欢吃梨,而有的人喜欢吃梨而不喜欢吃苹果,那么苹果和梨到底孰好孰坏呢?实际上,人在开心,或者特别渴望满足于一件事物的时候,干什么都会认为特别美好,反之人在消极状态,或者内心对于任何事物都充满了消极的情绪时,干什么都会认为是痛苦的。一把刀可以作为我们生活的工具,同样可以用来伤害别人……这样的例子在任何事物中都能够找到相应的例子,事实上万事万物都具有两面,对于其能带给我们正面或者负面的状态,其实完全由我们的心在决定,并不是外境。
如果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那么在一切认知中,就连最可怕的事物,比如杀人放火,甚至于为恶作害都有好的一面,如果人以开心的一面去伤害他人,岂不是天下大乱了?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就从杀人放火,为恶作害这件事情上来说,如果杀人放火是为了保护自身不受别人主动的伤害,那就是好的,如果是为了伤害别人,那就是不好的。它是没有一个绝对的说法的。
以上我们讲到了事物的两面性,自己万物都又我们的心态而作取决,万事万物的本质并非自带好和坏的属性。都是自身的分别心的认知而形成了好坏的概念,那么,如何让自己调节保持在一个积极的状态而不低沉呢?其实,这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我们知道,一个人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得到一些内心需要的事物而有的动力去产生行为,就本身得到这件事情上来说,你内心对于这件事物的状态其实是处于喜悦的状态中的,即这件事本身就“让”你喜悦,(实际上,只要你想开心,你就可以特别开心,这并不依附于任何物质,而在于自身的心态)言归正传,那么为什么原本让你开心的事物有的人最后反而让自己感觉到痛苦呢?事实上,这是一定的,当你对某一件事物保持长久的执着时,它就会让你痛苦,我们都知道,有阳光的地方,就会有黑暗,你在想得到某件事物的那一刻开始,就意味着,在你的心里就有得不到这件事物的另一面,你是因为没有“得到”而去追求。然而在以上我们已经讲过,你所追求的事物只是内心状态对于事物的投影而已,事物本身是不具备积极或者消极的属性的。那么,当你在追求一件事物的时候,就会产生两种结果,一是内心认知中相对容易的得到。可当你得到以后,最开始对于想要到这件事物的喜悦就会慢慢消失了。二是内心认知中得到这件事物非常困难。那么,在你想要得到的喜悦中,因为无法实现就会变得生气,转而就会失去本来应该有的理智,变得越来越消极,并且因为失去理智的原因越来越得不到。实际上,无论得到或者没有得到一件事物,其本身的价值只是跟你自身喜悦积极的程度成正比关系,事实上,就算你容易或者通过很大的努力得到某种事物,其结果并不一定会让你愉悦。
人在追求某种事物的时候,往往最初向往却没有得到的心灵愉悦程度是最高的。随之会因为没有“得到”的这种负面能量慢慢减弱自身的喜悦程度,以后变成一种负担,直到发展成负面情绪。事实上,事物的价值只依附在“其对我是否有价值”这个前提上的,人赋予这个事物有价值的前提上,事物才会被人所追求,事物本身并不具备人理念中的“价值”。在一个满地都是黄金钻石的国度,那么人还会希求它吗?无论是任何事物,你认为它美好,并且把它利用在美好的那一面,它就是美好的。馒头不一定不比山珍海味香,试着用真心去品尝它。
当你对一件事物的追求程度渐渐让你对其余所有认为美好的事物产生干扰,让你不再因美好而是消极去处理问题时,你就应该停下来去考虑这件事物是否真的如此重要,从中做出一个取舍,其次,当你认为这件事情还值得你去做时,你就应该找回自己对于此事的初心,做这件事本身就是让自己高兴的,得到内心想要的,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这样就会顺利很多。
下面我们来讲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好。老子为什么不以美为美,以善为善。讲解最开始,我们讲到了,事物因人之分别心而产生了两面性。无论快乐或者是悲伤,都是具有两面性的。中国有一句话叫做过犹不及,实际上快乐是一种从轻微到高亢都有积极的情绪,每个人想要快乐,当下就可以做到,比如当下放松下来,或者回想一下让你快乐的事物,实际上快乐只是人所具备的一种很正常的情绪,它并没有那么困难的获得。时常保持在一种安逸轻微的快乐中对人的身心就是最好的良药。那么现代为什么如此多的人感觉不到快乐,越来越痛苦呢?原因就是人把自身的快乐过多的附加在了物质的基础上,到认为“重要”的事物上,这样,快乐就非常不容易获得了,并且快乐也就变得像稀缺品一样让人认为难以触及。从快乐本质上来讲,它只是一种情绪,并且也是耗费精神的感受。悲伤同样如此,它消耗人精神的程度远比快乐要高上数倍。从最初的人性中讲,人都喜欢轻微的,不喜欢沉重劳累的,如果一个人能够以一种快乐的状态持续下去,其本身就是一件很累的事,更何况悲伤呢?快乐和悲伤本就是同一件事情不同程度的表现,乐极生悲,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快乐的太累了,就会悲伤。所以,就算美好的事物,也是应该适度而行,在喜欢的东西,也会因为过度变得没有意思。其美好本就是痛苦的来源,过于执着,必然产生痛苦。《道德经》第二章中老子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人的天性都乐于安静,排斥劳神费力,快乐本质上就是那么一回事,追求所谓的快乐本就是劳思耗神的一件事,不必把它执着的非常重要,更何况把它建立在外境上呢。人因为自己没有才回去追求有的事物,人因为有了比较的心,从此就失去了平静的灵魂,万事万物,无论你怎么追求,它始终是归于起于无而归于无的平静中去。以想要获得分别心中有的那个概念去得到,获得喜悦,其本身就是耗费精力讲自己所付出的努力以得到的事物为等值,让非常平常的快乐变得高价值。
总结一下,无论是事物本身,或者是自身情感上,因为人身的存在,它不可避免的让极大一部分情感依附在事物上。事物本身并不具备任何情感属性,当人有了追求,对其附加了情感后,它才成为人的认知。从所有事物的两面性中讲,聪明的人都应该去选择积极的一面而非消极,在自身付出价值的基础上,去取舍事物。如果一件事本身让你能够积极的去做,并且认为其“物有所值”时,就可以选择去做,如果自身对于一件事消极程度远大于积极,那么就应该停下来,从新出发。从人道中讲,如果一件事开始就会对自己或者对别人有负面的影响或者伤害,就是不值得去做的。《道德经》第二章短短数句,其中所包含的道理却是根本无法说尽的,希望大家通过这次的学习能够真正对自己有个新的认识,和感悟。
留下三个思考问题。
第一,事物本身是否具有情感属性。
第二,人的情感附加在事物价值上的必要性与非必要性。
第三,喜,怒,哀,思,悲,恐,惊。色,身,香,味,触,法,之间的关系和事物自性被附加情感价值的取决和内心的关系,及其必要性。
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升极乐国。
(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