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哲思

一个理工科钢铁直男怎样从物理学、哲学、心理学、宗教和神话学来理解

2020-01-08  本文已影响0人  打开的番茄

三年以后,每当我面对着客厅那个拥挤的书架,读着博尔赫斯的《但丁九篇》,我会常常想起骑着共享单车从魔都的某个地铁站,前往西西弗书店的那个傍晚:当我经过一个忽明忽暗的公交站广告灯箱时,《星球大战:原力觉醒》广告画里的光剑正在闪烁不已。那年,《星球大战》系列从1977年的《新希望》开播到那时已经上映到第7季,肯尼迪·凯瑟琳从那时起开始成为该片的制片人,那年,帝国风暴兵和R2-D2的造型摆在了白宫奥巴马的新闻发布会现场,正在竞选美国总统的希拉里克林顿对着支持她的民众高呼: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毫无疑问,《星球大战》系列电影已成为这个星球上最激动人心的科幻故事。天行者Skywalker带着原力驾驶“X翼战斗机”穿过歼星舰的舷窗,而原力像哈利波特的霍格沃茨魔法,它带来的神奇始终贯穿于整个星战宇宙。那一刻,我在想,作为一个理工科的钢铁直男,到底该如何理解《星球大战》中神秘的“生命原力”和“原力觉醒”呢?

一个理工科钢铁直男怎样从物理学、哲学、心理学、宗教和神话学来理解《星球大战》里的“原力”?

首先,我们先来找找电影台词里的一些蛛丝马迹。

一个理工科钢铁直男怎样从物理学、哲学、心理学、宗教和神话学来理解《星球大战》里的“原力”?

图:星球前传(1-3);正传(4-6);续集(7-9)

在正传《新希望》里,天行者的师傅欧比旺这样讲到,“原力是绝代武士的力量之源,是一种孕育在万物间的力场,它包裹着我们,渗透着我们。它还连接着整个宇宙”。

一个理工科钢铁直男怎样从物理学、哲学、心理学、宗教和神话学来理解《星球大战》里的“原力”?

前传里(1-3)魁刚·金说,“原力是生命的体现。”

而星战后传第7集,直接以“原力觉醒”为标题。

那到底什么是“原力”呢?原力如何“觉醒”呢?原力的“连接”是怎么回事?

这则缘起于三年前的关于“生命原力和觉醒”的“奇点”追寻之旅,像是魔术师手里的彩缎,引出了一段科学,哲学,心理学,比较宗教学,神话学的接力赛。这还得从一则很不起眼的Top10报道说起。

一个理工科钢铁直男怎样从物理学、哲学、心理学、宗教和神话学来理解《星球大战》里的“原力”?

图:斯蒂芬·霍金提出的黑洞奇点。电影《星际穿越》中,塔斯在奇点带回重力方程的终极解答,最终创造虫洞解救了Cooper。

1、缘起

第一件事,2016年《华盛顿邮报》列出了人间Top10“奢侈品”,其中列出的第1条是“生命的觉悟”。

一个理工科钢铁直男怎样从物理学、哲学、心理学、宗教和神话学来理解《星球大战》里的“原力”?

第二件事,HBO神剧《西部世界》正在上演,它讲述了AI人工智能自我“觉醒”的故事。

一个理工科钢铁直男怎样从物理学、哲学、心理学、宗教和神话学来理解《星球大战》里的“原力”?

图:西部世界

一个理工科钢铁直男怎样从物理学、哲学、心理学、宗教和神话学来理解《星球大战》里的“原力”?

图:迷宫中心,代表自我意识的觉醒。参见《二元意识的崩溃与意识的起源》

第三件事,这时我在另一篇文章里读到,心理学家霍金斯通过20年的临床研究而提出了能量层级理论,能量层级排在第1位的是“开悟”。这也像是对《华盛顿邮报》Top10的呼应。在理工科的世界里,这些数字看起来是多么亲切无比。

一个理工科钢铁直男怎样从物理学、哲学、心理学、宗教和神话学来理解《星球大战》里的“原力”?

这三件事全部指向了生命(或人工智能)的觉醒。

那什么是觉醒呢?我把目光投向了智慧之学:哲学。

2、觉醒的开始:认识你自己

哲学是智慧的源泉,在哲学的殿堂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古希腊雅典城供奉太阳神阿波罗的德尔菲神庙石柱上刻着一行字:“人啊,认识你自己!”。传说这是太阳神借祭司之手,留给人类的箴言。

同时,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就提出一个著名命题:“认识你自己”。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真正的人生,是从认识自己开始的。/木心

三年后,在读到印度瑜伽学派的书籍时知道,“认识你自己”是“生命原力觉醒”的开始(类似于印度瑜伽“海底轮”的开启)。

3、觉醒的机缘:颠覆二元思维

如何通过哲学进行自我认知呢?罗伯特·波西格所写的《禅与摩托车修理技术》(美国70年代十大畅销书),对西方哲学自我认知的“身心二元意识”进行了全面批判,提出身心是一元的。

豆瓣曾列了一张奇怪书名的列表,这本书进了前十。"禅"和"摩托车"会有什么关系?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怎么会放在一起呢?读的过程中才知道到这两个词都是象征意义。"禅"象征一个人内心的心灵探索,是主观哲学思考;"摩托车"象征科学技术,是客观的外部存在。把它们放在一起,就是讨论如何将主观和客观统一起来,正确地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达到一种和谐存在的境界。这本书的主题可以概况为,在工业时代,如何成为一个有信仰的人,以及如何去信。

其实自古希腊以来,人们都生活在这样一个二元世界的逻辑里,非黑即白的对立中代表独立的人性表达,主观与客观、理性与感性、理论与实际等等,像是天平的两端一样无法调和,因此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总是被分割,另外对“内一个世界”的认知却远远不够。 ​

"感性"是指追求内心感受,不追究事物背后的原因和运行机制。比如,感性的人骑摩托车兜风,看重的是骑行的快感、旅途的美景,以及和自然合二为一的体验。"理性"则是指逻辑分析和科学理解能力。理性的人骑摩托车兜风,会想搞清楚摩托车的运行原理,以及发生故障时如何维修。如果感性和理性能够结合起来,一个人就能正确面对这个世界。

在三年后播出的星战9中,凯洛·伦对着蕾伊说,我们是原力的二元,其实是一体的。

一个理工科钢铁直男怎样从物理学、哲学、心理学、宗教和神话学来理解《星球大战》里的“原力”?

4、构建认知体系:栅栏知识系统和知识光谱

《查理·芒格的智慧》一书中提到芒格(巴菲特的合伙人)的知识栅栏理论,就是当我们认识一项事物(或者进行投资判断时),可以从多个学科和知识架构入手形成知识融合。

同时,在“知识融合”的过程中,理性和感性的意识边界往往是渗透的,科学经常会走向哲学的命题,而哲学(包括心理学)也经常会走入宗教和神话的范畴,犹如知识光谱之间的无边界相接。

一个理工科钢铁直男怎样从物理学、哲学、心理学、宗教和神话学来理解《星球大战》里的“原力”?

具体到每个人不同的知识背景和和认知体系,每个人或个体都有着自己认知所熟悉的光谱段。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形,和不同的人谈论一件事,往往会出现各自意见有天壤之别的结果。这也就是每个人所处的认知光谱段不一样。同样是一束白光,经折射后,有的人站在紫色光谱段,会认为是紫色的。有的人却认为是红色的,那是因为他站在红色的光谱段。

那我们尝试用不同学科和不同的认知维度来理解一下“生命原力”这道白光。

一个理工科钢铁直男怎样从物理学、哲学、心理学、宗教和神话学来理解《星球大战》里的“原力”?

5、科学(物理)世界里的“生命原力”:生命以负熵为生,归于热寂。

在热力学范畴内,生命是有序的,而死亡是无序的,即生命的旅程就是不可逆“熵增”的过程。

5.1 熵

熵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又称熵增定律)的概念,用来度量体系的混乱程度。而“熵增定律”常常被科学家们称为除了能量守恒定律之外的宇宙第二定律。具体来讲,“熵增”指的是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结构会趋于混乱和无序,是反映这种无序和混乱程度的。能量转换总是会产生熵,如果是封闭系统,所有能量最终都会变成熵。

一个理工科钢铁直男怎样从物理学、哲学、心理学、宗教和神话学来理解《星球大战》里的“原力”?

摘:时间之失构成熵永恒的主题,人文知识分子不读热力学第二定律,就像科学家未读过莎士比亚一样遗憾。/路德维希·玻尔兹曼(Ludwig Boltzmann ,1844.02.20-1906.09.05)

生命从无序的海洋中吸取有序,而将有序集中于自身,维系生计,换句话说,在非平衡条件下,熵流会产生有序和组织,进而产生生命。

同时,“热寂理论”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作为一个“孤立”的系统,当宇宙的熵达到最大值时,宇宙中的其他有效能量已经全数转化为热能,所有物质温度达到热平衡。这种状态称为热寂。这样的宇宙中再也没有任何可以维持运动或是生命的能量存在。

简而言之,我们的原力世界会熄灭。

5.2 不可逆性

不可逆性在生命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甚至可以这么说,没有不可逆过程就不可能有生命。生命系统就像组织精良、分工微妙的工厂。一方面,它们是各式各样的物理现象、化学反应与生物过程出现的场所;另一方面,它们又提供了一个极不寻常的“时-空”组织,其生物化学物质的分布乃是极其不均匀的。今天我们知道,无论是整个生物圈,还是它的组成部分(活的或死的),都存在于远离平衡态。在这个意义上,生命正是自组织过程的最高表现。既有候鸟的秋去春来,心脏的节拍起搏,反映生物世界有节奏、有规律的行为;另一方面,生物现象呈现许多令人惊讶的不可预测性与随机性。有序与无序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环套一环的生命网(network)。

生命过程只能在非平衡态中存在,“只要活着,就维持着非平衡态。”而在也只能在远离平衡态,系统才可能建立一种定态,即远离平衡的生命体系,恒处于某种定态,且不断地由一个定态,经历若干亚稳态,跃迁为另一新的定态。

生物体系的空间有序性(组织结构的有序性)和时间有序性(生命节奏)皆渊源于此过程。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远离平衡的定态是由开放系统所维系的。穿过生命系统的能量流蜿蜒曲折,有如河流,时缓时急、时高时低,扑朔迷离,表现出令人惊异的杂乱行为,而生命系统之中的熵流,更是作用奇特,耐人寻味。

一个理工科钢铁直男怎样从物理学、哲学、心理学、宗教和神话学来理解《星球大战》里的“原力”?

图:《星球大战》伊沃克人

生命的实相是一条河流。/克里希那穆提

1943年,物理学家薛定谔就发表了《生命是什么》为题的小册子,以高度的洞见性,探讨了物理学规律在生命科学中的作用,文中也从熵变的观点分析了生命有机体的生长与死亡,创见性地提出“生命赖负熵为生”,一语道破了个中奥秘。他指出:一个生命有机体,在不断地増加着它的熵—你或者可以说是在增加正熵—并趋于接近最大值的熵的危险的态,那就是死亡。要摆脱死亡,即活着的唯一的办法就是从环境里不断汲取“负熵”,我们就会明白“负熵”是十分积极的东西,因为有机体就是有赖“负熵”为生的。

5.3 生命和组织的原力

如果生命过程是一个“熵增”的过程,要保持生命的活力,我们需要的是物质负熵、信息负熵、心理负熵。

古人云,生命在于运动,说的其实就是生命在运动状态是一个熵减体系。健康的作息,饮食和健身都是我们生存的物质负熵。

知识技能、信息分享则属于信息负熵。学习就是一种熵减现象,也能增加精神的活力。多增加脑部的运动和瑜伽,就能抵抗脑部神经系统的熵增。

心理负熵指的是积极的心态。保持阳光健康的心态,或者通过良性的心理建设达到圆融自洽的心理状态。

往往一个组织和企业的兴衰,实际上也有熵的问题。眼看它起高楼、眼看它楼坍了......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组织和企业通常也是一个负熵的系统。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熵理论的启示下,指出了管理就是“在混乱中怎么走向治,乱中求治”。任正非也是中国最早把“熵”的概念引到企业管理中,并进行系统阐述的企业家(2011年),他发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有着同样的规律,企业发展的自然法则也是“熵”由低到高,逐步走向混乱,并失去发展动力。在考虑企业管理时,他会把“熵”作为一个重要视角。

关于熵的概念,不只是华为提出来,1998年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致股东信里也提出了“负熵”的理念。实际上也是在用“负熵”理念来关注组织的活力。

生如夏花般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

6、哲学里的生命观:时空和自然

苏格拉底说,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习死之学。进入哲学和宗教的范畴后,你就会发现世界上所有的宗教,世界上所有的哲学,都发端于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

一个理工科钢铁直男怎样从物理学、哲学、心理学、宗教和神话学来理解《星球大战》里的“原力”?

对于生命的“原力觉醒”,每个人内在都有非常丰厚的悟性。《六祖坛经》里讲到:“下下人有上上智”。最稀松平常的人,最有机会掌握生命的智慧。

回到哲学上对生命原力本身的视角。大致可以归纳为,一种是广阔的时空观,无限接近无我。一种是顺遂的自然观,无限接近无法(或暂且称之为道)。

6.1时空观

两年前,在托马斯·内格尔的《你的第一本哲学书》中我读到,我们都知道,在我们出生之前的漫长岁月里,世界如常存在,但是却没有我们,对此我们安之若素。那么想到我们死后就不复存在,这又有什么可怕的呢?看起来,对于我们来说,过去不曾存在是无所谓的,但是将来不复存在却十分可怕。

部分原因在于,我们总是无可救药地把自己看得很重要,希望自己的人生整体从外在方面来看,也具有某种意义。其心理动力往往就是就是来自于一种“重要感”。这种感觉就是:你所做的一切不只是对你来说很重要,在某种更大的意义来说,它本身就很重要。

空间上,霍金写过一本《果壳里的宇宙》,对我们而言,包罗万象的宇宙,是不是就是一颗在显微镜下被无限被放大的果壳而已?而我们就是这个果壳的世界当中,一些细小的微生物而已?

古人云:“站得高,看得远”。一般而言,你会发现,住在三楼的人,他看得到的风景往往住在十楼的人也看得见,而且在十楼的人看到的更加清楚、更加完整和更加全面。但是,住在十楼的人他看见的风景,往往三楼的人未必看得见。因为认知高度决定了视野的不一样。住十楼的人能看得清更远的风景—远方的一栋楼,或者远方的一座山。

这就是广阔的时空观所带来的启示。

6.2 自然观

《庄子·至乐》中写道,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

在看庄子哲学的时候,有一则小故事。庄子的妻子死了之后,惠子去吊唁他的妻子,然后发现庄子正在那里击缶高歌。这种反常的举动让惠子非常不能理解,你不应该为你妻子的离开感到难过么?

庄子说,我的妻子其实是回家了。生命从大地来,从大自然来,所谓死亡是生命回归为大自然的一部分。换言之,那就是对于庄子来说,他妻子的死亡只不过是一团精气神的凝聚或弥散而已,有形到无形而已。

读到歌德时,他的墓志铭是“这世界一片黑暗,本来没有光,上帝说这世界要有光,于是歌德降生了”。歌德当时快要离开的时候,家人哭做一团,然后歌德说了这么一段话:“我希望你们不要难过,因为死亡对于我来说,不是我在宇宙中消失,不过是我以此一种能量形式转化为彼一种能量形式而存在。某种程度上,死亡是我从肉体的束缚中解脱,从而能够弥漫于无限时空当中。所以死亡对我而言是一种更自由的存在状态和一种更无处不在的存在感”。

在星战6中,达斯·维达(即安纳金)在最后时刻,舍身拯救天行者卢克后化身原力,回到了尤达大师和欧比旺的Jedi大师原力队伍。

一个理工科钢铁直男怎样从物理学、哲学、心理学、宗教和神话学来理解《星球大战》里的“原力”?

图:安纳金(达斯·维达)回到绝代大师的原力队伍

6.3 时空观和自然观的原点:明“心”见性,“空”而有“道”

在东方,无论是儒家、道家或是佛家精神,都绕不过一个重要的思想内核,我们可以称之为“明心见性”,也就是看清自己的这颗心,了解自己的本性。但不论是认识你自己,还是明心见性,人类始终对这个神秘的自己和这个神秘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不光是东方文化,其实整个东西方思想界,它最后都逃不过三个普遍的终极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将往何处去?”东西方差别,仅仅在于西方思想它想弄清楚的是:“我所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个怎样的世界?”东方思想它想搞清楚的是:“生活于这样世界的我是怎样的一个人?”这是它们不同的角度、方向,但是殊途同归,每个人的一辈子,其实就是要找到自己,然后在这广阔的天地间,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这个原点和当下去看时空中的道法自然。

博大的时空观下的无我,从来不是虚无,而是在“空”中悟“道”。

没有人生活在过去,也没有人生活在未来,现在是生命确实占有的唯一形态。/叔本华

在希腊神话中,“人啊,认识我自己”这句箴言是普罗米修斯从神界偷送到人间的一颗精神之光的火种,至今他还被挂在高加索山上,被嗜血之鹰啄食内脏。普罗米修斯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但他从未屈服,心甘情愿为人类而受苦。

在钢铁横流的今天,我们不妨以“认识自我”和“生命觉醒”作为学习和修行的起点和原点,学习的不一定只有知识的学分,在这仅有一次的生命当中,更需要的是,去修行一些生命的学分。

人的一生都是在认识自己。/荣格

学什么都是一条路,通往自我认知的路。无论走多远,通往“原力觉醒”都有一个原点和灯塔: 找到你自己。

7、心理学:外一个世界,内一个世界,用“内观”觉察“生命的觉醒”

往外张望的人都是在做梦,向内审视的人才是清醒的。/容格

除非你意识到你的潜意识,否则潜意识将主导你的人生,而你将其称为命运。当潜意识被呈现,生命也将被改写。/容格

当我们购买一个家用电器时,生产商会赠送一本电器使用说明书。而人一出生,却没有随生命而来的说明书。如果人这本说明书需要用一门语言编写,那一定是生物学和心理学语言。

学习生命的学分绕不过哲学,同样也绕不过心理学。而学习心理学通常绕不过卡尔·荣格。

卡尔·容格是一名瑞士心理学家。1907年开始与弗洛伊德合作,发展及推广精神分析学说长达6年之久,之后与弗洛伊德理念不和,分道扬镳,创立了荣格人格分析心理学理论。

在荣格看来,心灵和人格结构是由意识(自我)、个体潜意识(情结)、和集体潜意识(原型)三个层面所构成。其中原型是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容,指的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世世代代的活动方式和经验存储在人脑中的痕迹。

人不能在对光明的想象中等待启蒙,直面暗影中的意识才是觉醒之路。/容格

一个理工科钢铁直男怎样从物理学、哲学、心理学、宗教和神话学来理解《星球大战》里的“原力”?

图:意识,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从某种意义上,神话是人类最广泛的“集体潜意识”的表象。

神话是所有人的梦,梦是一个人的神话。/坎贝尔

荣格谈到,一生的曲线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建立人际关系的时候。第二部分是找出内在生命意义的时候。就像印度人所说的“遵循道”,也就是你到目前为止所拥有的人生经验的轨迹、脚步以通往你的内在生命。一般来说,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原力觉醒阶段。

印度的瑜伽学派谈到和心理学的联系时讲到,在第一层的海底轮(主导生命)是掌管生命的存在。第二层的生殖轮(主导性)具有弗洛伊德学说中利多比这种性本能的冲动,很多神话和宗教仪式都能够以性的名词来了解和体验。第三层是脐轮(主导权力),能量在此转变为暴力,其目的是消耗和主控,把世界变成自我及自己所有的。与此阶段结合的是西方心理学说是阿德勒学派的“权力意志”。在此阶段已不再是色欲的体验,而是满足成就、征服、自我肯定以及复仇的舞台。通常第三轮的功能在于安排你的生活,成立家庭、创建事业、学习如何以适于个人处境和位置的方式来和世界相处。

第四层心轮的开启是觉醒后新生命的开始,乃是精神生活的展开。

当你到达较高层面时,你并不是不要前三层所做的事,亦即生存、性和权利。

当你爬上第四层楼时,你无须毁掉该建筑的前三层楼。/坎贝尔《神话的意向》

心轮觉醒的意思是能够察觉到自己的个人潜意识。

通常,意识认为它是真正的主人,但它是整个人类的次要器官,它不应该主控一切。当它真的主控一切时,你就会变成《星球大战》中达斯·维达,也就是站在意识那边。从心理学上讲,佛学的唯识论(即玄奘的法相宗)中八识的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属于意识,末那识比较接近于个人潜意识,而集体潜意识比较接近于阿赖耶识(即如来藏识)。不过,阿赖耶识比集体潜意识要宏大一些。

8、禅的开悟:生命觉醒时

“世界的禅者”铃木大拙在《禅学入门》里写道,禅以有系统的修心去关照它;禅打开人的心眼而得见那周行不息的伟大奥秘(上文说的自然观),它打开人的心量,在弹指间领受时间的永恒和空间的无限(上文所说的时空观),它让世俗生活犹如在伊甸园里漫步一样;而灵性的造就皆不假于任何教义,而是直指蕴藏在我们自性里的真理(我们也可以称之为道)。

在悟得禅的时候,你会有恢复生命力的感觉,春天的花看起来更美丽,山泉也更清冽晶莹。/铃木大拙

从一些身心灵的读本(比如《正念》)来看,禅的觉悟就是找到身心灵所讲的“当下”的状态。当下也是生命觉醒的状态。

如何找到“觉醒”和“开悟”的感觉?其中一个办法就是练习。

当意识领域涤荡一切的心理活动,心里如万里无云的虚空般一片蔚蓝,那就是究竟的“禅那”境界。开悟是不期而遇的,而不是预料中的事。

开悟也是无意识突破到意识里的。荣格在铃木大拙的《禅学入门》后记里写道,无意识是一切潜在心理因素的无法窥见的整体,是潜在的本性的“大观园”。

意识有时片段地取出的所有习性,都在无意识里。如果意识能尽可能地空掉他的内容(即是禅定),那么内容就会落到无意识的状态(至少是暂时的),在禅宗里经常会利用这种压抑作用,意识的能量抽离出内容,转移到空的观念或公案上面。由于它们必须是稳定的,于是相续不断的意象乃至于使意识运作的能量也都快被中止了。被保存的能量会转移到无意识里,把它的自然储蓄量推到极致。它使得无意识内容随时会突破到意识层次。

意识的放空和停歇(是“止”的功夫)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需要长期的修行,把能量的张力推到极致,好让无意识的内容突破到意识里,即开悟时的生命觉醒。

9、宗教:蕴藏着生命原力觉醒的智慧

在哲学和心理学的阅读过程中,宗教是绕不过去的。叔本华就是佛教的簇拥者。容格同藏传佛教及禅宗有很大的交集。神话学大师坎贝尔和大乘佛教也有很深的渊源。

而宗教最引人入胜的便是其中的“生命原力觉醒”的智慧。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尔曼黑塞在小说《悉达多》中写道,悉达多环顾四周,好似他生平第一回看见世界。世界多美丽,世界多灿烂,世界真是奇妙而又迷人!这里是蓝色的,那边黄色的,还有绿色的,天空在流动,河水在流逝,树木和山峰停滞不前,一切都很美丽,一切都谜一样充满魅力,在一切中是他,是悉达多,是这个觉醒的人,他正走在认识自己的路上。所有这一切,所有这些黄色和蓝色,河流和森林,都是第一次进入悉达多的眼帘。

任何命运,无论如何漫长复杂,实际上只反映于一个瞬间:人们大彻大悟自己究竟是谁的瞬间。/博尔赫斯

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富贵的《华严》。

《华严经》写道,一切诸佛,智慧分别一切法界如因陀罗网,悉无有余。

一个理工科钢铁直男怎样从物理学、哲学、心理学、宗教和神话学来理解《星球大战》里的“原力”?

“因陀罗网”所要展现的是由一个无数宝珠所组成的网,而用每一个宝珠来比喻成一法,那么宝珠与宝珠彼此互相映射,而在一宝珠中有所有其它宝珠的影像,在所有其它宝珠中也有着此一宝珠的影像。

人类最高的思想准则,就是华严思想,如因陀罗网般光光相照,灯灯相续,重重无碍,三千大千世界尽摄于一微尘里。 ​/星云大师

整合心理学家肯·威尔伯在《意识光谱》里描述“因陀罗网”时写道,在无限的时空中,每一个事物都同时包含着完全完整的一切。观察某一客观事物,就等于观察一切客观事物,反之亦然。在一个原子的微小宇宙之中,某一极小的单个微粒实际上包含着未来和遥远过去,包含在无限的宇宙万物之中以及无限的客观事物和原则之中,而且这些客观事物和原则没有任何遗漏,是全然的。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每一个生命,每一片树叶,每个一人,就像区块链结构中的一个区块,但其中每一个单体都包含了有关生命的全部信息。

佛学体系下的“无我”和“无法”就是认知的突破和觉醒。而每个人都全然地自带“生命觉醒”的全部密码。即人人皆有佛性。

佛教徒处在理性思维的高级阶段,人类到了释迦牟尼佛时代,辩证思维才成熟。辩证法最初来源于佛教。/恩格斯

一个理工科钢铁直男怎样从物理学、哲学、心理学、宗教和神话学来理解《星球大战》里的“原力”?


10、神话学:神话是整合内在力量的线索

从容格那里知道,我们的日常更多的是对意识层的认知,而不能进入对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的认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心理学研究和身心灵修炼者,或者禅修者可以进入某种个人潜意识层,而神话学的研究则是集体潜意识范畴的探讨。即深度的生命觉醒需要进入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

不论世界上宗教和神秘主义的传统如何不同,都在呼唤我们对生命的深度觉醒。/坎贝尔

神和人这两个世界,只能被描绘成彼此截然不同的世界,就像生命与死亡,白天与黑夜一样。英雄冒险离开我们自己的领域,进入黑暗之中。他不是在那里完成了历险,就是身陷囫囵或危险,和我们失去了联系。他归返世界被描述成从遥远的彼岸回来。尽管如此,这是了解神话和象征的关键。这两个领域实际上同一的。神明的领域是我们所知的世界被遗忘的层面(即集体潜意识)。

一个理工科钢铁直男怎样从物理学、哲学、心理学、宗教和神话学来理解《星球大战》里的“原力”?

图:坎贝尔《英雄之旅》

11、时间

一个理工科钢铁直男怎样从物理学、哲学、心理学、宗教和神话学来理解《星球大战》里的“原力”?

图:《星际穿越》

受时间限制的每件事情都是二元的,过去与未来,死亡与生存,有与无。想象中的终极二元对立是男与女。男性富有侵略性而女性倾向接受。男性是战士,女性是做梦者。这里有爱的世界,也是有战争的世界,正是弗洛伊德所说的爱神爱罗斯及死神桑纳托斯。

赫拉克利特说,对上帝而言,一切皆善、皆义、皆对。但对于人而言,某些是对的,其它都是错的。只要你是人,你便存在于受时间与决定限制的领域中,人生的问题是,必须同时了解以下说法才能生存:我知道中心所在,我知道善恶只是时间里的偏差现象,但对上帝而言,二者并无差别。

生命有两个方向的维度—横向与纵向,所以珍惜善待生命有两种途径,其一是在横向上活出生命的长度;其二是在纵向上活出生命的高度,或者说生命的深度。前者能使我们延长生命的时间,后者则能使我们生如夏花怒放,无限精彩。人对死亡的恐惧由来已久,但这从来也没有真正帮助过我们学会更平静地看待死亡。相反很多时候,当我们学会对生活尽心尽力,对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都真诚对待,反倒能使我们在不经意之间度过了无遗憾的一生。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当我们真正明白如何了无遗憾的度过此生,或许对死亡这件事,也就自然而然会坦然释怀了吧。

原力觉醒后,我们现在进入了另一个阶段。只要经历一次这种对他人的悲悯、相契、合一,或者超越自恋、自利、自以为是的我执,就可以说是永恒宗教生活与体验的开始。那个初步体验可能促进个人开始追求大我生命整体感的充实体验。在那样的世界中,所有时空暂有的存在形式都不过是这个整体生命的反映罢了。

这是将我们带入菩萨道的一剂处世良方,亦即奠基于永恒(时间之外)但却在时间中行走者的道路。时间的领域是苦难的领域。所有的生命都是痛苦的。它的确如此。

如果你试图改变生命的苦难,那么你只是将它们转移到别处去罢了。生命是痛苦的,你如何面对这样的处境呢?方法是体悟自己内在的永恒。你抽离于俗世,然后再重新参与。下面便是这道美妙的良方:你要像英雄般“愉悦地参与世间的苦难”。你游戏人间。它可以伤害你,但你知道你已发现一处超越伤害与成就的地方。你就在其中。

你的生命比你想象的要深得多,也广得多,你现在活着的生命,不过是你的内在真我以及赋予你生命广度与深度的那个东西的片段而已。/坎贝尔

12、钢铁世界里的原力觉醒

一个理工科钢铁直男怎样从物理学、哲学、心理学、宗教和神话学来理解《星球大战》里的“原力”?

回到《星球大战》,总结一下,我们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来理解原力。

1,原力是指万物的生命力。是万物如一体的一元。(本和蕾伊是一体的)。

一个理工科钢铁直男怎样从物理学、哲学、心理学、宗教和神话学来理解《星球大战》里的“原力”?

2,原力通过能量网进行连接。原力联系着整个森林和万物,如同因陀罗网和伊娃(《阿凡达》)一样联系着所有的生命。同时,每个生命的基础链里都蕴含着生命的原始密码。星战世界的每个人如网上的珍珠,都能觉知到原力。

一个理工科钢铁直男怎样从物理学、哲学、心理学、宗教和神话学来理解《星球大战》里的“原力”?

图:《阿凡达》伊娃

3,原力的觉醒是生命力的觉醒。

4,原力是万物的一种平衡。

一个理工科钢铁直男怎样从物理学、哲学、心理学、宗教和神话学来理解《星球大战》里的“原力”? 一个理工科钢铁直男怎样从物理学、哲学、心理学、宗教和神话学来理解《星球大战》里的“原力”?

图:《狮子王》和荣耀之地

一个理工科钢铁直男怎样从物理学、哲学、心理学、宗教和神话学来理解《星球大战》里的“原力”?

图:星战7《原力觉醒》

而通往原力觉醒和成长的路上,往往伴随着挑战。在星战9的结尾,蕾伊和帕尔帕廷的星战收官之战,像极了觉悟者释伽牟尼觉悟前和魔王波旬(即心魔)的终极之战。

一个理工科钢铁直男怎样从物理学、哲学、心理学、宗教和神话学来理解《星球大战》里的“原力”?

当然,也如苏东坡的“无一事”。

庐山烟雨钱江潮,

未到千般恨未消,

及至归来无一事,

庐山烟雨钱江潮。

收。祝亲们2020新年快乐!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正文完)

附:生命的呢喃。

孔子曰,不知生,焉知死。

默罕默德说,人有两次出生,身体的出生和精神的出生。

泰戈尔说,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王尔德说,拥有青春的时候,就要感受它。不要虚掷你的黄金时代,不要去倾听枯燥乏味的东西,不要设法挽留无望的失败,不要把你的生命献给无知,平庸和低俗。这些都是我们时代病态的目标,虚假的理想。活着,把你宝贵的内在生命活出来。什么都别错过。

博尔赫斯说,死亡,就像水消失在水中。

哲学家海德格尔说,向死而生的意义是,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

神话学家坎贝尔说,生命是一段英雄之旅,哪里有麻烦,哪里就是你的生命。

维特根斯坦说,告诉他们,我幸福的活过。

艾克哈特·托尔说,生命是舞者,而我是那支舞。

金庸说,人生就是大闹一场,然后悄然离去。

原力说,你要像Jedi武士和星战英雄般,愉悦地参与世间的苦难。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