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科学探索与创新亲子教育婚姻育儿

正经科普:孩子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美国标准5

2019-05-24  本文已影响3人  成就数学

正经科普:孩子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美国标准5

好累啊!手头一大堆问题要解决,真想逃跑啊!真的好想去海边,晒着太阳吹海风,喝杯饮料发发呆。想要忘了人生中所有的烦恼,哪怕是一刻也好。大人如此,孩子又怎么样呢?

美国标准中,详细描述了孩子们解决问题的方式,正好是我们这一次要介绍的内容。认知领域的第二个标准“逻辑思考和推理能力”中,上次已经介绍了“因果及影响”、“特点、分类和模式”这两个学习进程,今天继续介绍后两个“问题解决”和“符号表征”。

B3.问题解决

刚出生不久的孩子他们会伸手去抓自己想要的玩具,或者盖在自己身上的小毯子,表示自己能够解决面对问题。一岁左右的孩子就能够想尽各种办法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孩子们还会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完成周围人向自己展示的动作。到了一岁半,他们一遍遍地作出新学的动作,并会刻意的观察这样做会有什么效果;同时通过观察物体之间的形状,或利用分类盒,一遍遍地尝试将不同的物体组合在一起。在面对新的问题,两岁的孩子们会想办法解决,例如他们会努力地将粘住的东西掰开;这个阶段的孩子很乐于将东西拆开然后再想办法合到一起。再过一年,孩子们会尝试以新奇的、大人们意想不到的方式利用生活中的道具来解决他们面对的问题;他们对物体之间空间位置关系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可以利用它来解决一些问题(例如他们会玩一些拼图游戏)。四岁左右的孩子们已经学会了在失败后,如何用新的方法进行尝试。等到了五岁,孩子们会尝试用多种办法解决一个问题,并且学会了如何从别人身上学习,例如当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他们会观察别的小朋友。

B4.符号表征

符号表征的意思是用非实际的事物或符号代替真实事物,说白了,就是用一个东西假装是另一个东西。这种表现在一岁以后才会表现出来,因此在一岁半左右才开始有要求。他们会将洋娃娃和玩偶当做自己的小伙伴,例如拍拍它们,摸摸它们跟它们说话;他们会将身边的物品当做真的来用,并且投入其中,例如,他们会将玩具电话当做真的电话来用。过了半年,孩子们会用自己的玩具娃娃和生活中的道具玩过家家,比如说他们会用玩具勺子会给他们的玩具娃娃喂吃的;也会学大人们在家里经常做的事情,例如扫地、倒牛奶。三岁的孩子已经学会了如何在游戏中用类似的东西彼此替代例如,在游戏中如果没有勺子,他们会将一根笔比作一根勺子。到了四岁,他们会用一种道具来代替另一种道具,有时候还会利用现有的道具做一个他们需要的东西;他们会玩一些带有剧情的角色扮演的游戏,例如在游戏中扮一个老师、医生、消防员等;孩子们还会用一些绘画、动作、以及自己搭建一些立体的东西来代表生活中人、地点、和物体。临近上小学时,孩子们会在游戏中利用想象的,而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东西来完成一个动作,例如,他们会做出搅拌的姿势,而手中其实没没有任何东西;这个时期孩子们的游戏情节会更复杂,而且他们已经非常清楚虚拟、想象与现实是不同的;孩子们不但会用一些绘画、动作、以及自己搭建一些立体的东西来代表生活中人、地点、和物体,而且形式越来越抽象化,例如在地图上标注X代表藏宝地。

这次的内容有点儿多,翻译完了已经没脑子分析和评价了,如果大家有什么感触,可以发在评论里,我们一起讨论。

上次说过,我把这套“美国标准”的原版文件挂到公号上了,有需要可以关注“成就数学”自己下载,暗号依旧是“美国标准”。

关注“成就数学”,回复“美国标准”,获取原版文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