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小说的各种小说最后,TA们没有在一起

小玖的诗

2015-10-23  本文已影响98人  淡漠的疏离

都说小玖的名字起的好,玖者,如玉黑石,像小玖炯炯的双眸,像小玖油亮的头发。

小玖九岁那年写出了第一句诗。

不知从哪天起,她突然觉得教室第五排有个戴蓝色镜框眼镜的男生很好看。九岁那年有天下着毛毛雨,蓝镜框男孩在窗边,手握成一个圈发呆,小玖在带锁的日记本里写下了“你的笑容像灵动的春雨”。小玖也不知道这算不算诗,没有人知道小玖在写诗。

十二岁时小玖跟着离乡打工的父母去外地念书,拥挤的小面包车里塞了六七个人,还有草席被褥等生活用品,夹在杂货堆中的小玖想着再也见不到好看的蓝镜框男孩,嘤嘤地又写出了一首诗。

十四岁的小玖像她琵琶兴趣班里认识的女同学们一样喜欢上了红楼梦,放学后姑娘们一个自比宝钗,另一个扮演湘云,苏州姑娘小玖当仁不让成了林黛玉。三个豆蔻年华的姑娘也学着书中结了个诗社。浸淫在古典文学中,口齿盈香之际,小玖也写了句“春去秋来娇花萎,更长梦短人憔悴”。然而,小玖只是三个女孩的林黛玉,老师同学眼里她依然是那个常考第一的蘑菇头乖乖女。有次班主任在班会上让小玖起立介绍语文学习经验,小玖支吾着小声说了一句:“多看点书。”老师的脸立刻沉了下来,厉色说:“多看看课本是好的,小说之类的不允许看。”课下,小玖被罚写了学生生涯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两千字检讨书。

写完两千字检讨书的小玖非但没有停止写诗,反而让老师眼中的“坏习惯”茁壮成长起来。小玖的诗出现在厚厚的圆锥曲线草稿纸中间,出现在随手摘录的便利贴上,也出现在前排女孩小娟的漫画夹里。

高二文理分科,深信“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小玖爹给小玖填报了理科。小玖数学不错,但高考的临近和吃力的物理还是让小玖写诗的时间越分越少,小玖只能在每次月考完那一两天喘息的时间,晚上12点之后偷偷品读舒婷的《致橡树》。

小玖的高考考得异乎寻常的好,却也免不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最终还是小玖爹给她敲定了一所工科院校。“工科找工作不愁,”小玖爹因女儿有出息破例去超市买了一次20元的白酒,“我们在这打工,一个人都不认识,以后你出来,爸妈帮不了你。”已经成年的小玖懂事地点了点头。

离别的火车上,小玖爹娘在月台上不住地挥手,隔着厚厚的玻璃,小玖听不清娘在说什么,根据口型依然可以分辨出是“照顾好自己”之类的,火车开动的一刹那小玖的爹抹了抹眼角。小玖的眼泪也漱漱地流,泪水滴在了席慕容的《七里香》上。小玖很宝贝这本书,大学一直放在宿舍书架一抬眼就可以看到的地方,这是小玖高中三年一直暗恋体育班的乒乓球特长生毕业时候送给她的,泛黄的书签有他指尖触过的痕迹,书签夹的那一页是《悲歌》。

小玖的大学没有诗,偶尔诗性发了拈来一两句,随后也不知被丢弃到哪里。小玖也想不通,为什么时间多了,诗却少了。邻铺的可可说小玖应该恋爱。于是,小玖迎来了自己的初恋。

小一是小玖做暑期实践认识的,小一是实践组长,那一阵流行将活动过程上传网页,按投票排名。小玖便把高三那年写的一首诗挑出来做了活动感悟以招徕看客,小一夸小玖文采斐然,东扯西扯地聊起了高三的故事。那是小玖第一次和人聊至凌晨一点。

小一说九九归一,所以小玖注定要跟他在一起。如此浪漫的开头,可小玖依然才思枯竭。小一是学生会骨干,完成课业之余还要帮社团拉赞助,组织活动。每次小一不在,小玖总是很失落,但依然写不出诗来。

大二那年的三月,樱花飘落,硕樱如雪,小一笑起来有两个浅浅的酒窝:“小玖,你愿不愿意每年跟我一起看樱花?”他们幸福相拥,小玖还是无从下笔。

大四那年,优秀的小一接到了5个offer,小玖为了和小一在一起,把简历投去他要去的南京的每一个前来招聘的公司,依然一无所获。

又是一年三月,小玖终于找到了一个薪水不高的私企,当她兴奋地告诉小一她可以和他一起去六朝古都时,小一却告诉她,他已经签约了辅导员推荐的本市一个研究院的工作,他们得分手。

这一次,小玖没有哭,虽然之前每次争吵都是以她泪流满面结尾。

她明白,青春本就是一首哀怨的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