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咬牙切齿的坚持不懈,只有欲罢不能的一往情深

写作和跑步,这大概是世界上最无聊也是最疲劳的两件事了吧,它们耗精力耗体力耗时间,却不能在短时间内看到结果、做出成效。可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前赴后继地加入了这两个“游戏“,并且有相当一部分人把这两件事做成了事业。我关注了他们中的一些“大咖”,每天追着看他们更新的文章,看了一年多,总结出了一句话: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比放弃更容易;那些笑到最后的人,他们没有咬牙切齿的坚持不懈,只有欲罢不能的一往情深。

自称“宇宙超级网红”的自媒体作家咪蒙,仅凭一个微信公众号就在短短一年时间内积累起了600万的粉丝。咪蒙说:“以前的我把拖了一年的稿子完成,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发朋友圈炫耀求表扬。现在的我每天工作14小时以上都觉得没有竭尽全力,一星期只休息三小时都会觉得良心不安,刚从手术台上下来医生让打吊针,能眼睛一眨不眨接着写稿。”她强行给自己放了个假去杭州旅游,结果一静下来就像毒品上瘾一样条件反射般地打开手机或是电脑,情不自禁地开始码字。朋友劝她该戒“毒瘾”了,她却乐在其中,说写稿本来就是一件很好玩儿的事,她为之狂热为之快乐,享受都来不及,她甚至觉得这“毒瘾”还不够毒,因为她半年才写了30多万字,而很多网文作者半年可以写100多万字。正是她笔耕不辍的勤奋,让已经倒闭一年的公司起死回生,并且在新媒体领域做成了标杆。

我关注的另一个自媒体“大咖”是在WeMedia第二届中国自媒体峰会上获得“年度自媒体女王”称号的青音,她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每天坚持写文播音,给广大听众带来晚安心灵语音,赢得各界好评。2015年年底拿了创新工厂投资的她,从工作了十六年的中央广播电台离职创业,有人问她创业这些年,觉得苦吗?她回答:假如你深深爱着一个人就不会觉得苦,因为热爱,所以不觉得有多苦,觉得苦的就不是真爱,但是很艰难是一定的。创业一年,她没完全放松和开心的一天,身上背负着巨大的责任,永远有新的问题和麻烦去面对,别看她身形瘦弱,但蕴含的能量却相当巨大,她说,人的坚强并非以身俱来的品格,其实是不得不。在热爱的驱动下,她和她的团队不断努力,目标变得越来越清晰,公司道路也走得越来越宽广,最后每个人都收获了无可替代的成长。
我以每周一文的“蜗牛频率”写了一年的文章,中间有好多次想偷懒,可最后居然被我撑到了年底,这期间有受到自己关注着的“大咖”们的影响,也有团队小伙伴们实际行动的激励。他们有因为忍不住想写文章在工作间隙牺牲自己休息时间码字的,也有因为“刹不住车”一晚上熬夜连写三篇稿子的,还有为了好好写稿而放弃周与男神/女神甜蜜约会的……在他们身上我分明看到了四个字:不写会死!
再看古今中外,很少有作家是被逼迫着写文章的,他们都是感情到了一定程度难以阻挡的自然流露,为了让这份流露更深入人心,他们只能费尽心思、笔耕不辍。曹雪芹当时的境遇是多么凄惨,但他还是写下了一部旷世奇作《红楼梦》,“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他是用生命在写作。巴金在《给家乡孩子的信》中写道:“不要把我当成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我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他是用情感在写作。张爱玲在《论写作》中说:“比较天才更为要紧的是普通人。一般的说来,活过半辈子的人,大都有一点真切的生活经验,一点独到的见解。他们从来没想到把它写下来,事过境迁,就此湮没了。也许是至理名言,也许仅仅是无足重轻的一句风趣的插浑,然而积少成多,究竟是我们文化遗产的一项损失。”她觉得写作门槛很低,人人都可以,根本不需要被迫着开始。俄国作家契柯夫说:“请你尽量多的写,请你写,写,写——写到手指头断了为止。”他指出了一条写作的捷径——最聪明的笨方法——不停写!

写作是如此,跑步也一样。
组织“百人百天”线上跑步活动的“老虎”说,他迈开腿跑步的第一天他的生活并没有和往常有什么不同,依然是混乱如麻,但他的身体状况告诉他,要命的话就赶紧跑。于是他有一搭没一搭的坚持着、重复着,突然有一天他被同事们看出来,好像瘦了呀,于是他的生活就像遇到了多米诺骨牌一样,惊喜一件接着一件的出现了。有一天,出于喜欢他跑完了第一个10公里;又有一天,因为征服的欲望他跑下了半程马拉松;再有一天,因为跑量的足够积累,达到了一定的体能,他跑下了一个全程马拉松;还有一天,因为情感充沛,他打开电脑,开创公众号写下了跑步心得……中间没有过多的解读,也没有人劝他跑步,更没有人带他写作,但他就这样他开始了,然后就再也没有停下来。接着他辞掉了工作,全职跑步,将跑步作为一项事业开始经营,现在的他已经带领了十几期“百人百天”的线上跑步活动了,每期超过一千人,人员遍布全国各地及海外。
我是从第四期开始参加的,初衷是为了减肥,到现在已经连续参加五期了,从最宜人的秋季开始奔跑,跑过寒冬跑过酷暑,跑过晨曦跑过月圆,跑过风雪跑过雨露,跑过西湖跑过魔都……从两公里的气喘吁吁到十公里的毫不费力,再到“半马”的勉强完成,接下来要稳稳地奔向“全马”——目前还没有跑出满意的身材,但是,我也已经停不下来了。
在跑步的队伍里“跑神”云集,我这位只有一年跑龄的“小白”领略了太多“大神”的风采。有因为20年前在电视里看了亚特兰大奥运会而被体育精神深深感动的“淼神”,在这20年里,他每天循着自己的脚印一步一步追着心中越来越亮的梦。有住在黑龙江的蛐蛐大姐,不管寒天酷暑每个凌晨都会坚持奔跑两三个小时,你见过大东北春夏秋冬每个季节凌晨三四点钟的样子吗?她都见过。还有那个几乎每天一个“半马”的向阳大哥,一百天里累积了三千多公里的跑量……他们心里似乎也有一个声音在叫唤:不跑会死!

集跑步和写作于一身的日本男神村上春树,从33岁开始,结束了餐饮店的生意,开始职业作家生涯之际,也开始了长跑。他说他可以具体说出下决心写小说的那个时刻,就在一九七八年四月一日下午一点半前后,他一个人一边喝着啤酒一边看着棒球比赛,某个瞬间,棒球准确地击中了速球,清脆的声音响彻球场,没来由的他下决心对自己说:“对啦,写篇小说试试。”在那一刻,像是有什么东西静静地从天空中飘落,他明白无误地接受了。在写小说不久之后,为了保证身体健康,他选择了一个最简单方便的运动方式——跑步。从此以后,他每天有一两个小时跟谁都不交谈,独自一人默默地跑步也罢,四五个小时伏案独坐,默默地写文章也罢,都不觉得难熬,也不感到无聊。他说,这种倾向从年轻时起便一以贯之,始终存在于身上。
除了作者、跑者,还有好多在坚持做其他事情的人也都是这样,因为喜欢所以开始,因为热爱所以坚持,无论何等微不足道的举动,只要日日为之付出努力,总会积累出令人惊喜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你不需要给自己定太大的目标,只需要保证每天超越自己一点点;你不需要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只需要坚定方向、永怀初心;你不需要应战太多的敌人,只需要战胜那个过去的自己。
亲爱的加油,希望下一个能够励志到我的故事,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