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谈论社群的时候究竟在谈论什么
社群究竟是什么?社群是拉几个人建一个群聊,然后聊聊天?当然没那么简单。
首先社群是一群有着共同属性或者共同目标的人完成共同任务的组织。
我们慢慢拆解这一句话,首先是“一群”,社群需要有一定人数;
其次是“共同属性或者共同目标”,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是一群没有共同属性或者没有共同目标的人聚在一起,那这个群注定会不久后就死亡,慢慢沦落为广告群,共同属性有比如同一小区的妈妈群/同一个城市的老乡群/都喜欢某个明星的粉丝群等等,而同一目标可以是考研学生群/雅思考试群/拼单群等等;
但是仅仅是“一群”有着“共同属性或者共同目标”的人聚集在一起还不是“社群”,准确来说,这群人应该有着“共同属性或者共同目标”的人并且需要完成共同任务;
所谓的共同任务就是定期和社群成员一起参与某个线上活动或者一起参与某个话题讨论,共同任务能够增进社群成员的归属感,归属感是社群价值观的本质,群员的归属感是决定这个社群能否活下去的关键;
最后社群必须是一个组织:即有自己的运营机制并且按此机制有条不紊的运营,运营机制包括入群门槛/群愿景/群规/群主题
入群门槛
入群门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有门槛也无疑抬高了社群的稀缺性,比如一个高端的会员群,需要年龄在30岁以上且在公司里担任管理层的人士,这样既避免了不符合社群调性的用户加入社群,也形成了一定的社群稀缺性,用户加入社群证明了已经带有这个社群的独特的品牌调性,成为这个群的群员对外表明:我就是这个群的高端会员
群愿景
群愿景可以理解为社群的核心价值观,即我们想要找到什么样的一群人。比如我们建立社群的目的是: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加入英语学习群,并且在群内售卖课程。那我们对外的群愿景可以是:我们一起学习英语,你不再孤独。对于群愿景的认同是提高用户黏性的核心器,如果没有对于群愿景的认同,那么后面的转化也就不复存在了。
群规
群规即包括社群的定位:社群能够提供给用户什么/用户在群内什么样的动作可以受到奖励/用户在群内什么样的动作会受到惩罚/共同任务以及完成时间和地点等等
群主题
也就是说我们建社群的目的是为了什么?这个是建立社群之前必须考虑到的,如果单纯为了建群而建群,那么这个群也会很快死掉。所以必须得想清楚我们究竟是为了什么而建群,一般对于公司而言社群有以下2个主要目的:
积累种子用户;
转化。
社群是社交关系的发酵池,容易形成口碑传播,所以在建立社群之前我们先要想清楚吸引什么样的用户进群,进群之后的转化路径究竟是什么。
为什么“他们”要加入你的社群?
“他们”指的就是你的目标用户,说清楚了我们为什么要建立社群之后,接下来我们就要谈谈为什么你的这些目标用户要加入你的社群。这里就需要我们概括社群的群愿景,简单而言就是-社群会给用户带来什么样的好处,这句话甚至可以成为社群品牌的slogan,用这句话来吸引那些认同社群的群愿景的目标用户,使加入社群的用户对于这个社群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从哪里找到“他们”
可以从外部渠道以及内部渠道:
内部渠道有比如自己公司的公众号,自己公司的app以及官网等等;
外部渠道有比如与目标用户定位相同的网站论坛等等,比如想寻找有英语兴趣的90后年轻人,可以通过豆瓣等年轻人聚集的社区论坛进行发帖招募,当然在发帖话术中必须将社群理念以及社群主题阐述清楚等等 。
怎么运营社群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生命力长久的生态结构从而到达强留存率乃至能够利用现在社群高质量种子用户进行不断裂变和强转化率?
社群得形成一个稳定的生态结构,即有晋级有淘汰,有转化有激励
除了之前所阐述的入群门槛/群愿景/群规/群主题以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怎么样让整个社群形成稳定的生态结构,有晋级也有淘汰,还有源源不断的新用户涌入;
结合社群目的来看:
如果是为了保持和用户的黏性,培养更多的种子用户,那么设置社群优胜劣汰的机制考虑主要围绕“活跃-有效的发言量”,例如设置一套优胜劣汰机制,奖励头部用户(即最为活跃且有效发言量最高的用户),淘汰劣质用户(潜水最久发言量最低的用户),在社群内部设置积分规则,当然积分规则自然也要围绕“活跃-有效发言量”来进行,积分靠前的用户就可以进入上升通道,从而去到高级种子用户群,通过这种方式社群不仅能保持一种稳定的优胜劣汰的社群生态结构,并且可以迅速找到对于社群极度忠诚的核心活跃种子用户;
如果是为了转化和销售产品,除了开展常规的线上课程直播外(线上直播-报名留下个人信息参加)还可以在群内展开不同类型的意向刺激活动(比如英语课程售卖群-赠送学习资料包、理财课程售卖群-赠送理财学习资料群),迅速判别出潜在意向用户以及无意向用户,并且迅速给这些潜在意向用户打上意向标签(比如是在校学生还是工作三年的白领),这样可以针对这些意向用户点对点推送相应的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这样转化率会更加高。当然在售卖课程群也可以培养活跃核心种子用户,有了这群活跃的种子用户,运营人员才能从重人力重机械的社群运营工作脱离出来,实现未来社群的自裂变。
把握好社群内部的用户分层,抓住关键人物和时间节点
社群内部除了稳定的生态结构外,还要掌握好并利用好社群的关键人物和时间节点,因为社群究其根本是人们之间关系点的链接,掌握好其中的重大关系点就能够事半功倍扩大社群方发酵作用。
比如在以活跃为目的的社群中,我们要清楚掌握社群内部的分层,头部用户是最为活跃对社群忠诚度最高的用户,对于这样的头部用户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地维护和他们的关系,比如给予特殊权益等等。而底层那些不活跃用户可以及时淘汰,然后补充新的血液进群,重新招募新的社群用户进群(如果到一定时间就解散的打卡群或者课程直播群可以忽略这一点);
在以寻找和培养APP的种子用户的社群中,可以将社群内部的用户按照转化和活跃的维度分为四个大类用户:
a类用户是有意向购买且最为活跃的用户,因为这一部分用户不仅能成交还能带动其他用户进行成交,对于社群产品的口碑传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运营应该想尽一切办法比如活动,给予特殊权益等等来维护和这群用户的关系;
而b类用户就是有意向但是并不活跃的用户,这一部分可以依靠头部用户来影响这部分用户,或者运营通过活动比如定期在社群内部发放优惠券来刺激这群沉默的有意向用户;
c类用户是活跃的无意向用户,这个层级的用户对于你们平台售卖的产品并无意向,但是他对于学习或者对于这个行业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且在群内发言质量高,这一部分用户可以激励他们或者发放特殊权益等来维护和他们的关系,可以发展他们成为社群管理员,让他们帮助运营社群,解放运营人员的琐碎工作,
d类用户就是既不活跃且没有购买意向的用户,这样的用户可以及时淘汰他们,补充新鲜血液招募新的社群成员进群。
社群活跃真的重要吗?
社群活跃真的重要吗?这个得主要看你建立社群的目的主要是什么,如果社群建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售卖产品,那么社群内的活跃用户数并不能成为社群主要的考核指标,只能作为观测指标。很多人说不是不活跃的社群那么必定成为死群吗,如果社群是以售卖产品为目的,那么必定还要看转化率,转化率低得可怜,并且又没有人活跃,才是真正的死群。如果不活跃,但是社群的转化率高,那么社群仍然在蓬勃发展阶段。
其实社群不止一种玩法,在看似是关系链的互动中其实背后是有一套完整的逻辑的,虽然每个人都有一个小圈子,但是这些圈子联动起来按照一定的规律允许下去,就会成为一个稳定的有转化价值的社交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