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唐诗学习之1/300
2019-08-19 本文已影响6人
画画的小常
$让读书变得简单有趣$
《咏鹅》
—唐·骆宾王

原诗内容: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这首诗几乎是所有小朋友的诗歌启蒙必备。即便是刚刚丫丫学语,都能在家长读出前四个字后,顺利接上最后一个字。
思维导图中画出很多图形来体现视觉效果。
用声音图标代替鹅鹅鹅的发声;
弯弯的脖子——曲项
箭头——向
天空白云 ——天
话筒——歌
白毛 ——白毛
波浪线——绿水
红掌——红掌
绿色波浪——清波
经过如此处理,在配以色彩,一副美丽的画面跃然纸上,并在脑海中形成一副画面。
是不是很形象呢?
小孩子不认字,他们的记忆完全依靠五感,即视觉,味觉,嗅觉,味觉,触觉。
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外化,在思维导图形成的整个过程,积极配合调动五感,从而实现了知识的内化,并完成了知识的输出。
思维导图正中是代表主题的中央图形,这里画了一只大鹅,并在鹅肚子上写“咏”字。
围绕中心图的四个分枝代表四句诗句。原则是从右上(钟表的一点钟方向)开始第一分枝,依次顺时针排列。
线条要求自然弯曲,弧度优美,与词平齐,主分枝要加粗。
下面一张思维导图是绘制初探,包括关键词,图形,分枝线条等的要求。

我是悠悠,一个有颜有料的美女老师,期待与你同行,遇见未知的自己。